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江整天扛着一把朴刀,他到底会不会武功呢?宋代的社会追求是“重文轻武”,人们都是力图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而武力则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逐渐的走向了衰落。《水浒传...
宋江整天扛着一把朴刀,他到底会不会武功呢?
宋代的社会追求是“重文轻武”,人们都是力图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而武力则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逐渐的走向了衰落。《水浒传》中的宋江,作为一个文学形象,经常带着一把刀,而且又处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他会武功是一定的。
不过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刀”和“剑”未必就是用来杀伐进攻的,好多文士虽然他们也常佩刀剑,但那只不过是一种纯粹的装饰而已。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涉江》中有这样的诗句:“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长铗”,即长剑,它在屈原身上仅仅是奇特的配饰而已。建安诗人曹丕,幼年时就酷爱剑术,拜过不少名师,练就了一首高超的剑术,并曾击败过大将军邓展。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结客少年场行》),经过刻苦学习,剑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古代文人作为配饰的兵器不光是剑,还有刀。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无疑,这里的刀也不过是文人的配饰。

总之,刀剑在古代文化中不只是战场上进攻杀伐的工具,它还是一位温情脉脉的美的使者。
宋江整天扛着一把朴刀,他到底会不会武功呢?
《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首次出场,书中对宋江是这样描述的:“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三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黑宋江。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书中说的很明确,宋江不但会武功,而且还不只是会一两样,而是武艺多般。

那么宋江武艺水平究竟如何呢?书中没有明确界定,从宋江收徒也可以看出点端倪。孔明孔亮是拜了宋江为师的,二位在梁山排座次分列地煞星第二十六,第二十七位,处于地煞星上中游水平,孔明还有过战呼延灼二十回合的水平,说明二位武艺水平还是不错的。

人常说名师出高徒,宋江武艺水真的高于孔明孔亮吗?事实非也。宋江避难于孔家庄,受庄主孔太公厚待,孔太公还硬要两个儿子孔明孔亮拜宋江为师。常言说,吃人家的嘴短,宋江也不不硬着头皮应承。用宋江话说:“他两个好习枪棒,却是我点拨些个,以此叫我师父”。意思很明白他哥俩本来就是会武艺的,宋江並没敎些什么。
尽览《水浒传》全文宋江动刀仅有一次,既手刃阎婆惜一个妇道人家,无其它单打独斗的战例。

所以宋江会武艺是真的,但水平一般般。整天扛把朴刀是为防身,也是装门面。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