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月薪上万容易吗?本科学历月薪过万挺容易的,如果职业规划得当并且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基本上毕业3年之内就可以达到。我的衣柜里面挂有一件从未...
现在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月薪上万容易吗?
本科学历月薪过万挺容易的,如果职业规划得当并且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基本上毕业3年之内就可以达到。

我的衣柜里面挂有一件从未穿过的T恤,那是我大学毕业时班里定制的纪念衫,上面印有我们每位同学的大头照。
每当看到这件T恤,大学时光仿佛就还在眼前,但衣服上微微的泛黄又好似在提醒我:兄弟,你已经毕业超过10年了。
这10年来,我一直在制造行业摸爬滚打,期间走过不少弯路,也得到过贵人的帮助。曾经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如今回首早已成为不值一提的过去。
我知道,在网上说月入过万容易,其实挺容易遭到大家群嘲的,因为会有不少人用人均工资水平来说事。
但真相真的如此吗?
诚然,月入过万的群体比例并不高,但是所谓含金量不如纸的本科学历同样也很稀少啊。
虽然如今大学生的数量看上去多如牛毛,但从比例上来看其实并不多,也就5%左右。在如今的中国,要说学历水平前5%的人月入过万都很难,我是万万不信的。

去年,表弟从宁夏理工学院(三本)的机械工程系毕业,当时为了找工作也是愁坏了全家老小,因为我在行业混迹多年,他们最后就找到了我这边。
我让他们不要着急,然后给表弟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帮助,经过他自己的努力,仅仅过了一年,目前薪资水平已经达到了“9K"13薪”的水平,距离过万也就一步之遥。
所以,就算冒着被群嘲的风险,我仍想对年轻人讲一些真话,以下内容均来自于自己的多年职场体会,都是干货,不一定都正确,但一定可以帮年轻人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到一些方向。
年轻人想要快速实现月薪过万,最关键的就是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我总结为“4择4问”。4择是指“择城”、“择业”、“择司”、“择岗”;4问则是“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下面我们逐一展开来解释。
择城
择城这一条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相对来说,一二线大城市的收入会高于小城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收入会高于中西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城镇私营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来看,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东部地区都高于其他地区。
而更高的工资背后,其实蕴涵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等等,这对于没有背景的普通学生而言,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择业
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由于人才结构、政策导向、技术突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总会出现一些行业比其他行业更容易获得高薪,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口。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公布行业薪资数据,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我们择业的风向标,例如IT业和金融业的薪酬水平目前就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逐渐步入存量竞争,IT人才的不断涌入,很多人问IT专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土木工程,对此我的判断是短期内(10年内)不会。未来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目前所谓的饱和,主要是针对互联网企业To C端的业务,而在B端,我们的传统行业依然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来提供赋能。
金融业作为一个为钱服务的行业,高薪自然容易理解,中金公司年薪人均百万就是最好的例子。但金融业里面的收入差异是巨大的,核心从业人员的收入非常高,边缘岗位的收入却甚至比不上服务业。而核心从业人员的门槛又比较高,要么有高学历,要么有强背景和强人脉。
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也是为社会提供最多岗位的行业,是属于选了不一定最好,但是一定不会错的行业。短期内看(5~10年),能源行业(储能、光伏)、芯片行业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口。

至于体制内,我想就不需要我再介绍了,群众的眼镜都是雪亮的。
那行业的选择跟专业相关吗?有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关。一般来说,技术研发类岗位对于专业性的要求会比较高,而其它岗位要求则并不高,我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也都选择了跨专业就业,如今干得都非常优秀。
择司
一定要选择大平台,他有3个巨大的优势。
- 大平台有着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提升新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来说直至关重要;
- 大平台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人脉资源;
- 大平台能够提供为个人履历背书;
我有一位前同事,原来只是苹果公司的基层外包员工,但就依靠苹果的光环,让他回到浙江以后非常轻松地找到高薪工作。

但也有朋友可能会质疑,我也知道大企业好,但是人家学历要求高,又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那么,其实还有一条曲线救国的路线。
开头我就说了我表弟是三本院校,又地处比较偏远的西北地区,去他们学校招聘的大企业确实不多,再加上他想做的是研发或工艺,对于学历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投了好几家大型企业都没能获得OFFER,甚至连面试机会都不多。
对此我的建议是退而求其次,先找一家规模一般的私企入门,然后在2年内通过努力自我提升再跳到大企业。结果只用了一年,他就成功跳槽到了某央企的控股孙公司做工艺。
对于很多大型企业来说,社招在学历方面的灵活性会远远高于校招,而工作3年内的毕业生性价比又高,只要毕业后不是荒废自己,还是比较容易通过社招进入大型企业。

择岗
岗位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你的性格特点。
一般来说,性格外向者可以选择营销岗位,性格内向好静者可以选择研发技术岗位,八面玲容者可以选择运营管理岗位等。
岗位与性格若不契合,虽然也可以干得比较优秀,但却很难达到卓越,因为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容易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反之则能让自己成长更为快捷,自然获得的回报增长也就更快。
说完“4择”,我们再讲一下“4问”
不要小看这“4问”,这是每一个职场人从新手到专业的必经之路,但是在职场中真正能够做到“4问”的人却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只能做到“2问”,这也是职场上“普通”和“卓越”的分水岭。
1.我要做什么?
是新人需要弄清楚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了解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一般要求在入职前1~3个月内搞清楚这个问题。

关于岗位职责的认识有一个误区需要我们注意,很多企业往往会给新人一份岗位职责说明书,但是不同的企业对于岗位职责的定位有可能会存在偏差,所以我们不仅要搞清楚自己公司的岗位职责,还要了解自己岗位在行业内的一般职责。
2.我要怎么做?
这与上面那个问题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自然就要明白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一般要求在入职半年内能够完成。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搞清楚怎么做,在这边推荐一个叫做“乌龟图”的工具,面对任何一项工作,我们都可以通过从需要什么输入、准备哪些资源、通过什么流程、最后给予什么样的结果输出这几个角度来快速掌握。

3.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般能够这样问自己的人就已经不多了。
为什么有些产品需要全检,有些需要抽检,有些可以免检?这背后其实跟不合格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相关。
为什么采购产品会要求供应商按复杂的成本模型报价?因为成本分拆越精细,供应商就越难以说谎,我们的议价空间也就越大。
随着我们明白了越来越多的“为什么”,整个企业的运营逻辑就会慢慢在我们的面前清晰起来。这是职场人提升自己认知格局的开端,往往也是很多人从基层走向管理者的重要契机。
4.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是一个职场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他走向卓越的开始。

不管是世界500强还是私人小作坊,要记住没有一家企业是不存在问题的,而职场人最终的竞争力,就是不断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持续优化企业的运营及管理。
当你可以做到这一切的时候,薪资应该早已不会再是你首要考虑的问题了。
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全文观点:
- 大学本科毕业生月薪上万很容易,不要把这一切想象得那么难;
- 当然简单并不等于不需要努力,想要高薪还得做到“4择4问”。即“择城”、“择业”、“择司”、“择岗”;问自己“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你觉得大学本科毕业生月薪上万容易吗?

现在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月薪上万容易吗?
本人普通一本毕业,电气专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找到本专业的工作,随便找了个国企管理岗位。工作两年了现在到手工资3678.5元。现在已经认命了。慢慢熬吧。
毕业以前就业指导课老师就跟我们说过,出去工资就五六千的水平,当时还不信,现在是知道了。不容易啊,上万也是一个坎了,迈过去又是不一样的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