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山排座次时,寂寂无名的朱仝为何能力压武松成功上位?相对于《水浒传》中的人气王武松,朱仝确实只能算不显山、不露水。论武艺,武松是步军中的佼佼者,而朱仝在马军八彪...
梁山排座次时,寂寂无名的朱仝为何能力压武松成功上位?
相对于《水浒传》中的人气王武松,朱仝确实只能算不显山、不露水。论武艺,武松是步军中的佼佼者,而朱仝在马军八彪中大概也是靠后的存在。这样看来,他能坐到第十二把交椅似乎真的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梁山座次的排定并非武艺排名,更不是人气比拼,朱仝高居十二位,是否实至名归不敢说,但凌驾武松之上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不可更改的天罡地煞排列顺序
首先朱仝座次比武松高两位的原因便是朱仝是天满星临凡,武松为天伤星降世。天满星位列三十六天罡第十二位,天伤星则位列第十四。这样一来朱仝的座次自然高过武松。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天罡地煞不过是宋江等人联手谋划的阴谋,根本不足为信。我倒是觉得这只是阴谋论者毫无根据的揣测。《水浒传》开篇就讲明梁山一百单八将乃是洪太尉误放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转世。要知道,在古典小说中神话情节并不仅限于神魔小说,几乎所有演义中都有玄幻成分,《水浒传》也不例外,剧情中类似的情节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叙述了。从这个角度讲,在座次上朱仝凌驾于武松似乎都没什么好多说的,原因无他——天定!

站在现实角度看二人的星宿设定
虽然从书中的设定来看,二人在星宿已定的情况下相关座次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但跳出《水浒传》,站在现实的角度分析,既然小说是人写的,笔在作者手中,那么施耐庵为何不把武松写成天满星,朱仝写成天伤星呢?这样一来不是就减少了许多争议吗?
表面看确实如此,但深入看这种观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武松粉丝基础远超朱仝,所以自然更多人希望两人位置互换。但是《水浒》可不单单只有这两个人,若二人交换其他人物的粉丝如何想?特别是杨志,在二龙山时他可是和鲁智深并列的大头领,地位高过武松,从这个角度讲,武松凭什么最终在座次次上超过杨志呢?同时朱仝的粉丝会不会觉得偶像无辜躺枪?排前面的那么多,干嘛都盯着朱仝?
客观说施耐庵给出的座次确实有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孙立、时迁,但是朱仝和武松个人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做一个对比,看一看所谓籍籍无名的朱仝到底有没有资格位居武松之上。

朱仝与武松的全方位对比
既然都是武人,就先来说武艺。武松被称作二龙山三位“万夫不当之勇”之一,有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神绩,绝境时常能发挥出令人震惊的实力。然而由于武功路数更接近于江湖豪侠而非沙场战将,所以武松的斗将战绩很少,总体来说是一个谁也不敢轻视小觑但是缺少战绩支撑的一流武人。
朱仝出彩的战绩同样不多,除了在南征方腊八对八时率先刺死苟正外乏善可陈,总体水平在八彪中与史进仿佛,若是做武力档次划分,朱仝要逊色于武松。所以论武艺方面,武松无疑是占优的。

再来说相貌。很多朋友或许会质疑,相貌都拿来说事,这不是肤浅的以貌取人吗?西门庆相貌好还好呢。然而在原著中相貌出众的的确确会成为一种优势,即便是在现代同样也是如此。宋江在让位卢俊义时提出三点自叹不如,其中有一项便是卢俊义的相貌远好过自己。
就这点来说,两人都称得上相貌堂堂,单从审美的角度讲或许差不多,但朱仝有一个优势,便是他的相貌酷似关云长,甚至比关羽的嫡派子孙关胜都像(关胜的胡子是三绺,没有朱仝茂密),故而走到哪里给人的第一印象都特别好,要不他一个戴罪之身为何一到沧州就受到知府的信任与器重。所以这点朱仝虽然未必比武松“帅”,但有优势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是资历,朱仝上山不算早,却是晁盖、宋江日思夜想的人物,为了让朱仝上山,他们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陷朱仝于不义,断其退路。而武松虽然与宋江也有旧,他的加入自然也会提升梁山的战力,但宋江对武松的渴望远不如朱仝。
所以尽管朱仝上山不算早,但无论晁盖还是宋江早就已经将其当做山上的一员了。
第四是功绩,两人为梁山立的功劳差不多,但是有一点截然相反,就是朱仝对晁盖和宋江都有活命大恩,武松由于曾经是二龙山的一员,若非宋江千里驰援,二龙山很可能就被官军平灭了,从这个角度看武松是欠着梁山人情的。
而就私下来说,武松同样欠着宋江。当初在柴进府上前期还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松情商上的不足逐渐暴露,柴府下人整日在柴进耳边吹风,使得柴进逐渐疏远武松,最后混得几乎无人问津,若非碰巧遇见宋江,不知武松还要受多少委屈。
常言道“功高莫过于救主”,朱仝施恩于晁盖、宋江,而武松受恩于宋江,高下立判。
最后是品性,我们不是说武松不好,他若不算好汉,那梁山也就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人物了。但是朱仝却是梁山人品中的佼佼者,几乎挑不出任何问题,或许他不如武松快意恩仇,但是他舍己为人救雷横,之后敢作敢当去认罪,这份魄力纵观梁山也找不到第二个。所以就这点而言,依然是朱仝胜出。

总体来说,若按照天罡地煞的排序,那自然没什么好讲。而即便抛开天定命数,对二人进行综合分析,朱仝也几乎全方位领先武松。之所以给人一种籍籍无名的感觉,是因为他为人低调沉稳,就如同梅一般: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如此人物对应天满星坐第十二把交椅,我觉得实至名归。
梁山排座次时,寂寂无名的朱仝为何能力压武松成功上位?
当我们真的认为朱仝是活活被逼上梁山的,同时因为道德与相貌的因素,让他位居第十二把交椅,那我们可能真的错了。
说起梁山中的“关公”,大家一定会想是关胜。其实不然,从相貌到做人的表面功夫,美髯公朱仝比关胜强了一大截,至少可以说朱仝更像关羽。
其一,朱仝面目极似关羽。小说中朱仝面若重枣,目若朗星,简直一副关云长相貌,尤其是那部胡须长一尺五寸,更是极其相似。
其二,朱仝武艺高强。有诗赞叹道:义胆忠肝豪杰,胸中武艺精通,超群出众果英雄。弯弓能射虎,提剑可诛龙。
其三,朱仝为人义薄云天,朱仝曾三次救人,一次救雷横,而剩下的两次是救山寨之主晁盖与宋江,因此水泊梁山其实是拜朱仝所赐。
整部水浒中,“都头”很多,上梁山的就有四位。为何朱仝排第一,甚至超过了武松?
都头是什么官儿?就是各州县捕快的头儿,按现在的话说,就相当于现在的市县一级的公安局刑警队的大队长。
朱仝,富户出身,曾为郓城县马兵都头,相当于县刑警队大队长,正科级。
雷横,打铁出身,曾为郓城县步兵都头,相当于县刑警队副队长,副科级。
武松,农民出身,曾为阳谷县都头,相当于县刑警队大队长,正科级。
李云,未交待出身,曾为沂水县都头,相当于县刑警队大队长,正科级。
而这四个人上梁山的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上文已经说明,朱仝两次搭救梁山的新旧领袖,外加“关羽相貌”的光环加成;雷横,其实相较朱仝,雷横对梁山的贡献并不少,但问题就是打铁出身,小农思想严重,令黑吃黑的宋江不得不往下放一放。
而武松和李云为何在朱仝后面,则更加有意思了。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三国与水浒貌似一脉相承,抛开作者的因素。那就是马军总比步军的地位高,换眼整个中国古代,都是如此。
因此说,武松屈居朱仝之下,不是武力因素,而是兵种因素。而李云,却不是真心实意地投奔革命,只是被朱富、朱富和李逵害得不得不上了梁山,“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只喜得我又无妻小,不怕吃官司拿了,只得随你们去休。”一脸的无奈和被动。最终李云任梁山的房管局和建设局局长,都快垫底了。
朱仝受到的特殊欢迎方式,是其他任何加入梁山者所没有的。
“晁盖、宋江引了大小头目,打鼓吹笛,直到金沙滩迎接。”此外,宋江将加入梁山的英雄家眷托管在他父亲宋太公处,共有两次。一次是为矮脚虎王英选的储妻扈三娘,被林冲俘虏后送梁山后是认了宋太公为义父,并暂住宋太公处。
另外一次,就是朱仝未上梁山前,吴用先用计策骗到朱夫人,也是临时住在宋太公处。从这场欢迎仪式与住处的安排看,晁盖与宋江是将朱仝当作亲兄弟般看待。
朱仝在梁山的地位,由这两个细节,亦可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