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90后的爱国主义)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1-26 12:12:32 浏览量(来源:小尹

    [摘要]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90后的爱国主义),关于《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90后的爱国主义)》的内容介绍。科学家外媒评中国90后更爱国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 90后爱国原因是90后眼界开阔 中国也强大起来了,不像当年中...

    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90后的爱国主义),关于《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90后的爱国主义)》的内容介绍。

    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90后的爱国主义)

    科学家外媒评中国90后更爱国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 90后爱国原因是90后眼界开阔 中国也强大起来了,不像当年中国很多人都羡慕崇拜外国,当年就是穷和落后,以至于现在都有很...

    科学家外媒评中国90后更爱国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

    90后爱国原因是90后眼界开阔 中国也强大起来了,不像当年中国很多人都羡慕崇拜外国,当年就是穷和落后,以至于现在都有很多人没改掉这个毛病

    为什么90后极其爱国,90后的爱国

    突然觉得祖国真不容易 (转载) – 铁血网

    突然觉得我们中国真是真心不容易,国力要和美国比,福利要和北欧比,环境要和加拿大比,机械要和德国日本比,华为中兴要和苹果三星比联想要和 ibm比,长城奇瑞要和通用丰田比,龙芯要和 intel比, c919要和波音空客比... 一个国家的制造vs整个世界全部高端... 可能有人要说我愤青了,但是我不知道有哪个国家建国60多年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中国目前的高度的。。。。 想想中国50年前是什么样子,不说50年前,20年前大陆是什么样子! 这个你们小时候都有印象吧!而国外又是什么样子!…作为中国人我骄傲。 是谁让你们一边嘲笑金正恩世袭, 一边又对美国总统老子走了儿子上,儿子下台了老婆上的事实视而不见的?? 是谁让你们一边嘲笑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却对美国合法使用瘦肉精导致不能达到中国标准而屡遭退货视而不见的?? 是谁让你们嘲笑中国企业没原则没标准,却对德国用马肉冒充牛肉视而不见的??

    我爱中国 是谁让你们嘲笑蒙牛伊利奶粉有三聚氰胺,却对新西兰奶粉双聚氰胺超国标8倍视而不见的?? 是谁让你们相信了中国官员很傻帽,张嘴就是屁话,比如“反对我就是反对党” “我爸是李刚”,可是你们听过录音吗? 人家根本不是那样说的啊!是谁在误导你们?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误导你?你有没有思考过原因?? 是谁让你们相信只有中国人会山寨,却从不提德国和美国都是因山寨成功而走向辉煌和富有的历史事实?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类似的谣言段子会越来越多,内容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 骂完土壤喷历史,喷完历史侮民族,侮完民族辱国家。 辱完国家反军队,反完军队毁政治。 他们会编出或者夸张出跟多内容丰富多采的段子 我不可能永远逐条向你们解释这些都是有违常识的段子,不可信。 所以能拯救你们不被洗脑的,惟有知识本身。 你可以不相信政府,但你因为不相信中国政府而去相信了外国政府, 那你其实比那些只相信中国政府的农民更加小农思想。 ——因为你的身边充满了谎言与诱骗, 所以当你下次要说出:“中国怎么怎么,人家外国就怎么怎么的时候。” 不妨先停下来思考片刻,究竟这算不算中国特铯,还是人类通病。 这世界有太多中国设计师到处嚷嚷“国外的设计师最棒,中国的全是垃圾。” 这世界也有太多的中国研究员到处嚷嚷“国外的科学家最棒,中国的笨得要死”。 这世界也有太多人张嘴就是“人家外国人最棒,中国人则完全不行。” ——说得好像他自己,他爹妈都不是中国人一样。 可是现实却是:美国搞四代机搞了16年,中国搞四代机只搞了7年,美国发射火箭失败了几十次,中国只失败了几次。 美国3D打印技术只能打印塑胶部。 中国不容易,我为我是炎黄感到骄傲。 也许我们都会觉得同样的岛屿争端,韩国的表现比我们硬气,比我们显得更加寸土不让;但是现在看来,其实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国家之间的争斗,台面下的东西远远多于台面上摆出来,一个国家一开始就打完所有底牌,那么意味着他以后将无底牌可打。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玩牌的时候,谁会一开始就把炸弹、同花顺、大小王这样的大杀器在一开始就丢出去? 韩国在独岛上表现的确实很硬气,军舰巡逻,总统登岛,等等,看着是很舒心,很解气,但是别忘了,日韩是同一个干爹,日韩是在他们共同的干爹制定的规则下玩的,舒心完了,解气完了,争端还在那,该是啥还是啥。 为什么感觉中国那么差却觉得别的国家那么好 中国那里差? 你们还不是道听途说、那些所谓的媒体!美国犯罪公认的比中国高 很多人吐槽说抗美援朝,对越反击战中国是以牺牲敌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结束战争的,但是,你怎么能忽略掉这些战争使中国在二战后获得的那些政治话。 中国已经不容易。不要人云亦云 别人说中国坏你也说中国坏! 当你能安静坐在这里骂中国的时候是谁给你的?是祖国。没有祖国你是个屁。 有人说,无所谓了,人家美国的黑人白人都一样和平共处。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可我的朋友们啊,你们看到的这只是目前这短暂的和平时期,这只是美国经济相对富足的时期的表象而已。你们知道不知道,每次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如1939年、1967年时,都有大批黑人被活活打死,因为失业的美国白人会抱怨是“黑鬼抢走了自己的工作。” 1916年时,一个黑人路过华盛顿广场,被一群失业的白人青年抓住,用铁丝捆起来,架在火堆上活活做成了人肉烧烤。 围观的人拍照取乐,路过的警察也很多,却无人心生怜悯。 在中国国力最弱的年代,每一根美国铁路的枕木下都埋着一具中国人的尸骨。 当你知道了这些,当你回想起过去这些海外华人的悲惨历史,你还会相信:无论国家怎么样,只要移民了就能过得很潇洒这种鬼话吗? 美国一边公开宣称不是中国死就是西方亡,一边又拼命告诉中国民众:你们的政府有问题啊,必须推翻它,然后你们就能过上比现在更好的日子。——请问,还有比这更可笑和自相矛盾的逻辑吗? 但是,是谁让你们轻易地选择了相信这些谎言?诸位亲朋好友,扪心自问。 国家翻了想想自己! 我亲爱的朋友们啊,你是不是觉得那些领导说什么就信什么的人特别可悲,可怜,奴性? 那你想想,盲目相信“人生导师”“成功人士”“异见人士”的人和盲目相信领导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以为只有领导对下属不会说实话是吗? 那我告诉你“人生导师”“成功人士”“异见人士”对你同样也没有半句实话。 马云多次公开批判中国工业化进程,说不如青山绿水的中国好,但马云绝不会告诉你他是中国工业化最大的受益人,没有中国制造就没有阿里巴巴和淘宝。 马云们这样说,有他们的目的。 李承鹏恶骂中国政府遣返“脱北者”,但他绝不会告诉你美国遣返“脱墨者”时根本不顾那些可怜人的死活。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经常说自己是自由经济的受益人,是美国梦的代表,但他们不会告诉你,他们一个的父亲是国会议员(相当于中国部委级高官),另一个的外公是银行家,母亲是美联储的高管(相当于央行的部委主任)。 李开复说纽约 60万美金一套别墅,比北京便宜多了,但他不会告诉你那套所谓的别墅其实是个仓库,而且离纽约市区开车需要四个多小时。 薛蛮子说美国房连地皮一起卖,但他不会告诉你那块地想传给儿子要再交45%的钱,而且每年按估价(由美国政府人工估算价格,纯人治)2.5%交税,一旦交不起就收回。 美国政府是没有拆迁的问题,是因为原住民已经被他们杀光。 美国是没有面包车校车,是因为他们有90%的人口都住在城里,不需要开小面包绕山路去村里接孩子。 而城市化生活需要更多的高铁、需要更多的核电站、需要更多水电站、需要更多的 PX 产业、需要更多的塑料、需要更多的矿山、需要更多的水泥路,把食品、水、生活物资从几千里外的地方源源不断地送进来,以供人吃喝穿住用。 如果你有心,可以找一个周末的夜晚去八达岭高速看看那些一眼望不到头的货车车流。看看那一车车满满的蔬菜、肉类、饮料是如何送入我们的城市,你再来谈谈为什么我们要继续提升工业化指标。 ——我们当然要继续加快建设,而不是“停下来等一等人民”。我们的思想是可以停下来休闲一下,但我们的胃绝不会等待哪怕一天。 在夏日的微风中,在北京的蓝天下,我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有草坪上散步的老人以及孩子,真切地希望这一切能够永恒。 中国就像一个饱受指责但自强不息的农村孩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的改变着人们对他的印象。 一开始人们嫌他土、脏、穷,他自己也因此自卑过、犹豫过、哭过、闹过、愤怒过,但至于他安静下来,埋头做自己的事,不再关心别人说什么。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已经有6亿人走向了小康。 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农村娃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城市里的新青年。 这种规模的沧桑巨变就已知的人类历史而言,绝无仅有。 如果这还不能证明我们的政治体制更优秀,还不能证明我们的民族和种族更优秀, 那请问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信仰。 如果生在中国,你的命运和收入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都还要认为体制不公的话。那么如果你生在阶级20年前就固化了的美国,或者阶级在30年前固化的日本或欧洲你又当如何呢? 所谓国外社会整体收入为橄榄型,根本就是个鬼扯,只能骗凤姐。 根据美国去年自己的公布的数据表明:有40%的美国人,只占有社会0.2%的财富。 这分明就是铁三角,哪像橄榄了?

    中国人的骄傲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圣经上说:“魔鬼永远都是以天使的面孔出现在世间。” 圣贤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如今这社会一百个人里,难以找出三个人支持政府,大多数人都沦为了公知的信徒。 ——末日审判时,只有罗得一家三口得到救赎, 不是因为他们和城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一样,而恰恰因为他们是俗流当中少见的例外。 除此之外,知识是人生最重要的防火墙,但知识绝对不在杂志、报纸、或者段子里。 有条件的话,推荐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以及《台湾史》《欧洲史》《欧洲战争简史》《亚洲战争简史》《联邦论》。 当你了解完直到18世纪,整个欧洲地区,都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农民结婚当天新娘必须献给地主或者城主破处之后,你再来跟我谈一谈中国是怎样的一个文明。 这篇文章里的很多话容易得罪人,我本不当说,也不该说。但目前这种形势下,已是不得不说。 文明和理性需要星火传递,如果当初你不说,他不说,王小东老师也不说,就不会点醒像我这样的人。 因此今天我也一定要说,哪怕这些话对99%的人最终都是无效的,但只要能点拨1%的人就已经相当值得了。 我们都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在目睹这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着这场东方文明对西方霸权的终极逆袭。 这个特殊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必须完成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为我们这个饱受了百年耻辱的民族和国家正本清源。 我的朋友,请不要辜负了这个时代,不要让子孙后代责怪我们今天的愚钝。 国家!荣誉!忠诚!使命!

    为什么说当代青年爱国情怀很高?

    讨论一个也许会引起争议,并且可能并不存在的现象,找了几天,找不到比较好的数据来支撑我试图讨论的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个人感受到中国年轻人变得更加爱国,对国家和政府的评价更趋于正面,尤其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做比较时这种正面评价的倾向尤为明显,集中体现在90尤其95后的年轻人里,比改革开放后的80后,比70后要更具爱国情怀,或者说民族主义情绪更加强烈。当然,这里主要指的受教育群体,因为80,90后成长在中国教育扩张的年代,这两个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不存在什么样本差异,我这里用来对比所指的70后,可能更多是指受教育的70后。考虑到巨大的社会变革,成长在改革开放前的50后,60后就不拿来做对比了。

    看几张网上找的图。

    这是基于猫眼APP数据统计的战狼2的票房,战狼2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惊人的姿态突破50亿票房的电影,在情节方面其实并没有什么创新,纯粹就是美国英雄主义大片的中国化加爱国主义情怀,这部影片的票房爆表具有代表性意义。我们看其中的票房贡献率,90后和00后占据绝对优势,70后比例偏低,我们可以怀疑是存在用户习惯的问题,比较年长的70后可能对这些APP的使用率偏低,但是80后和90后的对比中应该不存在用户习惯的太大差异,这里能看出90后对票房的贡献率明显要高,显示出90后对这部爱国主义加个人英雄主义影片传递的价值观有更强烈的认同感。

    关于战狼2和红海行动的票房,我也去查了一下数据,可以看出这两部电影的成功有多么惊人,以至于不得不怀疑在导演的才华等等商业因素背后,确实存在一些其他的驱动力。

    这是来自电影票房网的数据,我把有历史以来20多年的票房冠军做了个统计。有几点比较有意思,首先就是2017年《战狼2》惊人的票房增长,把过往票房纪录直接刷新22.93亿,简直难以想象。从纯商业上来说,这种惊人的票房增长绝难以解释,个人认为其背后是存在一个广泛的群体性需求,这部电影有点像是一个火星点燃一个炸药桶,票房这是这股能量的一个侧影。其次就是近20多年票房冠军的变化,基本中美各半,值得注意地是近三年票房冠军全是国产影片,近五年也有4年国产,18年截至目前票房遥遥领先的是动用了临沂舰实拍的爱国主义大片《红海行动》。另外有意思的是,这么多年美国片的票房冠军仍然是分两类,一类是个人英雄主义大片,一类是科幻片,可以看到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风格片夺魁的基本已经已经见不到了,科幻片仍然很有竞争力。而国产片早期以喜剧片和无厘头烂片为主,近几年呈现类型喜剧,科幻,国产英雄主义加爱国主义大片齐头并进的局面。

    大致上能看出国产片的类型在丰富,消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大片爆发式增长,美国大片的两种类型,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吸引力在消退,科幻片仍然饱受喜爱。这个小小的统计中,最显著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风格片的风头从美式大片转向国产英雄主义大片,某种程度上显示了电影观众对美式价值观和本土价值观的一些变化。

    另外看一张网上找的数据(原始数据也没查到),海外留学生的人数和归国留学生人数的对比,很有意思。 在08年之前出国留学生人数增长是持续高于归国留学生的,意味着出去的人越来越多,留在海外的也比回国的越来越多,但这种差异08年发生明显逆转,从08年开始归国人数开始显著增长,这一趋势仍然在持续。这其实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对海外和国内的相对看法的变化,出国留学后从更倾向于留在海外,越来越多的选择回国。

    另外一个观察到的小现象,也比较有意思。网络上最早兴起的关于西方价值观和本土价值观的代名词:“美分”和“五毛”大概在2003年前后,在网络上彼此攻击互不相让,双方起得代名词也是差不多程度的讽刺意味。“小粉红”和“自干五”明显是更晚出现的新词汇,我查了“小粉红”的出现的时间在2008年,一直在现在还在流行中,我注意到小粉红的讽刺意味明显不足,似乎更倾向于本土价值观的年轻人也并且介意小粉红的称呼,还颇有自我认同感。“自干五”的名词出现,其实已经说明了某种趋势,百度百科解释“自干五”:“全称为‘自带干粮的五毛’,指那些自觉自愿为社会正能量点赞、为中国发展鼓劲的网民。”,这种自发性正是说明了网民中本土价值观的认同感在增强,同时并没有出现对称的“自干美”的名词,也从侧面印证了这样一种趋势。

    这些迹象指向的一些变化,究竟是为什么呢?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来说这种变化。

    从国内来说,无疑更好理解。国内近20年最大的变化无疑是经济方面的。70后成长的改革开放初,中国经济的主要变化是对外开放,引进海外的公司,技术,投资,企业组织方式,与此同时,还有以电影、音乐、书籍为代表的文化引入。所以70后成长的环境是国内贫乏的物质环境,以及刚刚解禁一片空白亟待填补的的精神状况,迎面撞上了从海外进入中国的肯德基,《肖生克的救赎》,以及《加州旅馆》。这时候的政府刚刚经历了文革的浩劫,全面转向开放,对海外的事物持欢迎态度,对于本土树立价值观并无强烈诉求。官方和民间这种一致性,使得社会呈现一片向海外学习的氛围,也使得这一代年轻人对海外文化的仰慕是全方位的。

    进入21世纪前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物质和文化层面上呈现逐步繁荣的景象,由于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富足,国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逐步加强。在这种背景下,以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和南海撞机事件为代表,这一时期中美冲突的加剧,极大地勾起了百年来的民族屈辱感。国内经济和文化上的快速发展,和政治军事上屈辱感的强烈冲突,使得80后这一代年轻人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经济、文化上仍具有吸引力,但是基于近代百年的民族屈辱,不可避免具有敏感的民族自尊心,在中美冲突和海外开始逐渐出现对中国的负面看法的背景下,这种仰慕和自尊的冲突,构成了80后的主流心态,这种心态也体现在80后对对西方评价的分裂上,这种分裂的代表就是网络上2000年前后到2008年之间“美分”和“五毛”激烈的互相攻击。

    08年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是90后95后成长的时期。以08年奥运会为代表,以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实力无可置疑地进入top2为背景,尤其中国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开始弯道超车,使得这一时期成长的年轻人更加自信,对本土文化具有更更强烈的认同,于是出现了“自干五”,“小粉红”,以前可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五毛”,可是你说某人是“小粉红”,好像不是一件特别令人介意的事情。从上图可见,中国的年轻人对于未来的预期是非常乐观的,在“努力就能成功的环境”这一项的评分里,遥遥领先其他西方国家。

    从国内来讲,几代人价值观的变化,其实就是这些年中国从虚心学习,到平分秋铯,到自主创新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的一个侧影。

    从全球角度来讲,比较有意思。之前聊过资本主义的主线是M-C-M’,沿着这条主线有了全球化。伴随全球化的进程,西方的经济,技术,文化一起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年青一代的价值观形成。所以这件事还要从西方社会和资本主义的本身的一些特点说起。

    基于资本永不停歇增值的要求,要求不断制造商品的需求,全球化是扩大市场的边界,将更多人更低地区纳入商品经济市场,制造了需求;同时还要对市场中现有的人和物进行不断的商品,也是造成需求。这是我前面曾经聊过的观点。商品化这点很有意思,资本永不停歇的增值要求把个体生活中所有的需求全部商品化,纳入资本增值的循环中,这是资本主义的核心要义。在这个本质之下,只要是个人有需求,又可以商品化的事物,不论这个事情是一件物品,还是一种关系,抑或是一种文化,都不重要。这某种程度上是资本主义文化包容性的来源。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能理解美国社会的言论自由和对各种奇谈怪论惊人的容忍度。于是我们看到随着全球化,这些包含各种意识形态各种主流的非主流的价值观也随着各种电影,音乐,书籍等等途径一并传入了中国。只要有人愿意买单,资本主义并不介意M-C-M’过程中的C是什么样的C,资本的增值本身才是重点。哪怕是反资本主义的书籍,如果能卖出很好的销量,资本是不会介意的。

    资本主体系下的价值观有很多,当然,我们仍然可以对其中的主流做一些划分,传统的划分就是左派和右派。其中右派是传统价值观的守护者,大体上来说美国的右派强调自由市场,小政府,个人奋斗,民族主义,具有排外倾向,极端的右派有白人至上的种族倾向。而左派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平等,博爱,具体体现为强调更多的社会福利,要求各种人群的平权,比如同情弱势群体、关爱女性、支持全球化、推行多元文化等。这两种文化随着全球化一起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从西方左派右派的对比中不难发现,西方传统左派的思想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说到这里,其实想要说的是,中国年轻人变得更加爱国也跟西方左派、右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西方左派思潮的衰落和右派思潮越来越占据主流,体现为对中国青年的吸引力下降,西方右派自身的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倾向使得中国不友好动作增加,造成了中国年轻人的普遍反感,比如特朗普的贸易战和政治上对中国的封堵。

    那西方左派右派思潮的强弱变化是怎么一回事呢?按上面西方左派右派的价值观划分来说,全球化的强弱其实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西方左派思潮的强弱。以上商品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可以用来代表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从80年代的加速期正好对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全球化见顶在08年前后,向下趋势的确立在2011、12年,与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变化吻合。

    这其中变化的原因在我前一篇里有提及。在全球化推行的早期,美国的资本和广泛的社会各阶层实现了共赢,体现了资本从海外获得了增值,美国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收入因为廉价商品获得了提升。但是随着全球化过程的深入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成长,对美国低端制造业的挤压,对美国低技能劳工收入的挤压,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这时候保守派思潮泛起,民族主义保守主义思潮之下的关税保护主义,贸易战,遏制中国的对抗政策纷纷出台,这种思潮的标志就是特朗普以惊人的姿态打破传统政治格局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在欧洲体现为各国极右翼政党获得的支撑越来越多。

    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格局下,你叫中国的青年如何不爱国?

    为什么爱国的人都是80,90后

    因为你只看到了80.90后的爱国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国的,除非他想被我们扁!

    有些人爱国你只是没有看出来罢了

    可能有些人比较现实,看问题比较偏激吧。。

    有一种观点说90后00后爱钱爱国,你怎么看?

    观点说90后00后爱钱爱国,这个是有的,因为现在社会结婚的第一要素就是有车有房,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对钱就更加在意,而爱国则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爱我们的国家很正常,而且现在大多数岗位上也都是我们90后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