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曹魏守城名将(三国曹操手下重要的守城大将)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21 15:00:45 浏览量(来源:小潘

    [摘要]三国时期,守城名将有哪些人?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城池作为统治者重要的支撑点,地位十分重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城池得失,很可能会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因此,在激烈的城...

    三国时期,守城名将有哪些人?

    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城池作为统治者重要的支撑点,地位十分重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城池得失,很可能会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因此,在激烈的城市攻防战中,善于守城的名将就脱颖而出。那么,在这三个国家中,谁又是它们最强的守城名将呢?

    一、魏国最强的守城名将曹仁。

    在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最强,控制区域最大。这些优势不是凭空得到的,而是依靠武力夺取而来的。因此,在曹魏的发展史上,有着无数次的城市攻防战。比如在吕布袭取兖州之战中,由于荀彧守住了三座城池,才给了曹操翻盘的机会。

    在此后的战争中,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对南方采取守势,更是招致了东吴和蜀汉的一轮轮的进攻。在曹魏的历史上,有三大城市防御战,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合肥防御战、襄樊防御战和陈仓防御战。他们的守卫者张辽、曹仁和郝昭,也都是一时名将。

    如果从这三人中选择最强的守城者,我个人倾向于曹仁。我们先看看张辽的合肥防御战。张辽面对的敌人主要是吴军,孙权曾经对合肥发动了多次进攻。最大规模的一次,孙权动员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反而被张辽、李典、乐进等人以七千人马击败。

    在这次战役中,张辽在逍遥津对吴军进行袭击,使得孙权险些落入曹军之手。从此孙权对张辽畏之如虎,再不敢进攻合肥。不过我们对这些战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孙权对合肥的进攻大部分都是试探性的,根本没有使用全力。

    孙权的主要目标是长江上游的荆州,对北上徐州信心不足。他对合肥的进攻,总是虎头蛇尾。曹操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放心让张辽等人守卫合肥,连援军都懒得派出。从这一点来看,张辽守城的难度是比较低的。

    至于说郝昭的陈仓防御战,它的难度要高于张辽的合肥防御战,因为郝昭面对的是兵力数十倍于己,志在必得的诸葛亮。不过,在这场防御战发生前,曹魏就判断出诸葛亮的意图,派郝昭前去守卫陈仓。在诸葛亮发动进攻前,郝昭已经有了充足时间进行防御准备。

    郝昭将城池修得焕然一新,并且添置了大批防御器械。当诸葛亮来到陈仓城下时,遭到了郝昭的顽强抵抗。由于郝昭早有准备,诸葛亮长期攻城不下,再加上粮草耗尽,曹魏援军抵达,诸葛亮只得撤军。郝昭的防御战虽然艰苦,但是他预有准备,防御的难度得到了降低。

    与张辽和郝昭相比,曹仁的襄樊防御战可谓艰苦卓绝。曹仁是曹魏负责荆州方向的主帅,在赤壁之战后就负责守卫江陵。他在江陵和周瑜进行了长期争夺,多次击退周瑜的进攻。在关羽、张飞加入战局,后路被关羽切断的情况下,经过一年苦战的曹仁才放弃江陵,撤往襄樊。

    在襄樊之战中,曹仁守卫的樊城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关羽水淹七军后,曹仁的援军被歼,城墙遭到水淹,多处坍塌。此时的曹仁如果撤走,也没有人能够指责他。但是,如果曹仁撤走,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关羽就会直接北伐,那么就会直接动摇曹魏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曹仁放弃了撤走的机会。他和部下盟誓,一起在樊城坚持了下来。樊城的防御设施薄弱,素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但是在曹仁的坚守下,关羽最终也没能打下樊城。最终,由于遭到曹军和东吴的夹击,关羽失去荆州,战败身死。

    正是有了曹仁的坚守樊城,才挽救了曹魏政权的危局。在洪水围困城池,援军被歼灭,关羽派大船攻打城墙的情况下,曹仁能够守住樊城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无论是从守城的难度,还是从守城的意义来说,曹仁作为曹魏最强守城武将是名至实归的。

    二、蜀国最强的守城名将霍峻。

    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守城战很少。这是在前期,荆州的失守是遭到了东吴的偷袭,根本没有机会进行防守。在后期,蜀汉对敌人的防御,主要是依靠四周的山险,在野战中阻击敌人。比如在兴势之战中,王平就是依靠秦岭天险击退了曹魏的大军。

    从蜀汉的历史来看,取得成功并且争夺比较激烈的城市防御战有两场,分别是霍峻的葭萌守卫战和罗宪的永安保卫战。罗宪的永安保卫战发生在蜀汉灭亡时,当时的东吴假借救援蜀汉的名义,想要进军蜀中,趁火打劫,遭到了罗宪的阻击。

    罗宪先是击破吴军步协的进攻,随后又遭到东吴名将陆抗的进攻。在罗宪在永安长期坚守,城中将士遭受疾病困扰,大半病倒。最终,罗宪在魏军的救援下,击退了吴军。不过,罗宪的永安保卫战虽然艰苦,但是从防御难度上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这是因为永安是蜀汉最重要的要塞,是刘备亲自建设的。在夷陵之战后,为了防备东吴的进攻,刘备亲自驻守永安。刘备病逝后,永安的防御也没有放松过。蜀汉在这里长期驻扎着大批军队,整个永安城固若金汤。防守这样一座坚城,凭借山险,罗宪的防守还是比较轻松的。

    霍峻的葭萌保卫战则比罗宪的永安保卫战艰难得多了。当时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驻守在葭萌。在准备充足后,刘备起兵争夺益州,葭萌就成为刘备最重要的后方基地。这里不但保障刘备的后方安全,还安置了大批刘备的随军物资和人员。

    这些人员对于刘备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些人员都是刘备手下军队的家属。刘备进入益州没有带多少自己的军队,手下军队的组成主要是刘璋资助的军队,还有起兵后兼并的军队。这些人的家属安置在葭萌,就是让他们做人质,约束这些手下为刘备卖命。

    由此可见,如果霍峻守卫的葭萌丢失,对刘备和他的军队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但是由于军队数量有限,刘备只给霍峻留下了数百人马。霍峻就是凭借着数百人马,阻挡了上万敌军的一年进攻。最终,霍峻凭借着自己的军队,采取奇袭方式击破敌军,并斩杀了敌军的统帅。

    如果从守城的意义和守城的难度来看,罗宪的永安防御战与霍峻的葭萌防御战不可同日而语。因此,霍峻作为蜀汉最强守城者也是无可争辩的。只是可惜霍峻才四十岁就去世了,着让刘备十分惋惜,也让蜀汉痛失良将。

    三、吴国最强的守城名将朱然。

    与蜀汉利用山险防御敌人相似,东吴防御敌人的手段主要依靠水战。从赤壁之战开始,曹魏就吃尽了东吴水军的苦头。曹魏多次大规模的进攻都被东吴阻止在长江岸边。这使得曹魏君臣发出感慨,曹魏虽有铁骑千群,面对长江也只能望洋兴叹。

    因此,东吴很少进行城市的防御作战,能够称得上比较重要的城市防御战,只有朱然的江陵防御战。在《三国演义》中,朱然的下场十分可悲。在夷陵之战中,他追击刘备,被前来救援的赵云一枪刺死,早早就一命呜呼了。

    不过在现实中,朱然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说得那么不堪。他原本是吕蒙推荐代替自己的人选,不过吕蒙死后,孙权并没有让他接替吕蒙的职位,而是选择了陆逊。朱然作为陆逊的部下,参加了夷陵之战后,便被派去镇守江陵。

    江陵一直是三方争夺的重镇,在蜀汉失败后,曹魏也把目光盯在了这里。为了夺取朱然镇守的江陵,曹魏派出了曹真、夏侯尚、张郃率领的军队。曹丕还为此亲自来到宛城,作为魏军的声援。一时间,曹魏名将重臣都汇集在江陵,大有一举拿下江陵之势。

    江陵对于东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座重镇坐落在长江北岸,控制着长江上游。当年曹操南下的时候,刘备就企图夺取江陵,被曹操在长坂坡击败。在赤壁之战后,周瑜更是弃一切于不顾,专心夺取江陵。在此后,为了夺回江陵,孙权不惜背盟,武力夺取江陵。

    如果曹魏夺取江陵,就控制了长江上游,东吴唯一可以抵御曹魏的长江防线就毁于一旦。于是朱然率领部下,死守江陵。在这次战役中,曹军表现出色。张郃丝毫不惧东吴的水军,亲自率领魏军渡江攻打江洲上东吴的营垒并占领了它,切断了江陵的内外联系。

    孙权多次派出的援军都被魏军击退,朱然的江陵成为一座孤城。朱然的手下由于疾病,能够作战的兵力只有五千。就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朱然依然坚持抵抗。在长达半年多的攻防战后,朱然的手下都失去了信心,有人选择向魏军投降,被朱然破获。

    最终,经过长期的围攻,曹魏无法支撑下去。在夺取江陵无望的情况下,魏军被迫撤退。朱然凭借着这场防御战的胜利,名震敌国。插句题外话,朱然凭借着当年关羽留下的防御设施,能够名扬天下,由此不得不对糜芳等人更加鄙视了。

    结语:

    三国时期城市争夺战十分普遍,魏蜀吴三国都有防御出色的战例。不过,如果按照防御战的难度和意义来说,三个国家还是各有千秋。三个国家最佳的城市防御战分别是襄樊防御战、葭萌防御战和江陵防御战。

    这三个防御战的共同特点都是众寡悬殊,失去城市后对各自的国家的影响重大。在它们的守将努力下,防御战都获得了成功。这三位武将,分别是魏国的曹仁、蜀汉的霍峻和东吴的朱然,他们也以三国各自最强守城武将的身份载入史册。

    三国时期,守城名将有哪些人?

    魏国四人,蜀国三人,吴国只有一人。

    三国时期,名将众多,大家谈论名将,往往都会谈论这个名将的进攻能力,比如关羽张飞这种进攻型的猛将。那么大家知道三国的守城名将又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国八大守城名将都是谁,谁能排名第一!

    第八、郝昭

    郝昭是魏国猛将,他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他挡住了诸葛亮的进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立马发动了第二次北伐,率军进攻陈仓,当时的陈仓只有一千多兵马,而诸葛亮有数万兵马,所以诸葛亮认为,他能轻松攻下陈仓,结果诸葛亮打了好几天,愣是攻不下陈仓,再加上魏国援兵前来,诸葛亮只能灰溜溜撤退了!郝昭能挡住诸葛亮的进攻,足见其守城能力是多么强悍,不过考虑到郝昭只抵抗了几天,时间比较短,所以只能将其排在第八!

    第七、罗宪

    罗宪是蜀汉末期的名将,当邓艾大军打进蜀汉腹地时,阎宇率军西还,命罗宪守卫永安城,就在这个时候,东吴军队前来趁火打劫了。当时的罗宪虽然只有两千余兵马,但是他成功打退了吴军的进攻,后来吴军增兵至数万,仍然攻不下永安,足见罗宪的守城能力是多么的强悍!

    第六、曹仁

    赤壁之战后,周瑜攻略荆州,在南郡和曹仁交手,曹仁凭借出色的守城能力,守卫了南郡近一年,实力令人惊叹。襄樊之战,关羽战力大爆发,击败了于禁七军,俘虏了近三万人,但他就是迟迟拿不下樊城,而樊城的守卫者就是曹仁!事实上,也正是曹仁的坚守,把关羽拖进了泥潭,为孙权偷袭荆州创造了机会!

    第五、霍峻

    霍峻是刘备的手下,当年刘备进攻益州刘璋时,留霍峻守卫葭萌关,刘璋命手下率军数万进攻葭萌关,想要抄刘备的后路,结果霍峻宁死不降,竟然凭借着数百人就守住了葭萌关长达一年,令众人惊叹!数百人挡住上万人的进攻,而且后来霍峻还率军主动出击,击败了围困的敌军,令人不可思议!如果说霍峻只是守住了城池,他也就是个还不错的守城名将,但是他主动出击这一招,足以将其提升至顶尖水平了!

    第四、张辽

    说起张辽,就不得不说合肥之战了。当时孙权统兵十万进攻合肥,而张辽这边只有数千人,单从兵力对比,张辽他们是很难守住合肥的。但张辽不是那种傻瓜式的守城者,他选择主动出击,打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成功打开了局面。而且在吴军撤退时,张辽又率军追击,大败吴军,直接将一场守城战打成了追击战,令人叹服!

    第三、魏延

    魏延最开始地位比较低,但是刘备眼光独到,直接将魏延给挖掘了出来,让他做了汉中太守,令众人震惊!刘备提拔魏延后,让魏延说点“获奖感言”,结果魏延的话再次令众人震惊!

    《三国志》: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瞧瞧魏延说的话,多么的豪气,而刘备竟然也敢放心把汉中交给魏延,足见他对魏延是多么看重。事实上,后续的故事发展也证明了魏延的能力,凭借他构建的汉中防御体系,王平成功击败了十万魏军,守住了汉中!而姜维改变魏延的防御体系后,汉中则被轻易拿下了。

    第二、陆抗

    陆抗是陆逊的儿子,其军事能力完全不输于陆逊,很多人都知道陆抗这个人善于进攻,但不知道陆抗这个人的防守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当年步阐叛吴,陆抗前去平叛,羊祜则率军5万策应步阐。陆抗到达战场后,并没有立即进攻西陵的步阐,而是命令手下抓紧时间修建围墙,准备围困步阐,这令众人大为不解,因为众人认为时间紧迫,应该立马进攻西陵。但陆抗却说,西陵乃是他亲自督造的,是近乎完美的防御体系,强攻根本攻不下来,所以他只能围困。众人不信,前去进攻,果然失败。

    真正善守者,并不仅仅是守卫一座城池,而是要搭建一个防御体系,在这方面陆抗做得非常出色,其防守能力令人震撼!

    第一、司马懿

    说司马懿是三国第一防御名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能防守住诸葛亮,而且还能把诸葛亮给拖死,就这份能力,三国时期,无人能敌!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我们不用赘述,能令他伤透脑筋数年,仍然无法击败之人,也就只有司马懿了!所以说,司马懿的第一防守之名,是当之无愧的!

    结语

    综合来看,三国八大守城名将分别是郝昭、罗宪、霍峻、曹仁、张辽、魏延、陆抗、司马懿,其中司马懿排名第一,是守城者中最厉害的一个!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