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主席为何青睐没读过军校的粟裕,将其越级任命为华野司令员?粟裕经历的大小战争太多了。毛主席为何青睐没读过军校的粟裕,将其越级任命为华野司令员?一是粟裕“谋略深”...
毛主席为何青睐没读过军校的粟裕,将其越级任命为华野司令员?
粟裕经历的大小战争太多了。
毛主席为何青睐没读过军校的粟裕,将其越级任命为华野司令员?
一是粟裕“谋略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粟裕大将堪称这样的人物。他长期在一线指挥作战,善于独立思考,讲真理不讲面子,时常犯言直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对党中央提出南线我军外线出击和华野一兵团跃进江南的战略方针提出异议,斗胆直陈,请求留在江北打大歼灭战,最终打出了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和后来的淮海战役。令人钦佩的是,当时粟裕同志提出异议的两个战略方针,都是在战局转变的关键时刻,而且都是由毛泽东亲自提出,五大书记一致同意,战区主要指挥员一致拥护的,已经转变为作战指令下达。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同志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没有缜密独到的战略思想,没有力排众议、坚持真理的恢宏气魄是做不到的。
二是粟裕“歼敌多”,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威名大震。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会兵后,毛泽东明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粟裕不辱使命,相继成功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战役。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实际上成为华东战区最高指挥员独当一面,旋即又指挥了豫东和济南战役。之后的淮海战役则是粟裕的巅峰之作。据统计,在解放战争中,第三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45万余人,而同期林彪领导的第四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为18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