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机构改革,县级会新增哪些单位?编制会减少吗?2023年机构改革“靴子落地”,说实话对于现在体制内的很多人都没有影响,毕竟调整的不算多,就算是涉及到的,到县级...
本次机构改革,县级会新增哪些单位?编制会减少吗?
2023年机构改革“靴子落地”,说实话对于现在体制内的很多人都没有影响,毕竟调整的不算多,就算是涉及到的,到县级以后相关职能都已经弱化,即使涉及,也只有几个部门涉及,对全局的影响很小,更谈不上影响深远。

那么,我们先说说这次政策落地到县级,县里面哪些单位会发生变化呢?
1.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现在是设立有科学技术部的,为正部级单位。主要职责包括了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科技项目、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等等内容。
那么重组以后县里面会新增“县科技局”吗?我看不会。目前,很多地方并没有单独设立县科技局,科技部门的职能要么与发改、要么与教育、要么与文化、要么与工信等合并在一起,比如平昌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洛宁县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富宁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为什么?因为在很多地方,科技并不发达。比如农业县,你要搞科学技术创新,本身底子就很薄,你说要引进高新企业企业,山高路远,你说要建立一个重点实验室,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因此,县科学技术局很有可能并不会全面铺开建立。现在已经设立的,部分人员可能会根据智能设置分流一小部分出去。
2.组建数据局
现在的数字经济越来越火爆,产业也是越做越大。国家数据局建立以后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管理的,那县级会建立县数据局吗?
这一块就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了,目前很多地方数字产业仍然还在起步阶段。当然,也有一些县已经单独建立县数据局。如德清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凤山县大数据发展局,云阳县大数据发展局。其职能仍然是和发改合并在一起的。
因此,在县级很多地方估计会在发改局加挂“县数据局”,并不会单独新增,也不会有很大调整。
3.不再保留乡村振兴局
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时候,确实是很多职能职责和县农业农村局是重叠的,有的时候其他部门的人也搞不清楚,问一件事情还需要打好几个电话。
对此,乡镇、村也不厌其烦,如果一个项目两个部门都牵扯到,那么一件事还要报两个部门。从扶贫办到乡村振兴局,从乡村振兴局到农业农村局,设置更为合理。
其实,在县局很有可能以前本来就是在一个单位的,比如从农业局抽调到扶贫办,后面到乡村振兴局工作,现在又回到原来的农业农村局了。
县里面肯定会撤销“县乡村振兴局”,保留个牌子,其他人员全部合并到“县农业农村局”。

4.信访局升级
根据《信访工作条例》,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应当由本级党委或者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室)副主任〕兼任。目前,基本上很多地方的县信访局就设立在县政府办,作为政府办管理的正科级单位,政府办副主任兼任信访局主要负责人。
现在升级以后,县级会普遍成立“县信访局”,正科级单位,人员上肯定也会增加。作为事业单位的“信访接待中心”也会有县信访局来进行管理。
5.县老龄办划转
这个单位影响很小,很多地方全是有事业人员来进行管理,人员也很少。现在划归民政以后,只是换个办公地点而已。
6.编制精简
其实,县级单位的编制真的挺少的,并不是使用单位的大头。就拿上面的这些单位来说,有的县信访局也就三、四个人。
一个县的行政编制少的也就四五百,多的有一千多百。比如根据克山县公开的信息显示,行政编制数939人,其中县直单位有591人,乡镇单位有348人;佛坪县行政编制640人,事业编制1554名。
因此,很多地方还会大量聘用辅警、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等等。因此,县级并不会精简编制。(编制占用多的是州市部门,其他的也不用说了。)

至于县级的人民银行,这个本来也不关县级政府部门什么事。
还是那句话,此次机构改革对于县级的影响并不大,属于优化调整,估计也不会大范围冻结人事。
本次机构改革,县级会新增哪些单位?编制会减少吗?
这次机构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增设了一些机构,但是县级的机构设置有限额,所以在县级基本上只能在有关部门加挂相关机构的牌子,一般不大可能会增加编制,所以县级从现有部门精减编制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县级的行政编制相对比较少,所以各部门单位配置的行政编制也比较少,有的单位才4个左右,不太可能再精减,再精减就无法正常完成工作任务了。
有人对各级机关的工作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中直机关是一群人做一项工作;
省直机关是几个人做一项工作;
市直机关是一个人做一项工作;
县直机关是一个人做几项工作;
乡镇机关是一个人做无数项工作。
这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可以粗略地反映出中直、省直、市直、县直、乡镇机关工作的各自特点,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县级工作任务多、人员编制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