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俗语“出门千里不拿针”是什么意思?这里的 "针 "一是表示较轻的东西。二是象征着对“家 "的依恋思念。俗话说得好,路远无轻载。这主要说的是过去,人出远门,独自步行...
农村俗语“出门千里不拿针”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针"一是表示较轻的东西。二是象征着对“家"的依恋思念。

俗话说得好,路远无轻载。
这主要说的是过去,人出远门,独自步行,路走远了,哪怕一件单衣,也将成为累赘。恐怕大家都有这个体会吧。
它的另一个意义是说,男人出远门了,时间可能很长,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

天天辛苦劳作,难免鞋烂衣破。
这时就想到了母亲或妻子,平时都是她们给自己缝缝补补,牵牵连连。
这个时候候既体会到了她们在家的不易,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出来那么久,该给家里送钱了,该回老家了,免得家人挂念。

男人的责任,就是顾家养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农村俗语“出门千里不拿针”是什么意思?
农村的俗语是非常多的,很多讲得都挺有道理的。今天就来说说“出门千里不拿针”是什么意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表面说的意思,但是到底为何会这么说,不少人就说不出道理来了。
农村俗语“出门千里不拿针”是什么意思,为何这么说?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就是说出门去远地方,那就不要拿针。这句话说得有点突然,为什么不能够拿针呢,拿了又会怎么样呢,相信很多人都会在思考这个。有的人就会在想着出远门拿针好像也挺正常的,毕竟同门在外衣服容易破,到时候拿了针直接就可以缝补了。
其实农民能够说出这样的俗语自然是有原因的,在老农看来,至少有这几个说法。
1、出远门不能带无关紧要的物件,以免增加负担
在以前出远门,那可都是需要走路的,可不能够像现在一样一个行李箱什么都装完的。一般来说带一些主要的物件就可以了,如果连针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都带,那根本是带不过来的。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出远门就不要在意一针一线,拿到重要的东西上路就可以了。
2、出远门路途遥远,太小的东西容易丢了
出远门路途遥远,一些大件很容易知道丢了没丢,但是拿针这种不重要的东西,很有可能在半路就直接丢了。因为太小了,丢了也是非常难找的,基本上找不到。再者针也是不值钱的东西,带了容易丢,还不如不带,直接问过往的人家借就可以了。
正是由于上面这两个考虑,农村就有了这样的一句出门千里不拿针的俗语了。不知道大家还有其它什么说法呢,有的话可以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