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到底什么才算领导(到底什么才算领导关系)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27 00:00:25 浏览量(来源:小韩

    [摘要]到底什么才算领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这一点在名字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要弄清楚什么才算领导,首先要弄清楚这一群体为什么被取名为“领导”?弄清取名的原委之后,就能够...

    到底什么才算领导?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这一点在名字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要弄清楚什么才算领导,首先要弄清楚这一群体为什么被取名为“领导”?弄清取名的原委之后,就能够比较方便地逐项剖析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大家认可的领导。本文将会追溯“领导”一词的由来,分析“领导”存在的意义与职责,“领导”的权力构成,权利的运用,最后给出结论,即做到何种程度才能称得上领导。

    “领导”一词的由来

    “领导”一词适用范围很广泛,上到国家统帅,下到村长书记都可以称为领导,现在一些私企的管理层也常常被称为领导,甚至在酒桌上躲酒时,也可以拿“家里领导不让”当做挡箭牌。

    “领导”一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对于这一问题,本人学浅,至今未有明确答案。从领导的英语单词“lead、leader、leadship”来看,“领导”一词极有可能是从西方世界学习借鉴过来的。虽然是英译汉,但从“领”和“导”两个字中,仍然能看出翻译者深厚的文化功底。

    试想,假如当时的翻译者选择其它文字代替,例如,“立德”“礼德”“乐德”,那就全然不如“领导”直观而有冲击力。

    同时,汉语运用又是很生动的。在西方,“lead、leader、leadship”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既有名词,也有动词,还可为代词。在汉语中,仅“领导”一词就足够了,例如,“他是我的领导”“他领导我们赢得胜利”“他很会领导”。


    “领导”的职责

    领导的全部职责都高度概括装进“领”和“导”两个字之中。虽然构词中,“领”在前,“导”在后,但就我的实践总结,应该把“导”放在前更合适,即“导领”,但这样又过于拗口。下面就由“导”到“领”依次讲解。

    所谓“导”,就是众人没有目标,给大家以目标;没有方向,给大家以方向;没有信心,给大家以信心。

    例如,毛主席之于革命队伍就是这样的“导”,大家没有目标,毛主席写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告诉大家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大家没有方向,《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又告诉大家,到农村去大有可为,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忠实可靠的伙伴;大家没有信心,《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文章又告诉大家,正义必胜,革命必胜。


    所谓“领”,就是第一人,是站在最前面披荆斩棘的那个人,是敢于吃螃蟹的那个人。“领”的灵魂用一个词就能够高度概括,那就是——跟我上!而其反面,则是——给我上!

    例如,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德的扁担和红米饭、南瓜汤,就很好的体现了一个“领”字。和平年代,中印边境戍边英雄团的军官坚持“睡觉睡风口”,吃饭则是“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冲锋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体现的也是“领”。


    当然,这里也有一层辩证关系,“领”体现在冲锋的时候,是站在最前面的,但在论功行赏时,又是站在最后面的。

    领导的职责归纳起来,就是指给大家以目标,告诉大家为了达成目标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带着大家向正确的方向走,走累了给大家鼓劲加油。

    这些职责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知道什么是“导”,但并不一定知道如何“导”。知道要“领”,但并不一定能通过人性的考验。下文,我们来继续探讨如何“导”和“领”的问题。

    “领导”权力的构成

    阿吉里斯(Argyris)指出:“领导即有效的影响。为了施加有效的影响,领导者需要对自己的影响进行实地的了解”。

    在阿吉里斯的基础上,我认为还应该加上“正确”二字,即是:领导者需要对自己的影响进行实地的正确的了解。通过详细考察,理性分析,可以得出一个领导的权力或影响力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职务影响力,二是非职务影响力


    职务影响力是指上级赋予给这个领导岗位人、事、物、财的决策和执行权力。这是跟随岗位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岗位都对应相应的职务影响力,岗位设立合并精简,职务影响力就随之产生、扩大、缩小或消失。

    我们常说的“错把平台当能力”就是混淆了职务与自己的关系,把附加在职务上的影响力错误地放在了自己的身上,但这显然是不能划等号的,没有人能够离开职务谈职务影响力。

    那什么样的权利是随着人走的呢?就是我们马上要谈到的非职务影响力。非职务影响力指的是领导个人的形象、气质、素养、行为等因素的集合。职务影响力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对下属行为进行影响,非职务影响力则主要通过影响下属的心理,从而影响其行为。

    积极的非职务影响力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具有很强的号召性,能够很好地激发下属的自驱力。一项工作要完成,通常靠职务影响力就可以实现。但一项工作要完美,则要依靠非职务影响力。同理,一个单位的整体氛围也是这个道理。

    例如,作为国民党参政员的黄炎培,带着说服共产党参加“国民大会”的任务来到了延安。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与毛主席“窑洞对”后,他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转变,对共产党打破历史周期律充满信心,并说:“延安离我的理想不远了”。为什么黄炎培本来是当“说客”而来,却反而被延安说服呢?奥秘就在于非职务影响力,当时的延安在旧中国里一篇生机盎然,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共产党领导人与他在窑洞里吃着粗茶淡饭,让他大受震惊,回想起国民党的灯红酒绿,五子登科,黄炎培自然就知道了中国的未来在何处。


    “领导”权利的运用

    只讲“是什么”和“为什么”,而对“怎么办”避而不谈,是作文中的“山间竹笋”。前文中,我们分析了领导概念、职责和权力,只是开了个头,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怎么运用领导权力。

    做领导有大小之分,职责也各有不同,体现在某一项具体工作中,就要肩负不同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什么呢?管理学中有个名词叫“能级管理”,就比较好地说明了各级的责任,但由于常常被误解为简单的一级管一级,所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还是难以起到指导作用。

    其关键的薄弱点就在于没有弄清楚不同级别层次之间用权的区别性。对任何一个单位进行划分,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面对一项工作,高层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应该做趋势。中层呢?应该做模式。基层则应当顺应趋势,在整体模式中做具体的实事。

    也就是高层做趋势、中层做模式、基层做实事,各安其位,层层履职,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在其位谋了下属或上级的事,那都不能正确的实行领导。

    例如,蒋介石是有名的“微操大师”,他非常喜欢越级指挥下级军官,常常直接打电话给军长、师长下达命令,导致中层无所事事,因此也就难以充分发挥有效的战力。据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晏道刚回忆,1935年3月,工农红军突破乌江后,蒋介石就越过薛岳,以国军统帅之名,成为了实际上的贵州绥靖公署和前敌总指挥部指挥官,亲自打电话调动部队。薛岳变成了一个接线参谋,约等于高级传令军官,还时不时要被蒋介石臭骂一顿。每一道调动指挥部队的命令,薛岳非经请示不敢作主。最后,几十万大军,多路堵截,就是拦不住工农红军的步伐。

    蒋介石当领导的错误就是典型的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不知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了下属的事,荒了自己的地,让下属无所适从。


    知道了“做势、做式、做事”,能够各安其位,只是权力正确运用的第一步。各级具体该如何做好一个趋势、一个模式和一件实事呢?其实古人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那就是“道、法、术、器”,有些烧脑,听我慢慢讲来。

    道、法、术、器”来源于中国古代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精髓,简单的四个字里包含着正确用权的密码。“道”指的是规律、内因、底层逻辑,“法”指的是愿景、意义、目的,“术”指的是流程步骤,“器”指的是所使用的工具。

    以一个具体的工作来对应“道、法、术、器”,从做势、式、事三个层次对应解释,如下:

    做趋势,“道”就是要了解趋势的共性规律以及这一特定趋势的特殊规律;“法”就是要明确做这一特定趋势的目的和意义;“术”就是营造这一趋势的具体步骤;“器”就是实施各个步骤过程中用到的工具。

    做模式,“道”就是要了解模式的共性规律以及这一特定模式的特殊规律;“法”就是要明确做这一特定模式的目的和意义;“术”就是打造模式的具体步骤;“器”就是实施各个步骤过程中用到的工具。

    做实事,“道”就是要了解这件事的底层逻辑;“法”就是要明确做这件事的目的和意义;“术”就是做这件事的具体步骤;“器”就是实施各个步骤过程中用到的工具。

    例如,一个公司要杜绝迟到现象,公司高管应该传达对迟到现象的整治决心,让公司从上到下都动起来,这就是做势。做势的过程中,高管首先要从“道”的角度思考导致迟到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主观的制度漏洞、监督缺位、自由散漫,还是客观的制度不合理、交通不便、加班太晚;第二从“法”的角度明确杜绝迟到的目的和意义;第三要从“术”的角度,把造势的步骤规划好;第四从“器”的角度合理选择趁手的工具。

    通过掀起趋势,让中层按照“道、法、术、器”去打造模式,比如,《迟到早退奖惩办法》。让基层员工在《办法》中,按照“道、法、术、器”去遵章守纪。

    掌握了“势、式、事”,就能人尽其责,掌握了“道、法、术、器”,就能事事有谱,两方面融会贯通,即是正确用权。


    如何才能称得上“领导”

    最后,我们来回答如何才能称得上领导?通常来说,受到上级任命领导职务的人都可以称为领导。但真正能被大家所认可的领导,是指引目标方向,并能带领大家实现目标的人。

    在实现过程中,优秀的领导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各安其位,并能通过非职务影响力提升职务影响力的效能。

    感谢题主的提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尤其是“道、法、术、器”等概念更是中华文化中璀璨夺目的明珠,由于本人知识、阅历、理解能力有限,本篇未能完全讲透之处,还请大见谅,如果朋友们感兴趣,我会继续深入研究思考,谢谢!

    #头条创作挑战赛#

    到底什么才算领导?

    我们单位办公室主任马主任,离婚的,还有几年就退休了。

    此人性格怪异,负责单位的外事接待,吃吃喝喝。


    马主任话不多,每次喝完酒回来一个人闷着不说话,每次回来都习惯给我们打包一份剩菜。

    有时候送给门卫大爷,有时候送给我们刚毕业这帮小年轻的。

    打包回来的都是剩很多,或者整盘几乎没动的。




    我们办公室几个小年轻都是刚毕业,在哈尔滨租房。

    天天吃盒饭,自从马主任打包回来之后,我们就打牙祭了,赶忙把饭菜放在微波炉里热一下,然后开吃。


    有时候是锅包肉,有时候是鱼香肉丝,有时候是宫保鸡丁……


    连续一年,我们的伙食大幅度提升。

    后来,偶尔马主任打包回来一份树椒土豆丝,就会遭到我们的白眼和责怪。

    马主任挠挠头,你们啊,胃口还不小呢!


    我们单位有个司机叫小陶,是农村来的,父母双亡,挺困难的。

    中午我们吃盒饭,他经常一个人吃包子,上顿包子,下顿包子。

    总之就是包子!


    自从,马主任打包回来,我们就拽着他一起到办公室吃。

    起初,他很羞涩(他认为比我们大几岁,不能和我们抢食)。

    后来,迫于锅包肉的香味,他也就放开了……


    后来,领导退休了。

    我们的伙食也就戛然而止,伙食又回到解放前了。



    几年后,马主任得了癌症去世了。

    我们去给他送行。


    回来时,门卫李大爷眼泪飞溅,说马主任是个好人!他一个月工资不到5000,每天给咱们打包回来一个菜吃。


    当时,我们都惊讶了,原来马主任是自己掏腰包,每次吃完饭,特意给我们打包一个新菜!



    晚上,领导国外回来的女儿请我们吃饭。

    临走时,他女儿和我们说,他爸爸是个怪人,到死的时候还惦记你们单位的那个姓陶的司机,说司机那孩子挺好的,就是没爹没妈妈……


    原来,马主任怕门卫大爷和司机小陶不好意思(他特意为他俩买的),每次回来,他就是自己吃的剩菜,然后就把剩菜给我们……

    一个从来不爱说话的马主任,默默地竭尽全力地保护着底层人的自尊心。



    当时我们还纳闷的,领导每次打包得很仔细,干净整齐,不会把不同的菜混在一起,比一般的外卖还好吃!

    原来是新菜。


    门卫大爷很感激,司机也热泪盈眶……


    能给底层员工打包食物的,我相信有很多。能花自己的钱打包新菜的,应该没几个人能做到。

    我很佩服马主任,他这份细心和善良。


    能打包给门卫和司机的人,而且在自己去世前,对此事只字不提,这样的人,是真正善良的人,真正的好领导。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