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抗日时期国民党军队军服有黄色和蓝色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军的黄色军装,晋绥军的蓝色军装,这是国民党最具代表性的两支军队,从表面来看,这就是国民党表面...
为什么抗日时期国民党军队军服有黄色和蓝色的?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军的黄色军装,晋绥军的蓝色军装,这是国民党最具代表性的两支军队,从表面来看,这就是国民党表面统一,实则军阀割据的结果,晋绥军名义上归属于国民党,但实际上,财政、被服、军械都由阎锡山管理,但实际上,还有军队传承的问题。
清末民国时期,到二战之前,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国家分别是苏联、日本和德国,苏联对国民党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南昌起义之前,而日本的影响力自清末始,一直到一战结束,而德国则从一战结束到二战开始。这两个国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军事的进程和改革。
清朝的军队军装以深蓝色为主,所以武昌起义时,参与起义的清朝新军军长是深蓝色的,起义之后,革命军的军装也以蓝色为主,不过当时军装比较杂乱,并不能作为参考,比如汉口的民军就穿着类似清末民国警察制服一样的黑色军装。
直到1924年,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聘请了苏联顾问,国民党军才有了比较统一的服装,就是灰蓝色军装,佩戴大檐帽,这也是国民党中央军的初代制式军装,颜色传承于清末新军,样式参考于中山装,不过这种军装在军队中使用要推到1928年。
这类军装可以说是整个国民党军所有军装的鼻祖了,不管是军阀还是中央军,多数部队都照此延伸出了自己的军装。而中央军在1928年到1936年间,军装并没有统一,一部分是蓝色,一部分是黄色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国民党军军装第二次改革是在1936年,在德国的影响下,中央军的军装在中山装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严谨,所以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军的军装,会感觉比中山装更加挺拔规整,这时期,军装也做了改变,将官、校官颜色是暗绿色,部队是草黄色,后改为土黄色,这其中必然参考了日军的军装颜色。至此,国民党中央军的军装就定型了。直到抗战后期,因为美国的介入,中央军一部分军队才在换装美械的同时,也换上了美式军装。
说完中央军,再说说以蓝色军装为主的晋绥军,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蓝色军装的历史沿革要更长久一些,清末新军是蓝色,武昌革命是蓝色,黄埔军校创办也是蓝色,所以晋绥军的军装应该是一直沿袭了黄埔军校创建时的军装类型。
1924年之后,军阀混战时期,各军阀军装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其中以蓝色为主,晋绥军属于十多年没变的,早期杂乱,后来逐渐统一使用蓝色,到了抗战时期,晋绥军服装也统一使用了蓝色。与晋绥军类似使用蓝色军装的还有西北军、东北军,以及一部分川军,所以一些电视剧里,东北军穿黄色军装,是存在错误的,1931年以前出现穿黄色军装的中国军队也是错误的,黄色军装在1931年才逐渐出现。
除了蓝色军装,当时一些军阀军装
还有其他颜色,比如滇军就是墨蓝色,不是晋绥军、西北军那种灰蓝色,而桂军虽然穿着黄色军装,但却带着英式头盔,粤军也穿土黄色,但颜色比中央军浅,这就是当时国民党军军装的大致情况,可以说,弄清楚军装,基本就可以分清楚国民党军处于那一时期,是那部分的军队了,而了解到这些情况,突然感觉电视剧的错漏还是挺多的。
为什么抗日时期国民党军队军服有黄色和蓝色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构成非常复杂,国民党军队除去中央军嫡系部队外,还有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各地方武装,蒋介石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国民党军队的“大一统”,所以各部的军制、军装和装备也不能统一,甚至包括中央军内部,军装的颜色也略有不同。
笼统地说,国民党军队的军装颜色大体分为两种:黄绿色和灰蓝色,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云南龙云的滇军仿自法式的军服,接近墨蓝色;四川军阀的一些部队军服是土黄色,我们集中探讨提问中的“黄绿色和灰蓝色”,它有二种区分:
一、“中央军”军服颜色的时间段区分。
黄埔军校初建时,无论官兵均为“童子军”式灰蓝色军装,配大檐帽,军装上没有军衔等标识。但是根据史料记载,黄埔教导团初建时有部分苏联援助的米黄色军装,盖因军校初创时期各方面较为困难,无论枪械还是军装,能弄到什么就装备什么。
1928年张学良宣布易帜后,国民党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规定了新式军装的样式,大檐帽更换为“圆小帽”(类似德军的滑雪帽),军装以“黄绿色”为标准,从中央军开始更换,向地方军中推广,但是由于中原大战等混乱的政治军事形势,仅有部分中央军完成了换装。
一直到抗战前夜的1936年,国民政府再次颁布《陆军服制条例》,规定了军服的种类、材料和颜色,才开始大规模换装。 根据已故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的研究,国民党中央军的“黄绿色”军服使用时间大概从1931年到1942年,换装的范围也是逐步扩大,期间出现过灰蓝与黄绿色军服并存的情况;
(1931年起中央军换发的黄绿色军服)
1942年以后大部分中央军更换成“土黄色”的夏常服,但由于国力贫弱,中央军许多部队的冬装仍然使用之前的灰蓝色,换装不起。
二、“中央军”与地方军军服的颜色区分。
首先说明,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冬常服的颜色皆以灰蓝色棉服为主,无非产地、面料、质量的不同,多少有些色差而已。 而地方军队的军服,由于财政和军令基本是独立的,所以质量和颜色完全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1、阎锡山的晋绥军颜色为灰蓝色,其他如领章、胸章等完全效仿中央军。
2、西北军余部(比如宋哲元第29军、庞炳勋第3军团等)的军服颜色为灰蓝色,其他如领章、胸章等完全效仿中央军。
3、桂系军队的军服样式与颜色与中央军相同,区别在于使用英式钢盔。
4、粤系军队的军服样式与中央军相同,主色调为土黄色,但是比中央军略浅。
5、川军军服颜色自身就是五花八门,既有土黄色、也有灰蓝色,甚至还有深蓝色等等。
6、滇军比较特殊,由于滇越铁路的存在,滇军军服和装备贴近法式,军服为墨蓝色,戴法式钢盔。
三、总结“黄色系”和“蓝色系”的军队区分。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在1931年之前,全国的军队无论是黄埔系中央军还是各地方实力派的军队,基本以“灰蓝色”为主,戴“青天白日”帽徽,但是由于从中央到地方的经济能力不同,军服质量不同,颜色有一定色差。
(影视剧里的晋绥军)
2、自1931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央军开始更换“黄绿色”军服,但不能一下子完成换装,所以是灰蓝色和黄绿色并存时期。
3、抗日战争爆发后,“黄绿色”和“土黄色”系的军队有中央军、桂军、粤军和部分川军;其他部队如晋绥军、西北军、东北军(《少帅》里的军服颜色不正确)仍然使用以灰蓝色为主的军服。滇军没有变化,继续着墨蓝色军服。
(影视剧里的中央军和地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