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的哪些专业,是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专业是提供知识的平台,而个人的专业能力才是单位是否抢着选择的关键要素专业事关未来大学生一辈子的命运,选择大于...
大学的哪些专业,是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
专业是提供知识的平台,而个人的专业能力才是单位是否抢着选择的关键要素
专业事关未来大学生一辈子的命运,选择大于努力,要记住这句话。本文从家庭背景、个人的专业喜好和专业能力、社会需求来判断怎么选择专业。要说单位抢着要的专业,应该可以理解为社会需求量很大的专业或者有需求但是学生数量稀缺的专业,符合这两个特征应该是用人单位抢着要的专业了。
不过我们先谈如何选择专业,专业的选择决定着单位选择,里面有着必然的联系,下面具体讨论。
一.从个人家庭背景来选专业,对人生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一)穷人家的孩子的职业选择
1.对于个人有不断发展潜力的专业,毕业后就能够上升一个人生阶梯的专业——医生。一般穷人家庭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就不容易,考上好的大学就更加不容易。因此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最划算的专业有,涉及医学类的专业,成绩更好的,就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壮医学等等能够成为医生的职业。
这个专业有人说,需要很多的钱砸下去,但是现在有助学贷款,可以解决学生的学费的问题。只要坚持住本科,进入到规培,那么就会逐渐改善生活,现在广西很多所在的医院的规培点,他们的规培生每个月5000多的工资,比很多事业单位的工资都高出不少,更别说考到执业医师资格证后的工资了。
另外有能力的一定要考专硕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走到顶就是博士。我现在的工作的医院只要博士来80万的安家费。如果是本科生,要多少年才能拿到这么多的钱呢?因此学习改变命运重来都不是假话。
2.来钱快的专业,金融,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专业就业前景大,可来钱快,但是听到35岁危机,就应该指导,大部分情况是这个行业淘汰率高,消耗青春,工作压力大,但是能够在毕业后极快的改变家庭贫穷的现状。
(二)富家子弟的专业选择
想怎么选就怎么选,还用考虑什么,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但是从继承家业的角度来说,富家子弟财富的传承是一个大的问题。因此,富家子弟要学的东西可能也不会少,毕竟他们的花费也很惊人。每年1000万的花销是很大的,因此保证自己的财富的同时,如何保证富家一直富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肯定不能任性自由。那么,现在对于富家子弟的选择,专业选择上偏向资本运作的方向,否则肯定会坐吃山空。
当然,也可能有任性的人格的个体,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是无法摆脱如何获取惊人才能能力的专业的。金融、媒体、电影、平台等投资专业的选择,会让在云上的人一直在云上。
二.从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喜好来判断自己的个人专业取向
(一)专业能力,个人的专业能力越强,这个指的是在本科的时候,而不仅仅是在高中时期来判断。
高中的专业判断,一般只能说明文科和理科,学生的能力如何,自己是有个人判断的。如果说到专业上,那么就得从学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文理专业中包含了众多的学科。
因此高中在某一门课程中展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也愿意在专业上进行进一步的升华,那么可以在填志愿的时候选择这些专业。还有其他理工科的专业也是一样,需要大量的考察比较,最后根据个人的专业能力判断,你可以选择那些专业。
(二)专业喜好,喜欢不一定就能学得好,这个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喜欢可以当成兴趣来做,可能当成事业来做就可能会吃亏。但是喜欢这个专业,这个是有内在的主动驱动力的,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好的,但是好的程度怎么样,得看一个学生的天赋了。
三.从社会需求来选择专业
四.双一流专业建设来选择专业
我国双一流专业在不断地发展,每个学校都有特别好的专业,这些不管是国家级、省级的双一流专业,那都是那个学校最好的专业和建设学科。
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分数要求,在不同的地域选择相应的双一流学校和专业进行选择。下面提供一些双一流的学校和学科提供借鉴。双一流专业出来的学生很有市场,同学们可以考虑考虑。
五.被逐渐抛弃的专业实例说明
(一)教师专业,现在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人数超过了1400万,我们2023年毕业的同学有1158万,我们2022年的出生人口预计800万,当2023年前去报读教师类的专业,本科能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吗?教师专业留在大城市的几乎都是硕士和博士,在城市本科生竞争不过硕士和博士的,那么去乡镇学校就业的就只能是本科生了。而考教资的学生年年往上涨,说明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而报考教师类的专业,现在报考后毕业后就很吃亏了。
(二)应用物理学,我读这个专业出身的,出来,除了当老师,没有其他地方去了。有的同学已经去做生意去了,有的已经去卖房子了,有的去卖瓷砖,万金油的专业,不需要选择。
(三)还有其他就业不如意的专业如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化学、生物工程、绘画、音乐表演、应用心理学、资源勘探工程、旅游管理、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法学等网络上认为单位需求不大的专业,因此在选择上注意谨慎选择。而曾被教育部红牌警示的15个专业,显示如下:
各个省市中就业压力大,单位需求小单位如下所示:
很多专业就业率偏低,有其客观原因,有些是盲目扩张所导致招生数量过多,还有一些专业是因为长期投入不足。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社会需求量没有跟上。因此在专业选择上,就业率高的专业是我们学生首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再次强调,专业选择可能会给就业方面给予了较大就业的机会,但是最终就业仍然是由个人的专业能力决定的,专业能力强那么这些人才才是单位是否抢着选择的关键要素
大学的哪些专业,是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
学生毕业后,什么样的专业是用人单位抢着要的?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像表面文字那么简单,只回答这些是,那些不是。
那么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大学设置的专业是有规划的,可能因为经济的原因或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专业招生按比例或增或减,但总体要有人才培养的储备,不能盲目,忽冷忽热,而是细水长流。但也有的专业招生时砍掉了,那就说明这个专业人才在市场中太过剩了,可以停办一段时间。
关于大学专业很难说哪些专业一毕业就抢手,这主要是因为:
1、专业的设置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是和国家整体经济环境相联糸的,并也有国内外好多不确定因素,选择专业时的情形或你读完大学四年或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形是不一样的。
2、现在的就业都是双向选择,尽管专业对口,用人单位急需,但是你不愿意去招聘的单位,也许因为远,也许因为环境艰苦,也许因为薪金不理想等等。
3、专业抢不抢手,因为年份不同,地域不同,体现着抢或不抢。2018 年抢,2019 年也许不抢,长三角地区抢,珠三角地区不抢。
我的建议是:大学选专业一定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一致,这是你学习和工作的永远动力。否则你只考虑抢不抢手的问题,这几年抢,过几年不不抢怎么办?过几年下岗怎么办?如果有兴趣,抢不抢手不重要,固守你的兴趣,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袁隆平搞农业想当年和农民一样,肯定不抢手。因为有兴趣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变成了被抢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