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秦始皇陵怎么被发现的视频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2-15 12:00:21 浏览量(来源:小曹

    [摘要]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人们对秦始皇陵最早的关注,是在司马迁写的《史记》当中。他是这样记载的: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人们对秦始皇陵最早的关注,是在司马迁写的《史记》当中。

    他是这样记载的: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可以说把始皇陵的建设,规模,内部构造,以及时间动用的劳力,写得很清楚了。当然了这仅仅是司马迁记录的。但是,真实性是怎样的,没有人知道。

    至少我们可以从司马迁的记录里得知,秦始皇陵就在骊山脚下。而且秦始皇陵规模很大,是一个大山包。两千多年来,秦始皇一直都是屹立在这里,说白了根本不用人去发现。

    秦始皇帝碑

    当然了就看世人相不相信司马迁记录的了。两千年来,秦始皇陵并没有被盗,至少现在已经是被证实的了。这说明大部分人对司马迁《史记》上的记录是有所怀疑的。

    事实上用现在的描述来说,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距西安市城区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

    这是和史记的记录是吻合的,秦始皇陵就是在骊山脚下。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2000多年来,为何之前的人没有现在人更重视秦始皇陵呢?

    事实上更多的人重视这个陵墓,是因为兵马俑的发现,正是兵马俑的发现,让秦始皇陵这座沉埋两千多年的陵墓,重新走入了大家的视觉当中。

    秦兵马俑的发现,至少是证实了司马迁的记录是正确的。

    秦始皇陵墓中兵马俑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兵马俑的发现,还是十分具有戏剧性的。司马迁应该也是不知道有秦兵马俑这一回事的,毕竟他是没有记录在史记上的。

    我们说一下秦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西杨村的村民,他们因为天气干旱想要打井灌溉麦苗。就是在打井的时候,他们挖掘到了一个陶俑。

    当时,他们发现陶俑的时候,并没有注意。甚至很多人觉得挖到了陶俑这是不祥之兆,所以,他们又换了一个地方挖。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挖掘比上一次更让他们感到惊奇,因为这一次他们是挖到了一整个陶俑。在看到这个陶俑之后,似乎,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个地方非同寻常呀,接二连三挖出陶俑来,肯定不能再继续了。

    发掘现场

    于是,几个人商量了一下,他们选择把这件事告诉了陕西省的文物局。文物局的人都是专业人士,他们考察之后,根据兵马俑的特点还有相关发现,了解到这里是秦朝的一个大墓。之后,就有了我们熟知的秦兵马俑。

    现在秦兵马俑已经被当作旅游景点了,相信不少人都是去那里旅游过了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兵马俑都被挖掘了,只是挖了一少部分而已。

    我们现在看到的出土的兵马俑,是没有任何颜色的,其实真正的兵马俑是彩色的。只不过这些兵马俑在地下沉埋了有2000多年的时间了。他们在见到空气的那一霎那,全部都被氧化了。

    秦兵马俑

    说白了我们现在的技术是不足以保证出土文物的完好性的。因此,也就不能大量地挖掘了。正是这些陶俑的发现,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秦始皇陵的重要性。陶俑的规模都是如此的辉煌,秦始皇陵的规模可想而知了。

    回过头来我们在看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的记录,真的是很不一般。里面有大量的水银,还有各种的机关。


    秦始皇陵布局图

    秦始皇陵被发现之后,郭沫若一直想要对皇陵进行挖掘,他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秦始皇陵的构造,看看里面的宝物。

    不过,这件事被周恩来总理阻止了。还是那一句话我们的技术不足以保证出土文物的完好性,更重要的是,秦始皇陵保存的一直都是完好的,没有必要去挖掘。

    所以,这一座两千多年的陵墓,一直都是矗立在这里。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郭沫若曾经对周恩来表示,想要发掘秦始皇陵墓,但是周恩来给他驳回了,并且肯定的说:“十年之内不要再提此事了。”

    因为郭沫若贸然发掘古代陵墓,造成很多损失,许多文物在遇到了空气流动之后,眨眼间灰飞烟灭,一点痕迹都没剩下。

    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不发掘秦始皇陵墓是正确的决定,因为秦始皇陵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这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其中或许包含了无数的珍宝和文物,对我国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到公元前208年建造完成,整体造型,模仿了当时的皇宫咸阳,堪称是地下宫殿也不为过,这样规模的一个皇陵,在中国历史上称最。

    秦始皇陵至今2000多年,也曾经历多次灾难,但是好在都有惊无险的挺了过来,虽然受到过破坏,但是整体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完整度。

    正因为秦始皇陵的伟大,所以郭沫若才那么想发掘,亲眼目睹中国第一位始皇帝陵墓的威严,但是秦始皇陵是国家瑰宝,不可能因为他个人的私愿,就冒着极大风险发掘,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可取。

    秦始皇说过一点这样的话: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可见秦始皇对自己的陵墓有多么自信,不过他“传之无穷”的愿望显然没有实现,仅仅二世即亡,想必这样的结局秦始皇始料未及。

    秦始皇陵在这2000年来,有多次记录曾经被盗掘过,但是却都没办法查实。例如《水经注》记载了秦始皇陵墓,曾被项羽进入,盗掘,但是这样的记载并无法证实,在秦始皇陵找不到这样的痕迹。

    秦始皇陵这么多年来保存完好的原因,一个是当时刘邦建立汉朝时,对秦始皇陵保护的态度,这样保护的做法,让后世皇帝纷纷效仿,毕竟刘邦作为攻破秦朝的人都不破坏秦始皇陵,后世皇帝自然也不愿意让天下人说他们是暴君,于是纷纷效仿刘邦的做法,派人保护秦始皇陵。

    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秦始皇陵建造39年,其中规模浩大,包罗万象,灌注了无数水银,制作成河流模样,贯穿整个陵墓,同时使用机器推动水银流动,并且以宝石等物,在陵墓之顶,制作星空分部,可以说,秦始皇陵内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真实世界,令人敬佩。如此大手笔的制作,保护措施定然也不俗,单单这些水银,就让人望而生畏,后期专家勘探的时候,发现土壤里含有汞,根本不敢贸然开发,恐怕这无数水银,让这方土地成为寸草不生的焦土。

    考古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盗墓贼首先很难来到秦始皇陵,即使来到,也无法完成安全进入,盗宝而出,基于这样的情况之下,秦始皇陵才能基本完整的保存下来。

    秦始皇陵从古代到现代,都没有隐藏,因为这样大规模的陵墓根本无法隐藏,也就谈不到是如何发现的了。倒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确实是近几十年才发现,也是来自一个偶然。

    在距离秦始皇陵1.2万米的地方,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下河大队西杨生产队的人在1974年3月,因为干旱在此寻找水源,打井。

    当时挖到了一个“瓦罐”,继续挖下去,才发现这不是什么“瓦罐”,而是一个人形的制品。后来又挖到了好多的铜箭头、铜镞、铜弩机等物品,此时村民已经知道自己挖到了什么了,他们有见识的,知道这是挖到了古代的东西,于是将物品交到县里文化局。

    也有的人认为这是挖到了“瓦神爷”了,在当地很相信这样的“瓦神爷”,他们认为挖到了“瓦神爷”会有厄运,吓得当地的老人晚上烧香磕头的认罪。

    当地还挖出了不少的秦砖,不过秦砖大家都不害怕,当地的村民都拿秦砖回家盖猪圈、盖墙,还有的当枕头了。

    直到专家到来,通过进一步发掘,越发掘越心惊,最后终于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震惊世界,也震惊了当地的村民,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用秦砖盖的猪圈有多贵。


    秦始皇陵很早就被保护起来,其中机关重重很难发掘,保存相对完整。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在1974年3月打井的时候第一次发现,随着深入开发,“世界第八大奇迹”现世。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