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麻将为什么总是不胡牌?打麻将之所以能受大家热爱,就是因为打麻将可以体会人生中的各种感受。比如紧张、刺激、高兴、悲哀、失落。光打不胡牌,只能体会到悲哀,自然就失...
打麻将为什么总是不胡牌?
打麻将之所以能受大家热爱,就是因为打麻将可以体会人生中的各种感受。比如紧张、刺激、高兴、悲哀、失落。光打不胡牌,只能体会到悲哀,自然就失去了打麻将的意思。
麻将最后的成败和胡牌的次数有着很大的关系,胡牌多、常胡牌的人自然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胡牌也有技巧,我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总结了几点,供大家参考。
叫口如何选择?
从胡牌的概率来看,一条线叫口最容易胡牌,比如147,258,369。这类叫口由于张数较多,是选择叫口的首选。其次是胡卡张、对倒、单吊。
上面讲的只是概率事件,具体操作还是要根据牌势而定。不过总的来说,胡别人打过的牌比胡没出现过的牌容易,胡熟张比胡生张容易,还有种叫回笼捉鸡,说的是胡自己打过的牌,一般情况下别人肯定想不到。
另外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前期胡边张,比如幺和九。因为边张能靠的牌不多,大家首先会考虑打出去;后期胡中张,因为到了后期,基本上大家都听牌了,有些不得不打的牌基本上都是中张。
关于单吊、对倒、卡张该如何选择?
如果是单吊将,不要去胡没出现过的牌,大概率别人手里有一对,另外在选择单吊将时,尽量选择碰过的牌的挨张,别人更容易打出来。
在胡对倒时,尽量不要选择挨张没有出现过的牌,大概率别人已经组成搭子,对倒牌本来就只有两张可胡,别人组成了搭子基本上胡牌无望。
在胡卡张时,尽量选择一条线牌型出现过的牌,比如别人打了五筒,你可以选择胡卡张二筒或者八筒,因为打麻将的人习惯性的会认为五安全即二八也安全,所以出现率会更高。
总的来说,麻将没有绝对,选择叫口也是一门技术,往往不是能胡的牌越多越好,能胡的叫口才是好叫口。
打麻将为什么总是不胡牌?
我曾经不止一次遇到过,从下午1:00到5:30,整个下午4.5个小时,仅仅有5、6把胡牌,其余时间都是眼睁睁看着别人一把接一把大牌倒下来,要么“龙七对”,要么“清带根”,要么“清大对”等等。每倒下一次的“啪啪”声,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自己的心上,眼看着一张张钞票落进别人口袋,锥心的疼啊!
那种输钱的感觉,真正是对人的一种折磨。原本想赴了牌局,趁机捞上一笔,赢它个千儿八百,谁曾想,牌局一开始,起上手的牌张,就像别人挑剩下的无用牌,既散又乱,完全不搭;好容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牌组拢成搭,看似听牌了,可是往湖里一瞧,妈呀,哪还有胡牌的希望,要胡的牌早跑完了,要换张听牌吧,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就只有等着挨宰的份;有时倒是很早听牌了,看似要胡的牌张还很多,可是还没等到机会去牌墙上摸到,别人早已经倒牌胡了……就剩自己在那干瞪眼。
遇上这种倒霉情况,一下午仅仅有五六次胡牌,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其结果自然是输得凄惨,让人想哭。
这样的情况经历多次以后,作为一个经常泡在麻将馆的“麻迷”,自然而然会去想个一二三,要弄清楚里面到底是啥原因。想去想来,好像都是自身的原因,跟别人无关——
一是赌运不好呗。从学会打麻将开始,就老是以输钱为主,以赢钱为辅,输的多赢的少,输的场次多,赢的场次少,七成以上是输,三成以下是赢。不胡牌那阵,也正是人霉到起冬瓜灰的极致时分,命该如此,怨不得谁!一下午能胡上那么5、6把,都算是命运的眷顾了。
正因为此,所以才有了特霉的手气:起牌凌散、杂乱、不成搭;堂牌不出自己的要张;迟迟听不了牌,听牌后需要的牌张已经没有了;看似要胡的牌张很多,但恰恰就在牌墩的最尾端,而别人的胡牌都在前面……
二是技术不过关噻。起牌之初缺乏全局思维,牌起上手后,没有一个总体的战略规划,这把牌是打攻坚战还是防御战,还是游击战?具体讲,就是是去做大牌龙七对、清带根,还是图跑得快,见张就胡,只贪小;或者严防死守,誓死不松生张,死磕到底,即使最后无叫被查也在所不辞……总之,没有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没有规划,没有套路,乱打一气,给后面听不了牌,更胡不了牌埋下伏笔。
行牌中期,缺乏“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灵性,只管考虑自己的手牌怎么打,没有对别人出牌后手牌的分析和判断,没有根据已现池牌推测墙牌的逻辑思维,也就是没有猜牌的能力;常犯一些明显失误、乱对乱碰甚至看错看漏牌的基础性错误,无形中给自己造成组牌、听牌、胡牌的困难。
行牌末期,没有对残局的把控能力,该大胆放出的牌张却谨小慎微,缩手缩脚,攥出水也不放;该严防死扣的牌张,却又心存侥幸斗胆打出,成为别人大牌的助攻手,最后落得别人大牌下地,自己的胡牌落空。
总之,正是因为自己打牌过程无前瞻性,章法混乱,判断能力低,处置失当,错误不断,才造成打麻将整个过程胡牌困难。
三肯定是自制力不强啦。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别人一吆喝,只要一听到“三缺一”,马上就丢魂了。也不管心里有木有烦恼事,情绪是不是低落,头脑是不是清醒,反正就是去!上!带着糟透了的心情,脑子里装着其它事,心猿意马,在麻将桌上跟个呆瓜一样,这能胡牌?
我曾经在和老婆爆吵一架后,为了解气邀约几个麻友血战;也曾在外孙子一年级开学的头晚,在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擦等完全没准备停当的情况下,不顾老婆的劝说,应约去“砌长城”。
带着心里的烦心事或装着紧急事,去参加麻战,心不在焉,神思恍惚,结果可想而知,整场牌只有那么五六把的胡牌率。除此之外,就相当于是陪人打牌的“相公”,看着别人胡牌,听着别人报数,然后把身上的钱一张张往外掏,毕恭毕敬地送给人家。
正因为以上几种原因,自己没有赌运,没有过硬的牌技,还没有自控力而带着心事参赌,总是胡不了牌,那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输钱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完全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而这些问题都成为在短期内无法逾越的障碍。
按照常理,这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和伤感的事情,但经过痛定思痛,我忽然省悟到,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和喜事呢?既然这些问题都是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可不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离开牌桌,离开赌博吗?把用于打麻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既不会输钱,又能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生活的品位,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喜事,何乐而不为?
民间不是一直有“十赌九输”“久赌必输”的说法吗?赌博的结果由此可见。经过仔细地揣摩后,我也慢慢领会了其中蕴含的哲理:赌博确实是一种令人丧失意志的精神鸦片,不仅使人失去斗志,还使人损失金钱,一旦深陷其中,就会中毒上瘾,难以自拔。
有鉴于此,我已于三年前就离开了麻将赌博,把以前打麻将的时间,用来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在头条上写写文章,再买买菜做做饭,像其他退休人员一样,傍晚散散步,跳一跳广场舞,不仅让自己的精神饱满充实,更让生活的品质提升了一个档次。
如今,离开了麻将赌博的生活,轻松而惬意,再没有那些恼人的烦忧。
当然,也不是说就要完全隔绝麻将,以娱乐为主的麻将适当玩玩,也有益于身心健康,“大赌伤身,小赌怡情”。特别中老年人,适当玩玩,还可益智健脑,预防老年痴呆。但要玩好麻将,尤其要提高胡牌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从多方面学习提高:
一是从心里素质上提高,把输赢当成娱乐,放松自己,彻底卸下任何心里负担,不夹带任何负面情绪上场。轻松上阵,沉着冷静应战,给提高胡牌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从技战术上提高,在谙熟基本打法的基础上,多观摩学习别人的组牌做牌思路,吸收别人实战经验,取人所长,在实践中提高组牌速度,增加胡牌概率;
三是不断总结,多摸索多实践,善于从别人和自己身上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相信经过不断的优化改进,打麻将的技术会日渐成熟,胡牌技巧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