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两斤熟牛肉,正常人能一次性吃这么多东西吗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3-13 18:00:19 浏览量(来源:小许

    [摘要]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两斤熟牛肉,正常人能一次性吃这么多东西吗?二斤熟牛肉我七十年代也可吃完,我在水利工地上曾打赌吃完二斤猪肉,另加一斤米饭,结果我赢了。1...

    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两斤熟牛肉,正常人能一次性吃这么多东西吗?

    二斤熟牛肉我七十年代也可吃完,我在水利工地上曾打赌吃完二斤猪肉,另加一斤米饭,结果我赢了。18碗酒我不敢想,因我滴酒不沾。但我见过我村支书一四年七一表彰大会聚餐,他一次喝完10瓶啤酒。

    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两斤熟牛肉,正常人能一次性吃这么多东西吗?

    一顿饭18碗酒、2斤熟牛肉,搁现在都不算什么事,更何况在古代!但凡有些宋朝历史知识、生活常识的人,对此都不觉为奇!

    武松回家探兄,途经景阳冈下,又累又饿,就到酒家喝了18碗酒,吃了2斤熟牛肉。然后过冈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成就一段佳话。

    那么,武松一顿饭喝得了18碗酒,吃得了2斤牛肉吗?宋朝18碗酒有多大份量,酒精度如何?宋朝2斤熟牛肉多吗?我们逐一了解下。

    18碗酒有多大分量?

    首先,我们要了解宋朝的酒器。近几年很火的西安永兴坊“摔酒碗”让很多游客慕名前去,即便排上好几小时的队,也要一“摔”酒碗。

    这种酒碗,其实跟武松喝酒时的那种烧制黑瓷酒碗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小有一些差别,但都不难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浅腹、平底。

    这种黑瓷酒碗要追溯到我国战国时期,那时它叫“羽觞”,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还有半月形双耳,甚至还有饼形足或高足。

    这种双耳酒杯-羽觞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到唐朝时已绝迹,明清虽再出现,但仅作礼器或摆件之用,不再用作饮酒。

    “曲水流觞”就是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古代的曲水流觞)

    到了宋代,我国传统制瓷业高度发展,羽觞这种高成本酒器得到进一步简化,褪去双耳、双足,省去高成本烧制,大量用于民间饮食业。

    这种黑瓷酒碗,都是普通人、鸡毛小店在使用,在北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我们现在也能看到现在农村蒸烧白、蒸扣肉等,也常用到。

    我们对于西安永兴坊的“摔酒碗”也很熟悉,那碗大吗?不难看出,这种酒碗最大的特征就是“宽口、浅腹”,有的还叫它“墩墩碗”。

    在中国鉴宝节目上,有一位专家还说过,宋代是瓷器巅峰,从酒器看,武松喝酒的碗其实就是宋代茶器即茶盏子,既是茶盏子就不会大。

    这种碗能容纳多少酒?按一碗容量3两算,18碗酒又有多少呢?古代人倒酒很豪爽,一整排倒过去,酒好多溢出去了,碗内还有多少?

    古人用此酒碗饮酒,一碗接一碗,更能彰显喝酒人的豪气。就算是8两的酒碗,18碗也不过20瓶啤酒的量,武松本是梁山好汉、狭义之士、海量之人,这都不在话下。

    记得公司聚餐,同事里能喝2箱啤酒的大有人在,当然中途是要上厕所的。武松喝酒吃肉时间不少于1个时辰,施耐庵当然不可能事无巨细,交代他上厕所细节吧。

    因此,北宋末年18碗酒对于古代与现在真不算什么事,只要不是那种吃饭的海碗,相信一般人都能承受,更别说豪气干云的好汉武松。

    武松喝的是什么酒?

    水浒里提到一个细节,武松刚进酒家时,就让店小二“筛三碗酒来”,为什么筛酒?店主叫它村酒,其实就是阳谷县当地酿制的糯米酒。

    因为醪糟和酒都在缸里,自然要筛酒了。筛字用得很形象,打酒时将竹筛坐入酒中,将醪糟压下去,如此醪糟与酒分离,便可盛酒了。

    那么既然是糯米酒,它的酒精度自然就低了,最多也就十来度,有的也才五六度而已,不易醉人,不像我们现在的白酒有45度或52度。

    (民间做糯米酒)

    因此,武松喝的18碗酒,就如同我们现在喝的米酒,最多10多度,还可能只有五、六度,酒精度就像我们现在喝的啤酒一样。

    还有发酵出来的米酒,味道酸甜可口,加之武松又累又乏,自然越喝越停不下来,直呼“好酒”“再筛三碗酒来”“亏不了你酒钱”等。

    所以,武松回家探兄,走了一天,又累又渴,这18碗酒就像一种饮料,给他解渴解乏。何况武松神威过人,酒量如高于常人也很正常。

    武松吃2斤牛肉多吗?

    根据古代唐、五代、宋、元、明、清的换算公式,1斤=596.8克。那就算1斤大约600克,北宋末年的2斤就相当于现在的2斤4两,后来增加到4斤牛肉,也就接近现在的5斤左右。

    5斤熟牛肉放现在多吗?再说熟牛肉还含有一定的水分,一般酒家或可能短斤缺两,更何况在人烟稀少的山村野店里。再有,施耐庵惯用夸张的手法,4斤熟牛肉或可能有夸张成分。

    4斤牛肉对一般人可能有问题,但对于身高一米九左右,体重200多斤,如此一个身强体壮、高大威猛的武松,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了。

    我同事的儿子16岁,正是长身体、吃量大的时候,他很喜欢吃牛肉。有一次一大家人外出聚餐,他吃了1斤烤牛肉、1斤黄牛肉,但仍没吃饱,还想再吃1斤黄牛肉。

    但被家人拒绝了,家人担心他吃多牛肉会不舒服,毕竟牛肉扎实,没再点牛肉。但孩子说肚里空空,仍对没吃到的那1斤牛肉念念不忘。

    但反过来想,武松高大威猛、身强体壮,这样的壮汉,食量会小吗?再加上走了一天路,荒郊野外,又累又饿,吃4斤黄牛肉只能算正常食量。

    记得我哥12岁时,能吃5碗3两米的饭,再加5个包子,还不算饱。把我妈给吓着了,想想5碗饭就是1.5斤饭,还有5个包子,这不少吧?

    我同事北方人,45岁,最喜欢吃饺子,一次能吃50多个,这也不少于2斤。我有一次给吓坏了,我们西南这边吃10来个就差不多了。

    武松这一顿饭不合理?

    牛,在我国农耕时代是最大功臣,为我国农耕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可以用牛来耕田种地,保障春耕春种,以保证人们的温饱问题。

    牛虽然算不上一级保护动物,但对于古人,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农耕开始之前,耕田一直用牛,没有牛,农耕社会会陷入一片灾难。

    因此,牛是不能随便宰杀的,即使是自家的牛,未经官府批准的也不能杀。在北宋,私自宰杀会受到很重处罚,最高坐一年半牢。

    —北宋初年《宋刑统》:“诸故杀官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

    北宋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就审理过一起“牛案”。村名春牛被人因仇割舌后,报官包青天审理,因牛被伤,包公不得已才判S牛卖肉。

    但既然北宋这么重视牛的保护,为什么水浒里经常提到吃几斤几斤牛肉,武松还要了2斤牛肉呢?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呢?

    宋朝杀牛是违法的,有钱人大多吃羊肉,以羊肉为主,也吃猪肉。北宋时猪肉价低、羊肉价高,大文豪苏轼就发明了“东坡肘子”“羊蝎子”等。

    至于牛肉呢?有些人估计会铤而走险,赚取利润,像山村野店之类的少有官府过问,自然不会放过赚钱机会,武松吃喝的那家极可能是一家黑店。

    而明朝禁S牛更严厉,施耐庵之所以这样写,见仁见智,因此武松这一顿饭有不合理性,大家怎么看?

    写在最后

    初读《水浒传》,大家对武松进店喝18碗酒、吃4斤牛肉而惊骇不已,但认真分析下来,对于英雄武松而言,也就再平常不过了。

    《水浒传》是一部国学经典,中华传统文化典范之作,充分体现经世治国精神,让人越读越回味,它被誉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实至名归

    《水浒传》包含范围广,有古人关于天人合一的思考、探索与总结;有史学大家对政治、社会的真实记录;有吟传至今的诗词歌赋;还有圣贤的经验之谈,对后辈的谆谆教诲等。

    总之《水浒传》蕴含了古圣先贤的智慧深见,承载古人对人生、世态的感悟,以及记录一幕幕真实在的历史过程,等等,是一部奇书。

    读书就应该读经典好书!《水浒传》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以及它的思想内涵,更能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大家怎么认为呢? 欢迎留言~~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