[摘要]儒家文化的短板是什么?儒家文化是人的文化,而且是古人的文化!为什么会有各家?是创始人定的还是后来人定的?创始人不在乎自己是什么家,人的正确就是人的正确,可以什...
儒家文化的短板是什么?
儒家文化是人的文化,而且是古人的文化!
为什么会有各家?是创始人定的还是后来人定的?创始人不在乎自己是什么家,人的正确就是人的正确,可以什么家都不是。
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称为“人家”!如此,哪一家不是人家!
称所有文化为“人家文化”就对了!那家文化都是人的文化。不说人而谈文化,一定非文化。
“人家文化”让不是人的解释,会解释成什么?结果一定是,解释者是什么,就解释成什么!
某一种文化只针对某一种人吗?不是某种人不许学某家的文化?一个人可以会多国语言,一个人也可以成为多家文化的拥有者。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文化——人家文化!
你是人,人的文化就是你的文化。
文化很多,对错掺杂。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再多也没意义!以至于学得越多收集的错越多,所有的正确建起的大厦,可以在一个错的作用下崩塌!
人之初,性本善。不强调人而谈人之初,正确率高不了!人有遗传性,人之初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样!
以躯体定义人,人都一样!一牵扯性别就分成了两派!两派已经乱了,现在外国又出现近百种性别!地球人进化得学会犯糊涂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对精华与糟粕充分了解。不能俯视就不能充分了解,仰视会成为信仰!
正确的都应该信。信不了解的就是迷信。迷信无害,迷信是诚信。无害的根本在于,所信的没有错。
任何家都是因人而有。即便是道也是通过人的认识而后体现的。自然之道如果没有人的认识,人类世界也不会有道的观念存在。
人是一切的根本,什么家不是根本。站在人的位置看一切家,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的位置在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改成“慧当灵绝顶,一览众山小”!那就是人的位置!
以慧为基础认识道,以道为基础认识灵。灵不合于人道,可逆之者成人。然后,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儒家文化的短板是什么?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之后,中国承载了近五千年的封建史。
不可否认,儒家学派倡导的立志、力行、克己、内省、中庸、改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人们从野蛮逐渐走向了文明;崇尚了仁义礼智信之后,制约了人们桀骜不驯的行为和思想。
可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人们在评价历史的过程中,要用辨证的观点来对待问题,好就必须说好,存在的弊端也得有人指出;如此,人们在历史的进程里才会趋向于明智,社会的发展也才能够更加的兴旺发达。
就以儒家文化来说,人们在践行时,发现了儒家思想的短板。
(1)封建思想的诞生,体现在儒家文化里的“三纲五常”。其中的君为臣纲,即使皇帝昏庸无能,作为臣民,必须保持缄默,听命于皇帝的圣诣;父为子纲,强调儿子必须无条件服从父亲的调谴;夫为妻纲,妻子必须听从于丈夫的使唤。
“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从表象而言,树立了人们的道德行为准则。可是,人们在信奉“五常”中,仅仅是为了极力追求个人的生存能力,而远离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造成了当年国家内乱不止,甚至差点走上了亡国之路。
(2)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观点。儒家文化把人们分为三、六、九等,这一观点的产生,导致了当时的国家四分五裂、闹民族分歧,不利益民族团结。信仰儒家思想的人,由此而变得愚昧和懦弱,惟剩下忍气吞声和任由宰割的份。后来,在新潮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才逐渐走向了一个理智的时代。
因此,儒家文化虽然影响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但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要一味的去信奉和追崇。否则,在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里,人们会固步自封,会被现实蒙住了我们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