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历史上的雍正和十三王爷的关系有多好(雍正和哪个王爷关系好)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2-12 14:00:39 浏览量(来源:小金

    [摘要]历史上的雍正和十三王爷的关系有多好?关系好到互相送墓地。当年,十三爷为雍正选了块墓地,雍正顺手赏了另一块给他,吓得他连连拒绝:“我不要葬在那里!”不久,十三爷病...

    历史上的雍正和十三王爷的关系有多好?

    关系好到互相送墓地。当年,十三爷为雍正选了块墓地,雍正顺手赏了另一块给他,吓得他连连拒绝:“我不要葬在那里!”不久,十三爷病倒了,他让侍卫去一个墓地,抓了点黄土,一口就吞了下去。

    十三爷,又名爱新觉罗·胤祥。他是康熙的第十三个儿子,和雍正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但关系却是最好的。

    两人的关系好到可以穿同一条裤子。

    按照规矩,新皇登基,要先为自己选择皇陵的位置。

    雍正很认真地挑选了一块,但十三爷胤祥一看,就脸色骤变,然后说:“这里不好。”

    此后,他领了选墓地的任务,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永宁山脚下找到一块上吉之地。

    雍正龙颜大悦,顺手就把旁边的中吉之地,赏赐给十三王爷当墓地。

    但此话一出,十三爷就吓得连连摆手:“我不要葬在那里!”

    原来,懂一点风水的十三爷认为,旁边这块中吉之地,必须得大富大贵的人来入葬,自己福气太薄,配不上。

    他很认真地对雍正说:“我已经找到了我的墓地,就在60里开外的涞水县境内。”

    雍正一听就皱起眉头。

    60里开外,能有什么好地方?

    他的兄弟,就应该葬在最好的地方。

    雍正没有答应十三爷的要求,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块好地方塞给好兄弟。

    但没多久,十三爷就大病了一场。

    这场病,差点要了十三爷的命。

    而在病中,十三爷几次向哥哥请求,准许他死后葬在涞水县境内。

    见弟弟如此坚决,雍正也只好同意了。

    当天,十三爷非常高兴,立马叫人去涞水县境内取一些黄土回来。

    侍卫们都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但还是去取了些金黄色的土回来。

    看着黄土,十三爷很开心,一把抓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吞了一口,然后说:“臣心安而子孙蒙福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葬在这样的地方,未来子孙后人,会承袭福报,自己也会心安了。

    胤祥为何要说这样的话?

    他和雍正的关系,到底是真好,还是假好?

    这么说吧,在雍正和十三爷的身上,我看到了天子之家的手足情深,不过,最开始,两人的关系,全靠胤祥的努力。

    01雍正登基前,兄弟间的相伴

    十三爷胤祥的生母,是章佳氏。这是一个不得宠、地位也不高的普通妃子。

    按照清朝后宫的规矩,地位低的妃子没有资格抚养皇子。

    因此,胤祥一出生,就被抱到了德妃乌雅氏的身边。而德妃,恰好就是四阿哥雍正的生母。

    不过,这层关系,并没有让胤祥和雍正有相处的机会。

    雍正是康熙的第4个儿子,他出身时,母亲乌雅氏的地位很低,也没有资格抚养皇子。因此,他是被养在佟佳皇贵妃膝下的。

    后来,乌雅氏成了德妃,不仅可以养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养别人的孩子。

    而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就没这么幸运了。

    她虽然生了一子两女,但始终只是个低阶妃嫔。

    既然兄弟俩都没有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两人年少相伴的兄弟情是哪里来的呢?

    答案很简单,靠的是胤祥的努力。

    雍正性格内向,从小就不太爱说话,也不阳光。而十三阿哥胤祥,性格活泼外向,精通骑马射箭,是个阳光、爽朗的男孩。

    对于这个弟弟,雍正曾给出过这样的评价:

    “朕弟怡贤亲王,天资高卓,颖悟绝伦。如礼乐射御书数之属,一经肄习,无不精妙入神,为人所莫及。”(取自《交辉园遗稿》)

    换言之,历史上真实的十三爷胤祥,和《步步惊心》中那个,和敏敏格格在草原赛马的十三阿哥,几乎一模一样。

    而且,开朗活泼的胤祥,不缺朋友,却偏偏很粘他的闷葫芦四哥。

    从尚书房开始,胤祥就喜欢跟在雍正身边,是雍正的忠实粉丝。

    只要是他四哥要做的事情,胤祥一定大力支持。

    那会,雍正明面上是太子党,一心维护太子,于是,胤祥就不问缘由,跟着他做了太子党。

    对于这个十三弟,雍正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他的性格内向,父亲不疼,母亲不爱,能有这么一个兄弟死心塌地跟着自己,他也很感动,很珍惜这份情谊。

    尤其是,他的亲弟弟十四阿哥,和他关系也不亲近,而母亲乌雅氏对他也是淡淡的,十三弟胤祥就成了雍正生命中绚烂的太阳。

    可以说,在雍正登基前,两人的感情就已经好得能穿一条裤子了。

    不过,共患难容易,同富贵却很难。

    两人的关系铁不铁,还得看雍正当上皇帝之后的态度。

    毕竟,权力和利益,最容易让人面目全非。

    不过,从史书的记载来看,雍正登基后,两人的感情也没有变质。

    02雍正继位后,几度对十三王爷破例

    胤祥也不被父亲喜欢。

    在康熙一朝,他基本没被重用过,也没得到过任何封赏。

    但哥哥雍正登基后,胤祥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成为了雍正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甚至还有人戏称他为“常务副皇帝”。

    这一切,都源于雍正的信任和重用。

    “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 登基之初,无条件信任

    新皇登基,正是朝政最不稳的时候,而雍正皇帝登基初期,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因为,谁也没想到,最终登上皇位的,居然是不显山、不漏水的四阿哥。

    另外,康熙是个仁慈的皇帝,又活得很久,他去世后,留给儿子的,是一个经济、政治、军事等样样有危机的烂摊子。

    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雍正只敢选择绝对信任的人,而胤祥就是其一。

    l 雍正初年到雍正三年,胤祥担任总理事务大臣,负责处理康熙的丧事,还要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参与西北战事……

    l 雍正三年之后,情况有所好转,胤祥又转到了议政大臣的岗位上,总理营田水利、八旗禁军,审理重要案件,代行祭祀等。

    从职位任免来看,雍正基本上把所有重要的事,都交给了这个弟弟去办。

    这充分体现了雍正无条件的信任。

  • 特例封赏,柱石贤弟

    雍正登基后,把兄弟们都封为了“亲王”,就连他最仇恨的八爷,也得了一个和硕廉亲王的位置。

    而十三阿哥胤祥,也被册封为了和硕怡亲王。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雍正在很多方面,都给这个弟弟特别的对待。比如:

    l 在份例上,雍正要多给钱粮23万;

    l 在生活上,雍正准许胤祥在分封后可以继续支取皇宫官物;

    l 在管理认定上,雍正要在额定之外给胤祥增加一二三等护卫,仪仗也不断增加……

    尽管胤祥不断推辞,雍正还是强硬地给他塞了不少好东西。

    因为这种厚待,胤祥也被称为“柱石贤弟”。

  • 任性破例,就是要对你好

    除了信任和封赏,雍正还为胤祥好几次破例。比如:

    胤祥成了开国功臣之外的第一个铁帽子王

    清朝王爷的爵位继承,要么是没有继承,要么是降等继承,世袭罔替继承的必须要有特别的封赏。而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的俗称。

    当时,铁帽子王只有八个,全部都是清初开国功臣,是打江山式的人物。

    但雍正才不管那么多,直接甩给胤祥一个“世袭罔替”的特权,即以后胤祥的后代在继承爵位时,不用降等,起点就是亲王爵位。

    亲王+郡王爵位的第一人

    雍正三年,雍正认为十三弟劳苦功高,应该继续嘉奖。

    可是,该奖的都给了,地位、名利、爵位,还有什么可以给呢?

    思前想后,雍正就给胤祥加封了一个郡王爵位,即胤祥在亲王爵位之外,还有一个郡王爵位。

    这是什么意思呢?

    有了这个郡王爵位之后,胤祥的儿子除了可以继承他的亲王爵位,还可以另外有一个儿子继承他的郡王爵位。

    这就相当于一人两爵位。

    这基本上是破天荒的第一例,完全没有先例可循。

    十三爷胤祥一听,觉得加封太重,坚决推辞,最后,雍正撤回旨意,给他增加俸禄万两。

    清朝不避皇帝名讳的唯一一人

    按规矩,清朝皇帝登基后,他的兄弟们都必须改名字,以回避皇帝的名讳。

    比如十七爷果亲王,就从“胤礼”改成了“允礼”。

    起初,雍正刚登基时,也让十三弟胤祥无需改名,但胤祥认为这样不妥,坚持改名。雍正八年,胤祥去世,雍正又下令将“允祥”的名字改回“胤祥”。

    胤祥也因此成为,清朝臣子中唯一一个不避讳皇帝名讳的人。

    除了上述厚待外,雍正还追封胤祥的生母章佳氏,追封为皇考皇贵妃,相当于死后追封连升两级。并且,雍正还让胤祥的生母从葬皇陵。

    这也算开了先河。

    自此以后,清朝的皇陵之中,可以从葬皇贵妃。

    这一切,都只因雍正想要对这个弟弟好一点,再好一点。

    《清史稿》:“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当然了,任何好的关系,都需要双方的维护。

    雍正对十三王爷的特别,是历史都无法忽视的。而十三王爷胤祥,也同样值得雍正的特别。

    03为雍正,十三爷在拼尽全力,耗尽生命

    康熙年间后期,胤祥的身体就已经不好了。

    但当哥哥登基,需要他的帮忙,他义不容辞,不顾身体,为朝政操劳。

    对于雍正交下来的任务,他不管是否得罪人、是否有利可图,都毫不推卸、拼尽全力。

    做户部主管时,胤祥每天都会把库房的钥匙带回家,挑灯批政务。

    世人都知道雍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劳模皇帝,可胤祥又何尝不是如此?

    雍正四年时,胤祥生了一场大病,好几个月无法痊愈,可他的工作丝毫没有闲着,重新划分州府、管理官兵以及云南盐务,亲自勘探河道,绘制水利图,研究调粮食济民,清查亏空……

    说起来,胤祥四十多岁就去世了,很有可能就是积累成疾。

    除了能力过硬,胤祥还具有忠心和淡泊名利的品质。

  • 绝对忠心

    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是帮着雍正登基的重臣。可他们,都免不了作威作福,培养势力,净挑些有利可图的事情来做。

    但胤祥从未有过逾矩之举。

    他这一生,有理想有抱负,只因不得父亲喜爱,无法在康熙一朝施展才华。

    四哥雍正登基,他尽力帮忙,施展才华,却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利益。

  • 守礼仪知进退

    人性的缺点就在于,容易得意忘形。

    而胤祥从未得意忘形。

    不管雍正给他多少特例、多少优待,他始终记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先是君臣,再兄弟,从来不会恃宠而骄。

    每一次,雍正要给他封赏,胤祥都在尽力推辞。

    他不希望自己的风头盖过雍正;实在推辞不掉的,便谨慎接受,低调行事。

    雍正夸赞他:

    赞襄于密勿之地者,八年有如一日,王之懿德美行,从不欲表著于人,而人亦无从尽知之。(取自《清实录》)

    古往今来,多少君臣间的情谊,都被“恃宠而骄”“无端猜疑”给毁掉了。

    但是雍正和胤祥,一个充分信任,一个非常有分寸,最终成了佳话。

    写在最后

    在历史上,雍正以多疑、心狠著称,关于他的传言,杀父弑兄……尤其,亲情淡薄,众叛亲离。亲生母亲不认他,亲弟弟十四阿哥也恨他。

    可有一点,不管是历史还是野史,都无人敢否认。

    那就是他和十三弟胤祥的感情。

    他们之间,真的有皇家兄弟的无条件信任。

    在胤祥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渴望亲情、真心待人的雍正。

    或许,雍正并非生性多疑,而是愿意真心对他好的人太少。

    他的生父是皇帝,毫无父爱,生母偏心,亲弟弟也不关心他。

    历经了九龙夺嫡之后,雍正的真心和诚意就更少了。

    而这为数不多的真心,他都留给了值得交付的人。

    这也是一种智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

    历史上的雍正和十三王爷的关系有多好?


    皇帝是世界上最难伺候的人之一,一般来说,他们翻脸比翻书快。雍正和十三王爷允祥的关系再好,也是君臣关系第一,亲情摆在第二。


    当他们还是兄弟的时候

    允祥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原名为胤祥,其母为敏妃章佳氏。在他14岁那年,章佳氏病逝,允祥便由雍正的生母乌雅氏抚养,这样便开启了他与雍正的缘分。


    据史书记载,允祥与比他大8岁的胤禛关系十分密切,从幼年时便经常与四哥胤禛一起练习书法,胤禛还曾教授允祥算术。



    后来,即使允祥经常外出离京,也仍与胤禛保持着书信来往,书信当中还有允祥创作的诗词,胤禛特意收在了自己的诗文中,使得允祥的部分诗作流传了下来。


    允祥自幼便表现出聪慧伶俐的一面,他能文能武,既会写诗书画,骑射技艺也颇为精湛。所以,年少的他原本也深得康熙帝的喜爱。


    据说,康熙特别喜欢带他去围猎。有一次,在围猎时,突然窜出一只猛虎,允祥面不改色心不跳,操起猎刀便将猛虎砍杀,在场朝臣无不惊叹。



    在康熙的五次南巡中,有四次都带着允祥,特别在第四次南巡时,康熙还让他特意去祭拜过泰山,器重程度可见一班。


    于是,在当时不少皇子的老师们眼中,允祥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然而风云变幻莫测,在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之后,允祥的处境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这是为什么呢?


    可惜,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都不详,只是说皇长子胤褆以巫蛊之术魇镇太子胤礽,而皇四子与皇十三子也因牵扯到了争储事件中,因而获罪被圈禁。后来,雍正还特为允祥平反,说他是被皇长子陷害的。



    也有另一说,说当时的允祥为了使四哥胤禛得以开释,把所有的罪过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因而被康熙圈禁,随他一起被圈禁的还有胤褆、胤礽等众皇子,只不过允祥一直被禁了十几年。


    也正是由于允祥此举,从而为他自己的后半生谋下了一个好前程,也更加紧密了他与胤禛的兄弟之情。


    那么,允祥到底是不是被圈禁了十几年?在官方史籍《清圣祖实录》上,的确没有记载允祥是何时被开释的。但是在康熙四十九年,允祥便又重新出现在了康熙的随驾名单中,随同康熙一同去了五台山。



    而且在当年的闰七月,他还被派往蒙古去祭奠去世的“三公主”。这些记载又说明,允祥实际也早被开释了,并非如《雍正王朝》的剧情那样,一直被圈禁到雍正登基。


    不过,允祥失宠却是真的,总之,自那次事件以后,允祥几乎没有参与过康熙晚年的所有重大活动。虽然他失去了康熙的宠爱,但胤禛给他的关爱并没少。


    允祥的聪慧,为人厚道,与胤禛有着相同的喜好,又一心维护胤禛,使得兄弟二人的亲情关系更加紧密。在夺嫡的路上,他不嫌弃四哥势单力薄,积极帮助四哥谋大位,相比同母所生的十四阿哥胤祯,允祥的所作所为深深的感动了胤禛,成为入胤禛的心腹。


    在胤禛继位之后,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允祥便被任命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时晋升为和硕怡亲王,开启了他与雍正的第二段缘分:君臣之交。



    当他们是君臣关系的时候

    雍正继位之后,对允祥十分倚重,多项重任都压在他的肩上。康熙晚年各省各部的亏空相当严重,国库空虚,仅有800万两存银。


    面对此状,雍正将理财重任担给了允祥。他本着“国家休养生息,民康物阜”的原则,清查钱粮,量入为出,几年内便扭亏为营,不仅使库银达到四千万两之多,而且还支付了在雍正年间对西北用兵的庞大军费开支。可见,允祥的理财能力有多强。


    在整饬吏治方面,允祥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对于官员的清查处理,他也一向从不手软,本着秉公办事的原则,从不徇私枉法,发现和处理了一批贪官污吏。



    此外,允祥在水利方面也有贡献,由他接管的京畿地区的水利事务,实行分区治理,分散用水,从而实现了河流畅通,良田也得到了灌溉。


    雍正成立了军机处之后,允祥出任了首席军机大臣,清军出兵西北,平定准噶尔叛乱,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用物资,都是允祥解决的。


    从以上也可看出,允祥就是个全才,他的工作涉及到经济、吏治、刑狱、军事、民生等诸多方面,最繁忙的时候,他一人身兼九职,照样不辱使命,把各类事物打理得井井有条,实属罕见。



    但是,允祥对雍正的帮助,还不止于公事,在私事上,雍正也很信赖他。比如,雍正陵寝的选址,各位皇子的事务,甚至小到雍正帝的灯饰,或者眼镜需要修改这样的家务事,允祥也参与其中。


    他的辛勤工作,努力付出,不仅赢得了朝野上下的敬佩,也得到了雍正的认可,并称他为“柱石贤弟”。由此可见,雍正对允祥的爱戴。


    允祥身居高位,还能够做到勤勉、谦逊、忠诚,从不居功自傲,实际与他本人的品性有很大关系。



    十三爷的高尚人格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于财富的多寡,允祥从不放在心上,这一点足以让他在官场走得更远。


    允祥辅政有功,雍正不止一次要对他加以封赏,但都被他辞谢。雍正深知允祥家计空乏,便援引康熙旧例,分封兄弟23万两钱粮,允祥推辞不过,也只收了13万两。


    后来,雍正又打算依照旧例,支给允祥六年官物,同样也被允祥固辞。然后,雍正又把封赏扩大到了他的家族身上,想要加封允祥的一个儿子为郡王,不想也被他婉言辞谢了。



    雍正只好再变换恩赏方式,增加了他的俸银万两,再比如增加他的仪仗队规模,等等。相比雍正曾经信任的那些亲信,如年羹尧、隆科多等,允祥的谦卑,为人低调,抛开保全雍正帝的尊严不说,实际也彰显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对于允祥的好,雍正都记在了心里。他亲笔书写“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大字,命人制成榜,赐予允祥。还下谕说:


    怡亲王辅佐朕,殚精竭虑,恪尽忠诚,公而忘私,视国如家。朕深知怡亲王的德行,认为这八个字无一有一丝一毫的过量之词。



    十三爷走了

    允祥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呕心沥血,再加上本身有腿病,积劳成疾,于雍正八年(1730年)卧床不起。


    五月,病情加重。雍正听说后亲自到怡亲王府探视,谁知赶到时,允祥已经病逝了。在生病期间,他也不忘国事,向雍正保举了十七弟允礼,称其“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


    雍正后来果然重用了允礼,但允祥在雍正心中的位置是无可代替的。失去好兄弟好帮手的雍正,连续几天寝室难安,辍朝三日,穿素服一月。



    允祥为国事操劳而死,在他死后,雍正也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政治礼遇,给他议定了超规格的园寝规制,恢复了允祥的原名胤祥。后来,民间有百姓要为允祥建祠堂,雍正恩准后,还划拨三十余顷田地作为祭田。


    到了乾隆十九年,乾隆帝为追思允祥当年的赞襄大功,特意下诏命怡亲王的的人为“世袭罔替”亲王。


    允祥与雍正虽有手足之情,但允祥在治国方面对雍正的帮助更大,也更令雍正敬佩。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体现在君臣之上,要远胜于亲情的血缘关系。像这样的君臣关系,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也是一分难能可贵的情谊。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