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游牧民族是匈奴吗(匈奴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2-23 21:00:27 浏览量(来源:小殷

    [摘要]戎人和匈奴真的是游牧么?现在史学家认为,从中国的东北至西南有一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等中国分割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年...

    戎人和匈奴真的是游牧么?

    现在史学家认为,从中国的东北至西南有一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等中国分割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适合发展农业种植;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干燥多风,适合发展畜牧业。

    但是在匈奴人长期控制的“河南地”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却是不折不扣的农业主产区。所谓“河南地”的“河”,指的是“北河”,即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北部的“乌加河”,清朝以前是黄河的主流。

    “河南地”的大致范围是北至内蒙古狼山、阴山一线,南至陕西北部长城,东至陕北与晋北黄河沿岸,西至宁夏平原在内的黄河北流段。由于“河南地”的外围四面环山,内围三面绕河,中心区域是波状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地,导致黄河在这里呈现“几”字形的大弯曲。因为酷似绳套,故明代中后期将这一地区称之为“河套”。

    据考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暖湿时期。温润的气候使得河套地区处处森林密布,尤其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南部及阴山山区呈现了一幅“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壮美景色。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降水、纵横的河流、广阔的冲积平原为奠定了“河南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

    那么,匈奴人难道真的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只会“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而不会从事农业种植吗?

    答案是否定的!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单于恐,为贰师立祠室。”意思是说:贰师将军李广利死后,匈奴数月雨雪不停,牲畜大量死亡,谷稼不熟,百姓痛苦不堪。单于以为这是来自上天的惩罚,就为李广利建立寺庙祭拜,告慰其在天之灵。由此可见,匈奴不仅从事畜牧生产,还同时种植庄稼。

    另据《汉书·外戚传上》记载:“昭帝时,匈奴复使四千骑田车师。宣帝即位,遣五将将兵击匈奴,车师田者惊去,车师复通于汉。”这也说明,匈奴人中已经有很多会从事农业生产,否则,不可能派出四千人到车师去种地。

    不过,由于匈奴的领地绝大多数都在苦寒之地,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像“河南地”既可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从事畜牧生产。再加上古代的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全部依赖自然环境,如果碰到天灾,可能就会导致粮食颗粒无收。因此,匈奴人一方面企图通过对汉朝及西域诸国的经济掠夺来补充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正常的通商交换来平衡自己的不足。

    戎人和匈奴真的是游牧么?

    黄帝出少典,少典出北狄之小狄部落。自己去琢磨吧!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