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血压正常,为什么晚上高?该怎么办?正常人的血压具有节律性。一般情况下,血压波动和昼夜节律有一定的关联。在早起时会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情况,这种情况收缩血管...
早上血压正常,为什么晚上高?该怎么办?
正常人的血压具有节律性。
一般情况下,血压波动和昼夜节律有一定的关联。在早起时会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情况,这种情况收缩血管的激素分泌量会增多,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心跳变快的情况,尤其是在早上的7~10点之间,属于一天当中血压的高峰值。

白天血压正常,晚上高,对于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同时还需要完善一些检查,比如说分泌的因素或者电解质的情况,还有甲状腺的功能等等这些检查。
对于晚上出现高血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夜间睡眠不足或者其他生活方式上的因素出现了问题,可能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明确原因。
白天血压正常,晚上血压升高,还要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反杓型的血压,这种情况建议选择在睡眠之前口服药物。
血压的昼夜波动日节律对选取测量血压的时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高血压患者确定用药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血压早晚高白天正常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积极接受正规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最好的时机。
如每天早晨服用降压药,并不能控制24小时血压,就会引起这种症状,建议及时调整服用降压药的时间或降压药的类型,如在晚上服用降压药,可防止早晚血压升高,或服用长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效维持时间较长。但具体用药需要遵医嘱,自己不可胡乱调药、增加药量等,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早上血压正常,为什么晚上高?该怎么办?
血压的波动是根据我们身体的生物钟变化来调节的,通常情况下我们白天需要更高的血压来维持我们白天正常的活动量,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白天的血压要高于晚上的。
血压波动特点
一天24小时中,我们的血压也在无时无刻的波动,但总体而言存在一个“双峰一谷”的特点,即在早上6点~10点左右血压逐渐升高达到全天最高峰,然后逐渐降低。大概到了下午4点~6点,血压再次逐渐升高,又达到一个高峰但通常不会超过上午的高峰,然后血压又逐渐下降,到了凌晨2点~3点左右血压达到全天的最低值。全天血压波动幅度在20~30mmHg之间。这就是大多数人的血压波动特点。

所以,总的来说,晚上的平均血压是比白天的血压更低的,如果晚上的平均血压比白天低10%~20%,我们称为杓型血压;如果晚上平均血压比白天低至20%以上,我们称为深杓型血压;如果晚上平均血压比白天没有低到10%,我们称为非杓型血压;如果晚上平均血压比白天还高,我们称为反杓型血压。大多数人血压都是属于杓型血压,少部分人属于其他类型血压。如果要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种血压类型,可以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明确。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早上血压正常,晚上血压高的情况呢?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因为老年人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且容易受到体位、进餐、情绪或温度的影响。实际上,超杓型血压、非杓型血压等异常血压波动同样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此外,经常熬夜、夜间睡眠差、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情况的人也有可能导致血压调节的紊乱。血压的异常波动更容易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病人合理选择用药。
对于晚上血压升高的病人来说,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什么原因导致晚上血压升高的,是睡眠质量差,还是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或是自身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导致的,然后再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治疗。如果是自身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导致的晚上血压升高,我们通过就需要调整降压药物,选择在下午服用降压药,如果在凌晨血压升高,通常选择在睡前服用中、短效的降压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