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如果日本不打太平洋战争中国会怎样(如果日本没有发动太平洋战争)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1-09 17:00:13 浏览量(来源:小王

    [摘要]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会怎样?二战,日本人最擅长的是“上坟烧报纸,糊弄天照大神”,一群不孝子孙。日本人对于北上和南下,一直没想明白。其实他们不需要想明白,想也...

    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会怎样?

    二战,日本人最擅长的是“上坟烧报纸,糊弄天照大神”,一群不孝子孙。日本人对于北上和南下,一直没想明白。其实他们不需要想明白,想也白想。“七七事变”开始,日本就输了。为了失败晚一天到来,唯一的办法是继续战争,不管打谁,总得打。南下为了资源,北上同样也可以拿到资源。显然,资源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人。

    “二二六兵变”以后,军人彻底成为日本的主宰,军人不打仗,怎么维持军国主义的稳定性。作为日本军队最高指挥机关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那是一群打仗打不好,又不懂社会、政治的蠢货组成的。说他们蠢货,或许百分之百冤枉了点,有一点他们不蠢,他们欺上瞒下的技巧相当熟练。这在本质上是高层都烂透了,底下人再怎么“武士道”,也无济于事。何况,“武士道”本身也是高层忽悠人的手段,提倡“武士道”的有几个豁开肚子的。东条英机用微型手枪自杀都哆哆嗦嗦地打歪了,让他拿刀豁肚子!上坟烧报纸糊弄天照大神去吧。

    参加“二二六兵变”的全是下级官兵,穷鬼组成的叛乱基于“又穷又苦”。日本人打赢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又掺乎了苏联内战。得到的利益,没有用在民生上,花掉的银子,全部得民生来扛。日本人对高层、财阀等统治、利益阶级,不满的程度溢出了水缸,最终差点淹了全家。

    “二二六兵变”的蠢货们,提出的口号是,把首相、大臣、财阀杀光,让天皇出来领导他们胡作非为。这种思想在日本被称为“皇道派”,与之相对的是“统制派”。“皇道派”和“统制派”都是“军国主义”,目的都是由军队控制国家。不同的是“皇道派”讲究天皇一个人主宰国家,“统制派”讲究一群人主宰国家。大概一看,“统制派”比“皇道派”“民主”一些,可实际情况却更加混乱不堪。

    “统制派”讲究的一群人,指的是日本军队里被称为“精英中的精英”的参谋们。这些参谋从小只接触着军事,对社会政治一窍不通,闭门造车的指挥“艺术”,造成了无数日本人死得不明不白。

    “二二六兵变”后,天皇很愤怒:如果陆军不镇压所谓的“义军”,朕将亲率近卫师团前去镇压。“统制派”借机干掉了“皇道派”,顺其自然地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但不论哪个派别主宰日本,它也打不赢战争。二战的日本制度很畸形,政治和军事分离,军政和军令分离,陆军和海军分离。

    日本陆海军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双方用30%的精力对付敌人,用70%的精力窝里斗,海军造坦克,陆军建航母,这是事实,但不全面。陆海军窝里斗,陆军、海军内部同样窝里斗。

    日本陆军大多支持北上,海军大多支持南下,可挑起天平洋战争的“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事件”,始作俑者却是陆军大佐、东条英机的狗腿子佐藤贤了。这哥们为何胆子这么大?估计是怕再出来一个辻政信一样的人物,优先在北边挑起另一个“诺门坎”。这种谁抢着算谁的升官发财的套路,普遍存在于二战的日本。后来东条英机身兼首相、陆相、内相等多个职位,重新回到了“皇道派”的路上有没有制衡窝里斗的因素不得而知,但咱宁愿相信他的独裁本性,毕竟这个让人瞧不起的“上等兵”和钟情于翻垃圾的货哪来的悟性。

    日本人对于战争的欲望,罗斯福无法深刻了解,它眼里的日本人,是有史以来他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而他对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许诺任何东西,都证明他在“撅屁眼看天有眼无珠”。

    罗斯福不希望日本人北上,又不希望日本人南下,他希望日本人原地踏步。罗斯福跟日本人提出,只要不继续扩大战争,只要在亚洲老实地保持现状,美国可以承认日本在中国所有的既得利益,包括承认“伪满洲国”和“伪国民政府”。那时除了不正常的国家,好像只有苏联承认过伪满洲国。

    罗斯福的橄榄枝,日本高层听后无不欢欣雀跃,可他们阻挡不了惯于“下克上”的大佐、中佐、少佐们。因为像石原莞尔这种高层,也是靠“下克上”发家致富的。佐藤贤了挑起“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事件”之前,辻政信曾公开叫嚣,如果近卫文磨敢去美国谈判,我肯定炸死他!结果,近卫文磨内阁总体辞职,没人愿意承担战败的责任。罗斯福被打脸的同时,除了气愤,只得发表慷慨激昂的国会演讲,向日本宣战。

    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会怎样?很多日本人会被气死。日本人即穷又苦,发动战争代表着一群人会得到财富。二战后,日本很多参加过战争的人成为有钱人,钱哪来的,抢的呗。辻政信怎么死的?据说死在了挖掘日军搜刮藏匿宝藏的路上。

    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会怎样?

    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可以说是必然事件。不走这步棋,实在想不出日本该怎么渡过难关。


    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

    一个月后,宜昌失守。

    此时的国民政府,定都于重庆。而宜昌之于重庆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所以宜昌的失守,也被当时很多国人视为是抗战爆发以来,最黑暗的一刻。

    不少悲观者认为,日军进占宜昌后,逆流再进一步,就可以直抵重庆。

    中国离亡国,不远矣。

    然而,正当国内弥漫着悲观主义情绪时。大洋彼岸的很多美国人,却对中国的抗战给与了非常大的肯定。

    尤其是美国的《时代周刊》,坚定的认为日本已属于强弩之末之势。中国人将必胜!

    为什么当时美国人会笃定中国必胜呢?

    一方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虽然从中国掠夺了不少资源。但日军本身的开销也大。

    开销与掠夺对比,日本居然是赔本的。

    而受侵华战争影响,日本国内经济,堪称一团浆糊。物价上涨,啥都买不到。同时,外汇还濒临耗尽。截止至偷袭珍珠港前,日本中央政府用于购买石油、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外汇储备只相当于两万德国马克。(美国驻日大使的说法)

    也就是说。抗战期间,中国人活得惨,日本的平民也过得不咋地。两边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看谁更能耗!

    另一方面,中国虽然弱,但地大人多,战争潜力大。中国政府在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和东部沿海富庶地盘后,竟然还能在大西南坚守阵地不投降。这让美国人很意外。

    对于中国人,西方人向来瞧不起。而且在西方的价值观里,打不下去了,不是应该投降吗?

    就像法国那样。而中国人竟然如此有抵抗意志力,简直奇迹。(当时苏德战争还没有爆发)

    因此很多美国人笃定,中国不会投降。中国政府有与日本打到底的决心。

    再一方面,美国人普遍知道,本国政府要对日本出手了。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将中国列入租借法案借贷国。

    美国总统罗斯福答应中国的援助请求。并明确宣布美国将无条件地全面援助英国、中国等国家。

    同月,美国国务卿赫尔拒绝了日本要求美国承认日本对中国领土行使权力和停止援助中国的外交建议,并敦促日本从中国撤军。

    1941年5月18日,第一批包括300辆汽车在内的价值110万美元的援华物资从纽约起运,前往中国。

    虽然这批援华物资,少的可怜。对抗战没有实际意义。但象征意义非常大,那就是美国真的出手援助了。

    1941年6月9日,第一批110名飞行员和150名机械师等地勤医务人员组成的美国支援队乘飞机抵达中国。

    这是美国第一次派志愿军参战。

    这一年的6月16日,陈诚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当期的时代周刊,全面且客观的介绍了中国的抗战。文章内容对中国的抗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是自九一八以来,近十年,西方第一次全面介绍中国的抗战。

    此后的两个月。美国政府先是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接着又以日本拒绝美国提出的敦促其撤出中国的要求为由,宣布对日施行全面石油禁运。

    此时,虽然美日之间没有开战。

    但美国人心里清楚,日军之所以可以压制中国军队,是因为中国除了人力之外,极度缺乏军用物资。而一个没有美援支撑的中国都能拖住日本,那当美援抵达中国后,日本岂不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所以,美国人对中国的抗战非常乐观。认为只要给予中国物资,那中国人就将必胜!

    美国是这样看待抗战的。那日本人呢?

    日本人的感观类似。

    日本人也知道,侵略中国,自己赔惨了。如果美国再切断贸易线,过不了半年,部署在中国战场的飞机、坦克、卡车,都要趴窝不可。到了那时候,仗还怎么打?

    此时此刻,最稳妥的解决方法,就是与美国进行谈判,在尽量争取利益的前提下,结束侵华战争。

    然而,想要让美国让步,谈何容易?

    而且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从来就没用内政方法解决过问题。皇国时代的日本,解决内部矛盾的办法,从来都是向外扩张,靠战争转移矛盾。

    现在突然宣布停战,满足美国要求,从中国退兵,那几百万军国主义疯子能同意?

    在当时的日本。上梁不正下梁歪,军部主导下的军队,从来就不听政府的。

    甚至于,军队下级也不听上级的。

    命令什么的,从来都是擦屁股纸。

    只要最终结果有利于日本,任何命令都可以不服从。哪怕是军队叛乱,只要最终结果有利于日本,也是只奖不罚。

    典型例子,就是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说到底,就是一次完完全全的中层军官叛乱性质的事件。

    不仅政府不同意,甚至军队高层也不同意。

    但九一八成功后,日本政府和日军,却把应该枪毙的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给放了。

    不仅放了,还双双加官进爵了。

    这个处理方式,影响太恶劣。受此影响,后来的军队晚辈对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也是有样学样。

    七七事变发生后,石原莞尔本想要阻止战争扩大。在他看来,侵略中国不能急。必须慢慢蚕食。结果石原的下级武藤章只说了一句话,就把石原噎住了:“我们就是在效仿石原学长的做法啊!”

    你石原莞尔造反,升少将了,现在我也想升少将,你不让,你特么是几个意思?

    1930年代后期,由于军国主义思想的爆发式发展,像石原这样的老牌军国主义分子,竟然都落伍了,被贴上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标签。被日本人嘲笑为胆小鬼。

    当时的昭和天皇,也是如此。


    他明明是鹰派,主张侵略中国。可在二二六兵变时,他在皇道派军官眼里,竟然是胆小怕事的鸽派。

    到了七七事变时,为了争取军心民意,他信了杉山元的鬼话,相信军方能在三个月内解决中国问题。同意了开战请求,这才有了全面侵华战争

    可战争的发展却出乎他意料。

    打了四年(从九一八算起就是十年),中国政府死扛不投降。

    他不想打了,内阁也不想打了,就派人与蒋校长谈判。他的底线是只要蒋校长同意承认东北独立,并放弃华北,日本就停战。

    蒋这边的意思,是东北独立这事,你们想也别想,华北就更别想了。他的底线是“日本退回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势力范围”。

    也就是说,蒋的底线,是东北先让日本占着,将来再谈。

    对于这个结果,天皇勉强可以接受。因为东北确实是生钱宝地。

    但对于这一结果,军方不同意。

    下面部队的人嚷嚷:我们一直在赢啊!无非就是进展慢了一点,怎么能撤军呢?说不定我再打赢一场战役,中国政府就投降了。不能前功尽弃啊。

    由于军国主义思想疯涨。此时的日本,整个国家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人口,都围绕着战争服务。军队必须不断地占领新地盘,采集资源,才能避免全国的经济崩溃。而一旦当侵略前进的脚步停止了,整个日本的经济压力和内矛盾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自我崩溃。

    天皇知道,内阁知道,军方知道。战争停不下来了,只能继续扩大战争。

    对美开战,参考日俄战争,不见得会输。日本有赢面。

    如果是平手,日本获得石油、橡胶等资源,转过头就能灭了中国。

    只要有中国做大后方,何惧美国?

    即便会输,那也是几年后的事。而如果现在就认怂,下面的人,马上就会兵变。

    高层,有一个,算一个,怕是都见不着第二天的太阳了。

    既然如此,那就开战吧。

    偷袭珍珠港,批准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