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宁愿邻居养头牛,不愿邻居出诸侯”,这句话什么意思?古语虽有云:远亲不如近邻,但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邻居都是值得你去交心的。农村也有句俗语:“宁愿邻...
俗话说:“宁愿邻居养头牛,不愿邻居出诸侯”,这句话什么意思?
古语虽有云:远亲不如近邻,但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邻居都是值得你去交心的。
农村也有句俗语:“宁愿邻居养头牛,不愿邻居出诸侯”,这句俗语将人性的劣根性,描述的太过于真实。

为何宁愿邻居养头牛,不愿邻居出诸候呢
邻居养头牛的影响:人们通常把一个力气很大的人,称为牛劲。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农耕时代,如果家里没有牛,犁地的时候,只能人站在前面拉,这是一项很消耗体力的工作,通常拉了几里地,一般人就受不了。
但要是有牛就不一样了,牛的力气比人要大多了,用牛犁地的速度比人要快多了。
以前农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钱去买牛,只有少数人才养有牛,如果你的邻居养有头牛,那你也会跟着一起受益。
自己家的田地要翻地深耕的时候,可以向邻居借牛来使,用完牛之后,再给邻居送一些牛吃的草料,作为感谢,邻居也很愿意将牛借给你使用。

邻居出诸侯的后果:通常是指邻居家里出了一个有能力的人,改变了邻居与自己家的差距,这时候会有几种后果。
01、邻居实现阶级的跨越,邻里都为他家感到高兴,也将邻居视为榜样,以邻居为目标,鞭策自己前进。
如果只是这种可能性,就不会有不愿邻居出诸侯的谚语了,因此应该是下面两种可能性。
02、看着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邻居,突然过得比自己家要好多了,就开始眼红、嫉妒他家。
03、一些原本老实本分的人,一旦变的有钱有势,他的心态也会开始改变。邻居出了诸侯开始仗势欺人,自己很难斗过对方,有个恶邻为伴,生活会变得很艰难。

宁愿邻居养头牛,不愿邻居出诸侯,有没有道理
作为有理智、有感情的人类,大多数人都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去做一些违法、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羡慕、嫉妒的心理,肯定是难免的。
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邻居,甚至原来不如自己的邻居,突然就比自己要好太多,相信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不服、嫉妒的心理。
比如我有个邻居就是属于这类人!
我这个邻居在80年代末,是我们村的村长,他曾是我们村的首富,在那个大多数家庭还不是三餐都有肉吃的年代,他家从来不做早餐,都是直接去村里的早餐店购买包子、油条、豆浆吃。
他两个儿子也是长得人高马大,他经常笑话我哥,说我哥太瘦,长得也不高,还没有力气,他很担心我哥将来的前途。
其实不单是他这样看我哥的,村里好多人都嘲笑我哥不像个男孩子,皮肤白嫩、没有力气,将来做不了重活。
那年代的农村人,很多人都有这种思维,觉得男孩子就该要强壮一些,如果没有力气,将来如何养家糊口,挑起家庭的重担呢?
受村里人的影响,小时候我也替我哥担心。
结果我哥长大后,并不像村里人所讲的那样,他和自己几个同学集资合伙出国做生意,现在每年收入都有几百万,并且他的两个大儿子,一个考上香港大学,另一个考上211大学,老三与最小的女儿,现在读高中,成绩也是相当的好。
反观邻居家的两个儿子,现在都过得不怎么样,每次回老家,遇到那个邻居,他总是酸溜溜的说,我哥虽然有出息了,但人常年在国外,不能在家孝顺父母,没有什么值得可骄傲的。

写在最后:
宁愿邻居养头牛,邻居有牛,自己也跟着受益,邻居出诸侯自己不一定就会跟着受益,还可能被邻居欺负,甚至眼红、嫉妒邻居。
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俗语,有不少,像是宁盼邻家买个驴,不盼亲戚中个举,都是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狭隘的心理,描述的很现实。
一个原本与自己差不多的人,甚至不如自己的人,他突然变得比自己强,有人难免会心里难受,不能正视自己不如别人,于是他就会开始眼红、嫉妒。
俗话说:“宁愿邻居养头牛,不愿邻居出诸侯”,这句话什么意思?
俗话说“宁愿邻居养头牛,不愿邻居出诸侯”,与我听说的“宁愿邻居买头驴,不愿邻居科个举”是一个意思,邻居多个牲口,自家也跟着沾光,一旦需要借来使使也图个方便!而邻居出个大官,自家不但沾不上光,而且还有受到欺凌的可能。所以“宁愿邻居养头牛,不愿邻居出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