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代暗杀王斧头帮主王亚樵,,为何死在兄弟老婆手上?提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有两个人不能不提,一个是号称“300年来帮会第一人”的,有上海皇帝之...
一代暗杀王斧头帮主王亚樵,,为何死在兄弟老婆手上?
提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有两个人不能不提,一个是号称“300年来帮会第一人”的,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另一个就是暗杀大王王亚樵。
王亚樵是民国第一杀手。其实时间可以放长一点,像王亚樵这种以暗杀为目的刺客,刺杀过如此众多的重要人物,纵观五千年历史也仅此一家而已。
1921年,王亚樵从余诚格手中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号召皖籍工人入会,一时间入会者络绎不绝,劳工总会人数达到十万之众。
王亚樵创建斧头帮,在上海滩几乎无人敢惹,就连杜月笙、黄金荣也要退避三舍。
王亚樵先后暗杀过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良,炸死日军白川义则大将,重光葵被炸断了一条腿,枪杀了全国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张秋白,招商局总办赵铁桥。
王亚樵是如何和蒋介石结怨的?为什么蒋介石给戴笠下了死命令,一定要除去王亚樵?我来说一下前因后果。
王亚樵反蒋和刺蒋
在1927年的南京中山公园“奠都典礼”大会上,王亚樵由孙科提名,以工人代表名义出席大会,王亚樵在大会发表演说,公开反对清共,反对蒋总司令,自此王亚樵与蒋介石形成水火之势。
在1931年六月,蒋介石在庐山修养,蒋身着长衫,坐在两人抬的滑竿上,正沿着登山古道悠然下山。
十多名士兵分布在蒋介石周围,跟随警戒。蒋介石正闭目养神,突然砰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从蒋介石耳边飞过。
侍卫不等杀手发出第二枪,纷纷朝着枪响的方向,连开数枪,侍卫们枪法神准,杀手应声扑地。
经过事后调查得知杀手名叫陈成,是王亚樵派出行刺蒋介石的数名杀手之一,这是王亚樵第一次刺蒋。
1931年七月,宋子文由南京来到上海,在上海火车站,被王亚樵埋伏的杀手行刺,宋子文与秘书唐腴胪都穿着白色西装,刺客认错了人,唐腴胪中弹倒地,宋子文逃过了一劫。
这二次行刺事件,对蒋介石刺激很大。王亚樵激怒了蒋介石,蒋发誓要把王亚樵除之而后快,就命刚组建的特务情报处,处长戴笠,务必亲手剿灭他的结拜兄弟王亚樵。
戴笠与王亚樵
戴笠和王亚樵在1923年相识,当时王亚樵受卢永祥委派,成立了浙江纵队,王亚樵任司令,在湖州招兵买马,当时戴笠是王亚樵手下的一个队长,戴笠、胡宗南、胡抱一和王亚樵四个人,义结金兰。
黄埔自四期以后,就很少再有人能够出人头地,因为军队的要职都被黄埔一到四期的学生所占据,四期以后的学生能做到团师长的都为数不多。
戴笠以黄埔六期生和蒋介石非亲非故,最后能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下属,并建立起庞大的军统体系,不能不说戴笠的确是个杰出的人才。
戴笠尽管于王亚樵有结义之情,可蒋介石的任务又不能打折扣,蒋介石悬赏百万捉拿王亚樵,戴笠在上海滩搅起了滔天巨浪,大肆搜捕王亚樵及其下属。
要知道,当时蒋介石围剿拥有数万大军的苏区首脑,也不过才开出10万大洋的赏金。蒋介石能为王亚樵开出100万的赏金,可见在蒋介石的心里,王亚樵的分量之重。
一时之间,王亚樵的斧头帮在上海销声匿迹。就是在这种大搜捕的情况下,王亚樵两次历险,险些落入军统的魔爪。
由于王亚樵的手下,柏芷芗的出卖,戴笠获悉了王亚樵的住处,由柏芷芗追踪证实,王亚樵确于夜晚乘他的云飞汽车进入家中。
军、警百余人破门而入,进到王亚樵所住卧室内,王亚樵所着黑紫羊皮袍尚在床上,其被筒尚温暖,但始终未搜到王亚樵。当时抓捕人员都说“王亚樵有飞檐走壁之能”。
其实,王亚樵闻警即奔上四楼晒台,抓住隔壁新造房千斤坠绳索滑下去,为了躲避收捕,在乱坟岗躲了一夜才脱险。
王亚樵第二次遇险,是在赫德路赫德里楼上,王亚樵住在小妾王亚瑛家,王亚瑛买菜回来,见有车停于弄口,好几个人神色紧张,即回楼上对王亚樵说:“快起来,前后弄口被特务们围住了。”
王亚樵化装成女人,扎上头巾,手提菜篮,王亚樵穿过特务身边逃出时,王亚瑛立即换上亚樵衣服斜靠窗口吸引特务,王亚樵又一次脱险。
1933年5月12日,戴笠找不到王亚樵,就于杨虎商量,决定秘密逮捕王亚樵的弟弟王述樵。
王述樵是律师,是沈钧儒先生的学生,沈钧儒当时任全国律师公会会长,沈钧儒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抗议:“王亚樵犯罪,其弟王述樵何罪?兄有罪不应罪及其弟。”吓得戴笠赶紧把人放了。
两次让王亚樵逃出生天,自己出的馊主意,抓王亚樵的弟弟又碰了一鼻子灰,让戴笠异常恼火。戴笠此时早已忘了,王亚樵是他的结拜兄弟,恨不得此时把他剥皮剜心。
戴笠尽管对王亚樵恨之入骨,但仍然找不到抓捕王亚樵的好办法。此时,一个转机出现了。
蒋介石知道了是王亚樵策划,炸死了日军白川义则大将。蒋介石转而欣赏起王亚樵来,告诉戴笠可以改剿为扶,可以招降王亚樵,让人问问王亚樵如果诏安都有什么条件。
王亚樵提出条件是:一,对南京、苏州、上海等地,凡因我被逮捕的人,一律释放:二,随我吃饭的人多,要解散他们非一百万元不可。
戴笠对王亚樵所提两件事均同意,戴笠按照蒋介石的要求,要王亚樵先交“投名状”对西南反蒋派不管是胡汉民、李济深、陈铭枢、李宗仁、陈济棠打一枪,表示诚意。
当时王亚樵寄信给调节人常恒芳道:“雨农不是来和解,是来陷我于不义的,我王亚樵决不做此反复无常小人之事。”
谈判不成,王亚樵和戴笠之间,猫捉老鼠的游戏就又开始了。这期间戴笠再也没有找到,王亚樵的行踪。
陈济棠送与王亚樵二十五万大洋,让他行刺蒋介石。王亚樵就组织人手,在1935年先后两次刺杀蒋介石。
1935年8月,王亚樵得力干将华克之等人,探知蒋介石将从武汉返回南京,决定在蒋介石从火车站乘车回黄埔路官邸的途中行刺,但当蒋介石的车队经过时,由于车速太快,无法看清蒋介石到底在哪辆车里,只得作罢。
在南京召开四届六中全会前两天,1935年10月28日晚,孙凤鸣乔装成记者,蒋介石因为不肯出来照相合影,才躲过了孙凤鸣的刺杀,侥幸逃得一命。
孙凤鸣看蒋介石不肯露面,无奈之下转而刺杀汪精卫,虽然没有当场打死汪精卫,但汪精卫晚年还是因为枪伤复发感染而死。
刺汪案发生后,100多名当事人和关联人被捕,大部分惨遭杀害,其中包括孙凤鸣的妻子和他年仅17岁的妻妹崔正祺。特务们更是四处搜捕王亚樵。
王亚樵为了报复蒋介石,刺杀了国民政府外交次长唐有壬,用这样的行动对蒋介石以强有力的回击。
悲剧结局
此时的蒋介石对王亚樵是又恨又怕,据说听到王亚樵的名字,蒋介石的假牙都会酸痛,而戴笠更是愁得整宿睡不着觉。
这时,通过消息,戴笠知道了王亚樵在广西梧州落脚。
戴笠知道王亚樵最重义气,就以绑票的形式把王亚樵的部下余立奎从香港抓到南京,关进监狱。余立奎誓不叛变,戴笠又派人找到余立奎的妻子余婉君,告诉他只有抓到王亚樵才能放他的丈夫出来。
按原先的约定暗号,余婉君与王亚樵取得了联系,说是带来了余立奎的口信,王亚樵自然就没有不见之理。
尽管郑抱真等人劝阻,王亚樵出于对余立奎的信任,还是决定见余婉君一面,应邀前往。
可惜他一生谨慎,却误在妇人之手,落入了圈套。20多名特务正与余婉君一起,等候在新西旅馆中。
王亚樵毫无防范地走进了新西旅馆,一进门就被特务们堵在了屋内。如此近的距离,特务们首先使用的是短刀,致命的一刀从背后插入,刺中心脏,王亚樵当场气绝身亡。
有人把这一段夸大其词,说王亚樵被特务们剥去脸皮向戴笠交差,这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军统从来没有过这种恶趣味,暗杀任何政要人物都没有割首级,剥面皮,对王亚樵又有什么必要如此恶毒呢?
说句题外话,在广西暗杀王亚樵,白崇禧有开门揖盗之嫌疑,应该是得到他的首肯的。广西管理极严,20几个特务乘汽艇开进梧州,白崇禧岂有不知之理?
结束语
王亚樵的一生,是叱咤风云的一生。王亚樵身材瘦小,戴一架黑框水晶眼镜,不但没有半点凶悍之气,甚至斯文秀气得像文弱书生,然而谁能料到,他却是威震上海滩的斧头帮帮主,民国史上的“暗杀大王”和“民国第一杀手”。
我认为王亚樵是有古代侠义精神的一位侠者。为了救一个人,他不惜千金一掷;为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他能冒险炸死日本大将,逼迫张学良离开上海;为了政治抱负,几次行刺蒋介石;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王亚樵的墓碑上写:“纵观公之一生,可谓特立独行,无私无畏。公以暗杀大王名于世,实则嫉恶如仇,从善如流。为人急公好义,宽厚仁慈。并以“中国近代史上之奇男子也”等语,为王亚樵盖棺定论。
最后用王亚樵唯一存世的一首词作为结语吧:
《念奴娇·西江烟雨》
西江烟雨哭陆沉,魑魅魍魉狐兔,北土沦亡黄流注。中原烽火弥路,悲恨相继,万里烟尘,江山知何处。堂堂中华,难忍东倭猖寇,醉生梦死内战,媚倭求存,何言对国人!闽海羊城兴义师,苍苍太无情,天涯海角,足迹无门,千载留泪痕。鸥蒙山重,北顾延河非孤云。
一代暗杀王斧头帮主王亚樵,,为何死在兄弟老婆手上?
王亚樵,最大的特点是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毛主席对王亚樵的评价是: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1889年,王亚樵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磨店乡。今天家乡人民(包括我)都以王亚樵为光荣、为自豪、为骄傲。
称呼王亚樵为暗杀大王,不够全面,王亚樵还是仗义好汉,也是民族英雄。
兴起于豪爽仗义
王亚樵豪爽仗义、名闻遐迩,安徽同胞对他倍加尊敬、十分信任。
1921年,在上海,王亚樵担任安徽旅沪同乡会会长。他号召安徽籍工人加入同乡会。
安徽同乡纷纷响应,入会者络绎不绝,同乡会会员超过10万人。
王亚樵不仅把同胞组织起来,更重要的是,他真正为同胞出力做事、解决困难。
大资本李广银恶意拖欠工资,一名安徽籍工人前往索要,不但没要到钱,反而遭到一顿毒打。
王亚樵知道后,非常气愤。他立即到铁匠铺打造了100把斧头,率领100名安徽大汉,每人手提一把利斧。
王亚樵他们冲进资本家的大院中,索要工资。
看见闪闪发亮的利斧,李广银连连道歉,当场把工人的工资结清。
从此以后,王亚樵与斧头帮在上海声名鹊起,连青帮大亨对他们也礼让三分。
不愧为民族英雄
日本占领上海后,决定在“天长节”(日本天皇生日)那天举行“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
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庆祝胜利,这是何等的民族耻辱!
王亚樵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决心搅乱“庆祝大会”。最大的困难是:日寇规定不准大陆中国人进入会场。
王亚樵命令弟弟王述樵秘密约定金九。金九是朝鲜革命党人,流亡中国,从事抗日活动。
金九与朝鲜革命党人尹奉吉、安昌浩精心密谋了爆炸计划。
日本庆祝活动那天,尹奉吉顺利进入会场,把装有定时炸弹的热水瓶放在台下。
日军大将白川义则、重光葵等10余人登上庆祝台,定时炸弹按时爆炸。
威力巨大,连台带人轰至半空。
站在旁边的尹奉吉又将手榴弹扔上高台,白川义则当场炸死;重光葵炸成重伤;日租界商会会长被摔死。日军首领共死伤13人。
“庆祝大会”被彻底摧毁。
虽然不是王亚樵本人亲自炸毁日军,但是,主要策划者正是王亚樵。王亚樵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拒敌于不能见面
内地形势过于严峻,王亚樵带着一帮兄弟进入香港。
国民党特务陈亦川主动向戴笠请求,自愿打进斧头帮内部,寻找机会或擒或杀王亚樵。
陈亦川秘密去港,借口曾经与余亚农有一面之缘,又是安徽同乡,并伪造石寅生推荐书信,接近余亚农,畅谈反蒋救国。
时间长了,陈亦川请求余亚农引见王亚樵,希望拜王亚樵为师。
无论陈亦川使用什么花招,就是见不到王亚樵。
王亚樵具有高度的警惕性与防范性。
躲藏于广西梧州
1936年2月,王亚樵偕郑抱真、许志远、余亚农等人逃亡到广西梧州,王亚樵化名为匡盈舒。广西是李济深、李宗仁的地盘。
李济深安排广西省政府每月拨给500元生活费。
王亚樵3次求见李宗仁、白崇禧,建议他们兴兵讨伐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不同意。
求救于中共延安
王亚樵知道,广西不是久留之地,打算投奔延安、投奔中共、投奔毛泽东。
余亚农带上王亚樵亲笔信前往延安,密会毛泽东。
栽倒在同情仗义
戴笠亲自到香港捕捉王亚樵,但是,反而遭到王亚樵算计。戴笠贼心不死,召见陈亦川。
陈亦川知道王亚樵已经到了广西梧州,便密谋利用王亚樵十分关怀下属的特点,寻找王亚樵的下落。
戴笠命人把余立奎抓起来,押到南京、严刑逼供。
余立奎视死如归,绝不叛变,戴笠将其关进死牢。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戴笠命令手下重金收买余婉君,余婉君是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见利忘义,愿意配合特务工作。
1936年10月,余婉君从香港来到梧州,委托余立奎的战友捎信给王亚樵。在信中,余婉君一面诉说自己生活艰难、无法度日;一面希望见到王亚樵,商讨营救余立奎。
考虑到余立奎为斧头帮的贡献,出于对帮会成员家属的帮助,王亚樵深明大义,答应接见余婉君。
特务郑介民随时从余婉君处获取王亚樵的信息,知道王亚樵即将到余婉君的住处。
戴笠命令陈质平带领16个特务,埋伏在余婉君屋中,准备杀死王亚樵。
王亚樵刚进门,特务一把生石灰撒到他的脸上,并且有人迅速把门关紧。
王亚樵双眼被生石灰烧的不能睁开,但是,他掏出手枪与特务搏斗。
王亚樵看不见特务,胡乱开枪。
特务从四周开枪射击,王亚樵身中5枪,倒在地上。特务围了上来,按住王亚樵,担心他没有死亡,又在他的胸口、心脏部位猛刺3刀。
一代枭雄王亚樵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死了。为了邀功请赏,陈质平命人把王亚樵脸皮剥下来、装进包中,送给戴笠。
虽然被眼前这一幕吓得魂飞魄散,但是,利欲熏心的余婉君没有忘记要求兑现赏金。
余婉君的叫声,提醒特务们,还有一个看见杀人的女人。为了贪污赏金、为了杀人灭口,陈质平向余婉君连开三枪,余婉君一命呜呼。
王亚樵被暗杀后,斧头帮成员郑抱真、许志远将其尸身收殓,在梧州倪庄进行了安葬。
王亚樵牺牲的时候,年仅47岁,正是英年早逝。
特务暗杀王亚樵,余亚农正在从延安赶往广西梧州的路上。
一代英雄豪杰、一代江湖义士、一代民族英雄,兴起于行侠仗义,毁灭于仗义行侠。生活于黑暗年代的中国人,命运就是这样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