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生产队的时候,我们那边有林场,工人们把松柏伐倒后,需要大牲畜往山下驮运。伐木场还专门建有有养大牲口的场地,里面长...
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生产队的时候,我们那边有林场,工人们把松柏伐倒后,需要大牲畜往山下驮运。伐木场还专门建有有养大牲口的场地,里面长期养着几十头驴、马、骡。
到比较忙碌的时候,自己养的牲口还不够用,就该租借山下农户养的大牲口了。这个时候是最混乱的,因为那些租借来的牲口和林场自己养的牲口相互看不顺眼,会打架的。
县里修建铁路的时候,需要的枕木多,伐的树也多,需要的大牲口也就多。到山下各种租借驴马骡,给的价格比平时要高不少。大家都抢着把自己队里养的大牲口往山上送。
连我们镇里的种马和种驴都打扮一番,上山干活去了。你想啊,这种没有骟的大牲口脾气多大,别的被骟过得好脾气的马和驴都怕它们。
这两只没有去势的莽家伙,对别的马和驴还区别对待呢。刚才还正咬别的马和驴呢,看到母马和母驴立马就换了个脸色,立马变得善解人意和平易近人了。
大家看这俩家伙有劲,干活给力,也就不讨厌它们俩,就是大家开玩笑的时候会说:千万别让这两个家伙得着势了,给咱们林场生几个小马和小驴可不好办。
那只眼神一直很诡秘的乌头驴似乎听明白了,翻着大眼睛瞟大家,好像在想什么鬼主意算计大家呢。那头相对比较老实的马,就显得木讷多了,大家对它还放心点。
晚上的时候,别的驴马骡关在一个圈里,这两头种马种驴关在专门给他们钉的小圈里。毕竟山上到处都是松树和柏树,随便找点手臂粗的松木棍钉个圈就把它们困住了。
没想到那头狡猾的驴子很是聪明,等大家都睡着的时候,它竟然把插栏杆门的铁栓扯掉了。种马和种驴两个家伙可得着势了,到对面的大牲口棚里和母马母驴们好好地谈了个恋爱。
第二天大家看到种马和种驴的圈里没有大牲口了,最后在大牲口棚里把它俩拉出来了。大家都忙着伐木干活呢,也就没太当回事,只是把铁栓换成了铁锁。
等租的马和驴都送走后,林场里的大牲口显肚子了。这可咋办,他们都是工人,平时都是买马买驴干活,生个小驴和小马养大得耽误大驴和大马干多少活啊!最后林场就把怀孕的驴马和我们生产队养的驴马换了。
两头怀孕的驴马就到我们村里生活了。队长说:就算今年大家多干点活,来年小马和小驴都长大了,咱们队里就有四只驴马了,以后干活大家不就省劲了嘛。
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小驴和小马刚把奶戒掉,山上的林场又来租借驴马了。我们队里就把大驴和大马都送林场里干活去了。这样能给队里赚些钱,买些柴米油盐。
大驴和大马被租走后,就剩下小驴和小马了。它俩就相依为命,一块在河坡吃草,要不是长得不一样,大家还觉得它们是兄弟呢。
驴还没长大呢,队里磨面需要拉磨,管理员就给小驴套上驴套,让它拉石磨磨面了。马儿看着比驴大,不过在大家心里,马可是金贵的大牲口,不能过早地出力,每天还得好吃好喝地养着它。
那段时间,小驴被套在磨盘上,一拉就是一下午,大家吃面全靠它呢。晚上休息的时候,管理员给驴吃稍微好点的粗草料,给马吃得比驴还要好。
大家觉得这也太不公平了,出力的驴吃粗草,不干活的马却吃精草料。饲养员却说:你们不懂,铜骡铁驴纸糊的马,马就得吃好的,以后才有劲,才能跑得快。
大家觉得自己也不懂,就听管理员的吧,不在为小驴主持公道了。小驴心里委屈啊!难道就因为我脾气好,就让我多干活还吃得差吗?有时候还会闹情绪呢。
有次正拉磨呢,看管理员走了,小驴想站那歇息一下。被回来的管理员一鞭子打得赶紧跑了起来。管理员说这就对了,你是驴就该好好拉磨盘嘛。
小驴怎么也想不明白,我和马都是在村里出生,还一块在河坡吃草,我看马也不比我高贵啊,凭什么它就不干活还能吃好的呢?越想越气,都削瘦了许多。
每次小驴干了一天活,被放到牲口棚里的时候,还得被小马嘲笑。那只小马也坏,它吃精料的时候,有意把料嚼得咯吱咯吱响,嘴巴吧唧得飞起来,可能它在有意显摆吧。
最后小驴气得想用蹄子踹小马。因为它没小马体格大,最后还被小马踹得怀疑驴生。小驴好几天都不吃食了,队长看不下去了,给小驴捧了一大把玉米,才平复了它的情绪。
以后再放到河坡吃草,小驴就不喜欢和小马待在一块了,可能是小驴也觉得它和小马不一样吧。小马呢,他就像个既得利益者一样,时不时地靠近小驴,呲牙咧嘴,发出一声声马鸣。
我大伯说这是小马在教育小驴呢,让它不要闹情绪,不就是干点活嘛,不就是吃的赖点嘛,你不拉磨大家怎么有面吃啊,要懂奉献。小驴似乎被小马忽悠住了,也不躲着小马走了。
等小驴和小马都长大后,体型相差更多了。小马足有700斤重,这得吃了多少好东西啊!小驴只有300多斤重,并且由于从小就干活,吃得也差,看着比别的驴还要小一圈。
秋收的时候,两只大牲口都用上了,马确实比驴有劲,它可以拉更大的车。小驴因为力气小,只能拉小车。管理员说:马就是比驴力气大,就该马吃精料,驴吃粗草。
我们都觉得管理员也太怀了点,他却说我们不懂,他是专业养大牲口的,一切由他来安排。大家都是背地里骂他几句,也不太敢当面和他顶嘴。
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为什么管理员对那匹马这么好了,原来是因为他媳妇娘家比较远,需要骑马去;他在城里也有亲戚,走亲戚也可以骑马去。骑驴就不行了吧?总归一句话:那只马是关系户啊!
我们队里有东西要往城里拉,或者是要到城里买种子,大家就会套着马车去。马儿确实喜欢干这种到处跑的活,驴在这方面就差点,因为驴跑得慢啊。驴车如果是拖拉机,那么马车就是兰博基尼。
管理员还发现驴子有脾气,它心里呕着气呢,有几次差点都要踢到管理员了。最后管理员想修复和驴子的关系,时不时在它面前意味深长地说几句好话。
驴子像是能听懂话似的,被管理员这么叽里咕噜说一通,它的情绪就平复了,下次拉磨盘的时候就能跑得更卖力些。
有次驴子被管理员安抚了情绪,驴子卖力地拉了一晚上磨盘。第二天喂食的时候,驴子发现我怎么还是粗草啊,扭头一看,马儿的食槽竟然用块白布盖着。
驴有点好奇, 但是因为中间有栅栏隔着,它也看不到。没想到马也比较欠,可能是它吃得好,不显摆一下不高兴。马儿竟然叼着白布扯了下来,还原地转了一周,公鸡那样仰着脖,一撇嘴露出了牙花子。
驴扭头一看就不淡定了,我去,我拉了一晚上磨,吃的是草,你在牲口棚里歇息了一晚上,吃的是玉米啊。驴子的驴生观彻底崩塌。最后管理员给了马儿几鞭子:再显摆,驴就不干活了啊。
可能驴已经彻底愤怒了,它不好好干活了,它躺平了。以后拉磨的时候,你听着磨房里轰隆响,就是不出活。管理员只要不看着,它就正转三圈倒转两圈。要是管理员走开了,它直接停下来休息了。
最后队长看不行啊,这驴太奸猾了。我们队里的长辈们说:那有啥法啊,这头驴已经变了,不会好好干活了,开始逃滑了。
最后队里只好把这头驴卖给了林场,让它到林子里干活去了。到了林子里,据说这头驴又恢复正常了,干活很卖力。林场里别的大牲口都害怕了,这不是来抢我们的活干吗?时不时还踢驴子几脚。
队里没有驴拉磨了,就把那匹高头大马给套上驴套,让它拉磨。可能是马觉得就这么小的活,驴子还抱怨呢,看我的吧。刚开始上去,马干活老猛了,在磨房跑得地都震动了。没有好上三天,它就反感了,这活也太无聊啦。
马儿开始后悔,以前驴子拉磨的时候,我还挤兑它,原来这不是个轻松活啊。因为没有驴子了,马儿含泪干了半年拉磨的活,光磨盘掀翻了好几次,没少挨鞭子。
后来队里要翻修房子,得去附近的山里背石灰石,用木炭烧制后好用来粉刷室内。山路比较崎岖,马儿走在到处是石头的山脊上,它有点害怕。稍微陡峭一点的地方,它就不行了。
我们队里的人很怀念那只低头拉磨吃粗料的驴子,人家走山路从来不恐高。这也难怪,马是从草原上驯化过来的,擅长跑。驴是北非山地人驯化过来的,就是在崎岖的山里驮东西用的。
马儿跑了几趟山里,装的石料多的话,它走山脊的时候害怕,装的石料少吧,干得活又赶不上它吃草料的钱。大家正生气呢,因为装的石料太多了,马儿竟然一个趔趄掉山窝里去了。
哎呀,真是得不偿失啊,驴卖了,马儿又摔死了,我们队里的马和驴全没了,最后收麦子的时候可把大家累坏了。好在后来有了拖拉机,大家才高兴起来。
马和驴各有各的优势,在奔跑方面驴赶不上马,力气和速度都不行。但是马在走山路这种技巧活和拉磨这种耐力活方面就不如驴的。要想用马取代驴就该闹笑话了,不是把磨盘掀翻就是干山地活容易摔倒,这就像专家建议你住城里,开车到乡下种地一样,那是不靠谱的。
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马是不可能取代驴的,那些养过驴的人几乎都不愿意再养马了,马想要彻底取代驴至少得数百年后,因为现今驴和马同等重要,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超越马了。

自古以来,驴对比马一直都是负面形象的存在,例如很多成语:黔驴技穷、卸磨杀驴、懒驴上磨、驴心狗肺等;而到了马这里,大多数都是正面的形容,如:老马识途、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但其实这些都是“偏见”,生活中驴比马的价值更高,适用范围场景也更广,很多北方地区的农户基本家中都养驴,所以马想要取代驴估计是件难事。

驴最早发源自非洲的“野驴”,它们是现代家驴的祖先。我国养驴的历史悠久,大约已有4000年,主要的养殖地区分布在中部平原、丘陵地带。但根据历史记载:五千年前人们就开始训马了,马后来也被广泛用于打仗,那为什么历史更悠久的马、地位更高的马,在几千年中还是没有代替驴呢?
要解开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去了解驴相比马具备哪些优势;马不可以取代驴,是因为驴具备着马所没有的优势

01:驴多功能、多用途;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脾气也很温顺
驴之所以不会被马取代,是因为它们身上具有马所不具备的优点。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广泛,“多功能”的驴帮助人们完成了一件又一件难办的事情。
例如,驴可以进行短途的运输,帮助一些农民伯伯在崎岖的山路里运送东西;驴也可以帮忙拉车和耕田,在陕西农民们用驴来拉犁耕地,虽然毛驴的体型没有牛差,但论效率上并不比牛差,这是马不可比拟的,正常情况下马最多只会用来拉车,而不会被用于耕田。

毛驴也可以被用来驼货,上百斤的重物对他们来说不在话下;有一些人还用驴来拉磨磨面碾米,古时候的成语“卸磨杀驴”就很好的还原了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除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之外,驴的脾气还是比较温顺的,并且也任劳任怨,能吃苦耐劳,给人的感觉不像马一样那么高贵,反而是更接地气一些,所以毛驴才在一些地区深受人们喜爱,自然不会为马所取代。


02:驴身上全是宝,驴皮具有药用价值,驴肉具备高蛋白、低脂肪特点,且常见于北方美食中
老人们都说驴的身上全是宝,这话确实不赖。首先是驴肉,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古话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收到的高度赞誉。驴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肉质紧实而鲜美,深得人们的喜欢,以驴肉为原材料的美食数不胜数,如在北方一些地区的地道美食“驴肉火烧”等。而相反人们就很少吃马肉,因为马肉肉质口感并不好,营养不如驴肉,并且对马也有莫名的敬畏。

除此之外,驴还有驴皮,这是用来制作阿胶的原材料,也可以用来做皮革,而马皮就没有这种功效,很难在这方面有用武之地,所以这也是驴浑身是宝的优势。
03:驴养殖方便,容易饲养,生命力较为顽强,抗病能力强
再者,毛驴相比马来说,在养殖方面更加容易,驴不怎么挑食,不需要吃指定的驴粮,大豆秸秆、稻谷秸秆、优质牧草、芦苇、红薯藤、花生秧都是它们的菜谱,甚至路边的青草就可以让它们饱餐一顿,可以粗犷放养,不需要那么娇气的伺候,也因此毛驴的抗病能力比马要好。

毛驴的平均寿命在25-30岁左右,比马稍微高一些,毕竟16岁的马都算老马了,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毛驴更容易存活,生命力更顽强。
04:驴养殖的成本更低,可以给批量养殖的人带来更高收益
由于驴不挑食,可以粗养,所以养殖户们就不缺食物来源,也不会耗费太高的成本去购买食物,再加上驴本身就不怎么生病,只要条件稍微好一些都可以茁壮成长,所以在批量养殖方面成本就不是太高。而马就不行了,马需要吃更鲜嫩的食物,批量养殖方面会耗费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很多农牧会在养马和养驴之间选择后者。

虽然人和马有深厚的感情,马被驯化后,随着人们南征北战、攻城略地;马也可以日行千里,送人到达目的地,也可以识途归家,带迷路的人归家......等,尽管马具备诸多优势但他还是不可能完全取代驴的地位。
因为驴对于很多农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多功能、多用途、好饲养、脾气温顺、浑身是宝的特点,就是马无法比拟的。所以目前马还不至于撼动驴的地位,可能马在人民心目中更高贵优雅,但就事论事,还是驴更贴切生活、深得人心。

总而言之:驴在历史上背了那么久的黑锅,始终没有人为它们正名,但真正养过驴的人都知道,驴是难得的“宝藏”,尽管别人再怎么说,驴在他们心理的地位,不会比牛马差,这就是驴的实力,也是驴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