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皇帝朱由校,传位给弟弟朱由检,是因为前者没有儿子吗?不是因为没儿子,是因为儿子都夭折了!史书中有明确记载,明熹宗朱由校有三个儿子,长子朱慈燃为张皇后所生,不...
明代皇帝朱由校,传位给弟弟朱由检,是因为前者没有儿子吗?
不是因为没儿子,是因为儿子都夭折了!
史书中有明确记载,明熹宗朱由校有三个儿子,长子朱慈燃为张皇后所生,不过生下来就是个死胎。次子朱慈焴,生母为皇贵妃范氏,同样是很早就夭折了。三子为朱慈炅,生于天启五年十月,天启六年五月,王恭厂大爆炸,朱慈炅受到惊吓,不久就夭折了,还不满一岁。

朱慈炅夭折后,朱由校就绝嗣了,就没有儿子来继承皇位了。天启七年,朱由校在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前往西苑划船游玩,本来是在浅水的大船上喝酒玩乐。
可能一时间玩嗨了,不知道自己姓啥叫啥了,就跟王体乾、魏忠贤等几个贴身太监划小船游到了深水区,结果一不小心掉进水里了,差点被淹死。
众人手忙脚乱把他救了上来,苦命的朱由校,半年多前刚受了王恭厂爆炸的惊吓,又掉水里吓着了,就落下了病根,一病不起了。
本来朱由校身体就开始每况愈下了,结果尚书霍维华又向他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药物,这种药清甜可口,估计也是春药等虎狼之药,朱由校天天饮用。这就是没有嘉靖的命,害了嘉靖的病,朱由校没吃几天,就得了肿胀病,浑身肿胀,卧床不起来,眼看就时日不多了。
他也预感到自己的命不久矣,就召见他的五弟信王朱由检,对朱由检说,“来,皇帝给你做,吾弟当为尧舜。”遗诏命令朱由检继位。八月二十二日天启帝朱由校驾崩,二十四日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

天启朱由校的兄终弟及,在古代的礼制中是合乎法理的。以明朝的惯例,一般是寻找皇帝最亲近的同辈兄弟进行继位的,遵循的是“国有长君,社稷安定”的传统。
比如正德无子,就以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朱由校有兄弟六人,很不幸就只有老三朱由校、老五朱由检长大了,其他都早早去世了。所以朱由检很自然地获得了第一顺位的继承权。
古代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从亲近的亲王儿子中,选一位过继到皇帝的名下,作为嗣子,用以继承皇位,但是这种情况在明朝是没有出现过。

明朝采取的是不分嫡庶,立长为尊的传统,这在整个古代都是很少有的,为了避免嫡庶之争,明朝的另一个惯例就是长子为太子,太子的母亲受封皇贵妃,地位跟皇后差不多,庶子自然晋升为嫡子了。
朱由校为什么皇子那么少,并且都早早夭折了呢?
其实在整个明朝,皇帝的子嗣都很单薄,尤其是从弘治帝朱佑樘以后,皇帝的儿子都不多,早夭的多,留存在世的就比较可怜了。一方面是古代小孩子的存活率就很低,另一方面传说明代紫禁城水土不好,再加上后来的皇帝养尊处优,身体素质都差,生出健康孩子的几率就更小了,所以子嗣不兴旺了。
对于朱由校来说,明史中说是由于魏忠贤和客氏荼毒后宫,为了自己在朱由校跟前的荣宠,不惜毒害后妃,让朱由校的妃子难以生下孩子。
这种说法很不要脸,感觉是“东林君子”的刻意抹黑,魏忠贤和客氏能够从内宫的争斗中脱颖而出,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不会脑残到不知道朱由校死后,如果没有皇子,谁会获得继承权。
一个是从小就被东林党毒害的亲王,一个是自己从小培养亲近的皇子,魏忠贤和客氏选择哪个?用屁股都能想清楚吧。魏忠贤他们一定并且必须要让朱由校有皇子诞生,培养长大以继承皇位,就是最菜鸡的皇子,都比朱由检继位强吧。明朝很有意思,对文官越不听话的皇帝,子嗣越单薄,明武宗朱厚照,一心想扶持武官,刨文官的祖坟,结果自己落水而死,连个儿女都没有留下来。
明世宗朱厚熜,把文官玩弄于鼓掌之中,但是没有对文官产生根本性的危害,所以堪堪留下一个独苗朱载垕来继位。明熹宗朱由校,力图收回权力,残酷打压东林党,重用阉党势力,结果就步了朱厚照的后尘,落水不治而死,这里面的内幕,你细品!
最后我们来说说关于朱由校的几个黑历史,有种说法是朱由校是个文盲,为什么是文盲呢?说是万历不喜欢他爹太子朱常洵,所以太子府没有老师,就没人教朱由校读书了。
传这种谣言的人,脑子真是缺根弦啊,在明朝一般负责太子教育工作的是“詹事府”,詹事府的官吏一般是四品以下的官员,他们的任命大都出自内阁和吏部,皇帝也就是批复一下。即使说万历怠政,不批复詹事府官员的任命,那太子府也是有一套属官的班底的,何来没有人教导皇孙的说法呢。
另外,皇帝不喜欢儿子,但喜欢孙子的情况,历代也就出现了两个,一个是宣宗朱瞻基,另一个就是朱由校了。他的母亲去世后,万历亲自安排李选侍照顾皇孙,怎么可能不安排人教导皇孙呢!
明代皇帝朱由校,传位给弟弟朱由检,是因为前者没有儿子吗?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有一伙从宫里来的太监急急忙忙的赶到信王府,表示皇帝要请信王进宫。信王朱由检向来不理朝政,对于朝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不管,也不问,如果说有祸事的话,不应该会落到他的头上,很明显这是一件好事。
在太监的带领下,朱由检来到天启皇帝朱由校所居住的弘德殿,看到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哥哥朱由校。朱由校看到朱由检,立刻招呼朱由检到身边,对着朱由检说:“吾弟当为尧舜。”这句话相信是个人都能明白,尧舜是自古以来皇帝的楷模榜样,朱由校对朱由检说这句话,明显是要将皇位传于朱由检。

当时朝中有太监魏忠贤以及皇帝奶妈客氏作乱,朱由检虽然对朝中所发生的事不管不顾,但由于身份的原因,多多少少还是有耳闻的。朱由检害怕这是魏忠贤、客氏设下的圈套,所以不敢答应,不断的推辞。直到有一个女人从屏风的后面走了出来,这个女人就是朱由校的正妻——张皇后。
张皇后面对不断推迟的朱由检,用极为严厉声音说道:“不要再推迟了!”张皇后都出现了,这件事情不可能是圈套,朱由检答应了下来。
十天过后,玩了七年的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年仅二十三岁。按照规矩,朱由校没有儿子,不能按照“嫡长子制度”传承皇位,只能按照“兄终弟及制度”传承皇位,将皇位传给最近亲的弟弟朱由检。

朱由校为什么活了二十三岁,继位七年,却连一个儿子都没有?
一、太过于喜欢木工
这要从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说起。
朱常洛对于他的父亲万历而言就是个意外。
万历九年的一天,十七岁的万历皇帝跑到太后的住处给太后请安,请安的过程当中把手弄脏了。把手弄脏了自然要洗,万历叫人给他打盆水。当这盘水打到万历面前的时候,万历竟然看上了打水的王宫女,仔细的端详,还时不时的用手调戏。皇帝可不比正常人,皇帝调戏你,“临幸”你,那是你祖上八辈子积下来的福分。
面对皇帝的调戏,王宫女不敢躲避。
王宫女怎么想都没有想到,皇帝大人竟然能看得上她。调戏了几下后,万历拉着王宫女发生了性关系。

当时的万历并没有做防止怀孕的措施,王宫女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起来。对于临幸王宫女这件事,万历的态度是玩一玩而已,所以从始至终都不想承认王宫女肚中的孩子与自己有关系,直到他的母亲李太后找到了他。
面对母亲的质问,从始至终就不想承认的万历沉默的低下了头,相信这时万历的心里是这样想的,就是不回答,你能拿我怎么着?李太后是宫女出身,对于万历提起裤子就不认人的行为十分恼怒,当即叫人将《内起居注》(专门记录皇帝的私事)找了过来,经过查询,万历在那天的的确确临幸过王宫女。
迫于母亲的压力,万历只能承认孩子是自己的,同时将王宫女封为恭妃。
恭妃所生下的孩子就是朱常洛,是万历的第一个儿子。

万历十四岁就已经结婚,巧合的是,万历的正妻,也就是皇后,与王宫女一样,也是姓王。
这位王皇后是典型的贤妻型,哪里都好,只有一点不好——就是怎么样都生不出儿子,这一点也是最不好的一点。如果说她能够生得出儿子,王宫女这一辈子最多也就是混一个恭妃的,而王宫女的儿子朱常洛这一辈子顶破天也就是一个王爷。
但天算不如人算,王皇后无论怎么样都生不出儿子。王宫女所生的儿子是万历的长子,按照“嫡长子制度”,万历没有嫡子,长子自然而然就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万历对长子朱常洛一家相当的感冒,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万历应该仅仅只宠幸过恭妃一次,也就是打水的那一次。别的皇帝立太子都趁早立,而万历呢?整整直到朱常洛十九岁才立他为太子,要不是大臣们态度强硬,估计朱常洛这一辈子都当不上太子。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的过程,在历史上称为“争国本”事件,涉及到三百多位官员,其中不缺乏首辅、部级之类的国之栋梁。
万历为什么一直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呢?
这一切都跟郑贵妃有关系。郑贵妃是万历最宠爱的一位妃子,没有之一。郑贵妃的肚子很争气,虽然第一胎是个女儿,但是第二胎就给万历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被李自成放到锅煮了的福王朱常洵。

万历爱屋及乌,宠爱郑贵妃,自然也就宠爱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因此在十五年内(朱常洵小朱常洛四岁)一直等待时机,只要王皇后与朱常洛稍微犯一点错误,万历打的如意算盘就成了。
皇后一犯错误,那么就可以废掉皇后立郑贵妃为皇后,这样朱常洵就成为嫡长子了;朱常洛如果一犯错误,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废掉他,虽然朱常洵成不了嫡长子,但是却能够成为太子!
朱常洛知道万历不喜欢他,而是喜欢次子朱常洵。这个太子之位只要自己一犯错误,万历是百分之百会废掉自己的,因此朱常洛在之后的十九年里,一直战战兢兢的呆在东宫,生怕出现一点点意外,任何“不妥”的事情都要向万历打报告,包括看望自己的母亲。

一位每天胆战心惊,沮丧失意,自己都顾不上的太子,哪里会顾得上自己的儿子。也正是因此,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字都认不全,配的老师都是二流子,身为太子长子却整天在宫里游玩,正是这种生活,导致朱由校喜欢上当木匠。
皇宫是皇帝住的地方,安全工作肯定要做到位,也因此皇宫里的修缮工程终年不断。小朱由校在宫里常游玩,耳濡目染,渐渐的喜欢上了木匠活,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万历四十八年,五十八岁的万历驾崩,朱常洛终于修成正果,成为新一代帝王。由于之前的生活太过压抑,朱常洛一成为帝王,就彻底放纵自己,没日没夜的待在后宫,结果纵欲过度,连年号都没用上,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驾崩了。
朱由校成为了新一任的帝王,年号天启。

朱由校在之前就特别喜欢木工,估计他当时就想拆掉宫里的宫殿自己重建,但是由于身份的问题,没能实施得了。现如今他成了皇帝,他想怎么拆就怎么拆,也因此紫禁城内出现了非常可笑的一幕,身为皇帝的朱由校整天与木头呆在一块,亲自规划宫殿的修缮工程,亲自参与宫殿的修缮工程,宫殿修好又拆,拆了又修,只为满足他的爱好。
除了大工程,朱由校还喜欢小工程,经常用木头做一些精巧玲珑的小物件叫人拿到宫外去叫卖,或者留着自己欣赏。
朱由校的木工手艺远超正常的木匠,每次他做的小物件拿到宫外去叫卖,都能够被一抢而空。

朱由校能够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独自设计出自动吐水,类似于温泉那种物件。相传,现在的折叠床就是出自于朱由校之手。
“熹宗性好为匠,在宫中每自造房,手操斧锯凿削,引绳度木,运斤成风,施设既竟,即巧匠不能及。又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为之。”——《甲申朝事小记》
木工活是一个体力活,朱由校天天手操斧锯,累得浑身发酸,每次一到睡觉的时间,都是只想着睡觉,哪里会想男女那点事,就算想也是极为少数。也因此,就算是皇后,也就仅仅只怀孕过一次。

二、魏忠贤、客氏从中作梗
朱由校沉迷于木工,将朝政交由太监魏忠贤、奶妈客氏处理,魏忠贤负责对外,客氏负责对内。
魏忠贤、客氏都不是什么好人,都是属于奸恶之类的人。也因此在魏忠贤、客氏“统治”期间,朝廷上的忠臣几乎被斩杀殆尽,爆发了“东林党惨案”。
朝廷上下乌烟瘴气。
魏忠贤、客氏害怕妃子生下皇子影响到他们的地位,在后宫展开绝皇嗣行动,只要妃子怀孕一旦被他们知道,那么这名妃子的性命必定不保。
“裕妃张氏,熹宗妃也。性直烈。客、魏恚其异己,幽于别宫,绝其饮食。天雨,妃匍匐饮檐溜而死。”——《明史·后妃传》

魏忠贤、客氏不但敢整那些妃子,还敢整皇后!
皇后怀孕期间腰酸背痛,找了一个人过来按摩,这个人经过魏忠贤的打点,在按摩的时候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法,直接把皇后整流产了。
“天启时客氏以乳母擅宠,妒,不容后有子。初立中宫张氏,乃河间生员张国纪女,客氏捏言是重犯孙二女,谮欲斥之,张后有孕,客暗嘱宫人于捻背时重捻腰间,孕堕。”——《明史·后妃传》
朱由校其实有过两个生下来的时候是活着的儿子,这两个儿子一个是慧妃生的,一个是容妃生的,但是这两个儿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没有活过一岁。
根据魏忠贤、客氏的行为来看,朱由校这两个儿子的死,多多少少都跟他们俩有一些关系。

结语
朱由校整天忙于木工,临幸过的女子少之又少,诞生下皇子的机率自然也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又有魏忠贤、客氏在后宫举行绝皇嗣计划,别说生儿子了,就算是生女儿,那都是天大的造化。毕竟能够在魏忠贤、客氏的绝皇嗣计划下顺利生出来,那得是拥有什么样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