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陈友谅真实历史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3-12 14:00:28 浏览量(来源:小倪

    [摘要]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元朝末年那么多的起义军中,很多人最终没有坚持住投降了元廷,哪怕是朱和尚也曾经和元朝暗通款曲,偏偏就是这个人从头到尾都死硬的反抗元...

    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元朝末年那么多的起义军中,很多人最终没有坚持住投降了元廷,哪怕是朱和尚也曾经和元朝暗通款曲,偏偏就是这个人从头到尾都死硬的反抗元朝,不屈不饶,坚持到底,当真是一个敢作敢当的好汉。

    陈友谅,沔阳(mianyang)人,出生 于1320年,早先是个打鱼的,后来任县衙文书,徐寿辉的起义军到他的家乡时,直接就放弃了元朝官员的身份,堂而皇之的参加了红巾军。

    好嘛县衙文书好歹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编制,说放弃就放弃了,对比一下朱元璋,哪怕一穷二白的时候对造反都是犹豫不决,毕竟这是个掉脑袋的路,朱元璋但凡有条活路都不会去造反。可见陈友谅造反原因肯定不是官逼民反,纯粹是想平步青云。

    由于陈友谅其貌不扬,又很有文化,很快就得到了徐寿辉的丞相倪文俊的信任,倪文俊很信任陈友谅,不但是陈友谅的领导,还提拔了他成为义军的高级干部,可算是一手带起来的。

    后来倪文俊企图暗杀徐寿辉,篡夺帝位,但被人告发,逃到了陈友谅这里。倪文俊肯定不清楚陈友谅是个什么人?要不然肯定不会往死路里面跑。在陈友谅的心中,唯一想的是,往上爬,不断的爬,一直到那最高的顶点,因为那最高点有他最重要最想要的权力和地位,站在最高处,将所有人踩在脚下。很快徐寿辉就收到了倪文俊的人头,成为了徐寿辉手下的第一重臣。

    别人把义气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在陈友谅眼里却是一坨狗屎,厚黑学是他的专长,什么斩草除根,无毒不丈夫之类是他做事的标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后先是以图谋不轨的名义干掉了徐寿辉手里的大将赵普胜,洪武名将傅友德就是在这个时候弃徐寿辉而去,跑到朱元璋那当差。

    至正二十年,徐寿辉被卫士一棒子敲死,同年登基为帝,国号为汉,年号大义。奶奶的,一个杀兄弟,杀上司,弑君夺位的人,居然敢把自己的年号取为大义,可见这个人是个完全是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什么仁义道德在他眼里都是个屁,别人不耻于弑君的行为,他偏偏要做,做完还大咧咧的承认,就他干的,而且还要把年号叫大义,当真敢作敢当。

    在那个乱世,陈友谅绝对是一个枭雄,坏事做尽,但是又敢作敢当,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又极强,对元朝的反抗从来就没妥协过,坚持到了最后,算的上是条真正的好汉。可惜的是枭雄只能割据一方,统一天下的只能是英雄。

    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邀。

    一、简历

    陈友谅,一代枭雄,元末南方红巾军领袖。渔民出身,曾充任县衙帖书。徐寿辉起义后,他与弟友仁、友贵投奔红巾军,任倪文俊部下簿掾,立有战功升任领兵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他袭杀倪文俊,兼有其众,自称平章政事。自是独揽大权,遂率军顺江东下破安庆,陷龙兴、瑞州,分兵取邵武、吉安,自入抚州。寻又取建昌、赣、汀、信、衢等地,直捣池州。后被朱元璋军击溃。 天完太平三年(1358)他联合赵普胜攻破安庆,乘胜连克江西、福建、浙江许多州县,尽有江西、湖广之地。天定元年(1359),杀大将赵普胜。二年,杀徐寿辉后称帝,改国号为汉。后因日渐腐化,旧部纷纷离去,又与朱元璋相互攻伐,并多次战败。

    大定二年(1363),陈友谅乘势东下,声势浩大,大集舟师,往攻应天。其结果中了朱元璋埋伏之计,被杀的片甲不留。 后意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率大军六十万,与朱元璋决战。先攻南昌一孤城,八十余日久攻不下,后又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在九江口中流失而死。 陈友谅称帝四年,享年四十四岁。 其子陈里继位,次年为朱元璋所兼并。

    二、评价

    (1)纵观陈友谅一生,他亦是一条硬汉。在元朝末年众多的起义军中,大多起义军首领被朝廷招安,即使是朱元璋也曾经与朝廷暗通款曲。反之陈友谅自杀始至终坚决反对元朝外族腐败统治,不屈不挠,敢作敢当,端的是一条路走到底,誓死与朝廷分庭抗礼。

    (2)史评陈友谅盗性糜常,杀人不眨眼,何知仁义,狡诈无比,而凶暴残虐尤过之。此人心黑手狠,阴险毒辣、迷信暴力、胆大妄为 ,基本上没有什么他不敢干的。他杀上司,杀兄弟,杀曾经的有恩之人而毫不手软,绝不吝惜。他不知情谊、义气为何物,在陈友谅的字典里没有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仁义道德,有的是‘’斩草除根‘’、‘’杀人灭口‘’、‘’无毒不丈夫‘’之类的蛇蝎心肠。 他杀上司倪文峻、徐寿辉;杀功臣大将赵普胜,吓得大将丁普郎和傅友德等竟投奔了朱元璋。

    (3)朱元璋与陈友谅

    有一句俗话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陈友谅遇朱元璋之敌手,枭雄PK英雄,真乃小巫见大巫了。 朱元璋先是击败了战力与之相差无几,且军队人数比其还多的张士诚部,靠的就是他的文臣武将和开国元勋徐达和常遇春等将领。 之后朱元璋要对阵的就是军队训练有素且兵多将广的劲敌陈友谅了。

    凭借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文臣武将之和衷共济;扬长避短,以柔克刚之战术,陈友谅其死期就不远了。

    陈友谅很快就尝到了杀功臣,杀大将的恶果。优秀将领赵普胜等的被杀,已经造成战力低下,军心涣散,人心尽失。 朱元璋以二十万兵力对阵陈友谅六十万,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以丢掉性命,惨败而告终。

    陈友谅是一代枭雄,其具有良好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是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带兵出众的人才。反抗元朝统治自始至终,从不妥协。亦是一条好汉。 但是他的生存法则是信奉杀人哲学,迷信暴力,乃至走火入魔,最后人心尽失。 笃信暴力之陈友谅,最终被暴力所葬送!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