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感觉公务员教师家庭的孩子,普遍成绩都不错?1、基因优势能考上公务员的,智商都不会太低,不信的话你找一套卷子出来试试就知道了。这样的父母先天就具备基因优势,...
为什么感觉公务员教师家庭的孩子,普遍成绩都不错?
1、基因优势
能考上公务员的,智商都不会太低,不信的话你找一套卷子出来试试就知道了。
这样的父母先天就具备基因优势,成绩自然不会太差。
2、家庭氛围好
穷困人家才是每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心思很难全部放在学习上。
学习成绩主要有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做基础的,父母带头好学,孩子自然不会差。
3、关系网好
公务员和老师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人脉资源,结交的朋友也大多是中上层人,各种机遇自然就多了很多。
4、人生规划好
普通人过一天是一天,没有啥梦想,更谈不上长远的人生规划,而公务员和老师家庭,往往会从长远的角度去规划孩子的一生。
5、不差钱
经济基础承托一切梦想,补习班报不起,兴趣班没钱上,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很容易埋没孩子的才华。
有钱的家庭,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尝试,西边不亮东边亮。
感谢大家点赞支持,祝好~
为什么感觉公务员教师家庭的孩子,普遍成绩都不错?
他们有环境,他们有追求!
那天,同我一个老同学聊天,说起一件事。他的孩子考上了北大,去报到的时候,发现班里将近2/3的孩子来自于公务员和教师医生家庭。(我这个同学也是公务员)这种来自知识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自诩书香门第,实际上想想也有道理!
我后来把这个现象告诉我弟弟,他也点头称是。
他说,他的母校也是如此!(他也毕业于一所名校)至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弟弟想了想,说:他们有这个环境,他们有这个追求!
对这一点我也认同。
我记得疫情期间,我去我一个街坊家,大家都被风控在院子里,这个街坊的电脑出了个小问题,数据线坏了,向我求助。于是我把一个自己家里富裕的线,给他送去了。
到了他家之后,推门一看:好家伙,这整个一个自习室!
客厅里,一个长长的八人餐桌,在他家就是个大书桌,上面没有美味佳肴,全是笔记本电脑,纸笔书籍,他妻子坐在那里噼里啪啦的在网上,给学生答疑解惑,
而他呢,坐在妻子斜侧方面,瞪着屏幕上的一个图片,看着发呆,那是一个同事做的建模,可能还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他在那里思索着,看到我给他送数据线来,就转过头,小声的对我说:报歉!等一会儿啊!开着会呢!接着又连麦和同事讨论起问题来了…
我闲的没事儿,坐在他家的沙发上,侧头一看,小女儿正在小屋里学习呢,可能是在上网课吧,专心致志的!
这个家里唯一一个没在课位上认真读写的人,就是奶奶。
奶奶在厨房里,关着门,水管子发出沙沙的声音,估计是在那洗菜做饭呢!一会儿她端出了一盘水果,请我吃,随手又拎起了一只暖壶,给妈妈和孙女添上茶水,看看,整个一个自习室管理员!
在有的家庭就更有趣了!
父亲和孩子一起读书。
一本书,父亲年轻时曾经读过:你有什么看法?他问儿子。儿子告诉他,时隔20年之后,自己看这本书的心得。
一道奥数题,妈妈曾经刷过,她认真地对孩子说:
这道题当年曾经出现在一场奥数比赛中,就是这类的题,我当时的答案是什么?最后取得了什么成绩!
女儿望着妈妈,满脸钦佩:呀!妈你那么棒啊!
爸(妈)你那么棒啊!
这些话经常会出现在公务员或医生,教师的孩子口中,其实他们是最钦佩父母的那一波人。
想当初,爸妈就是个普通的小镇青年,农家子弟,靠着聪慧的大脑和坚毅的品质,凭着一张试卷,鲤鱼跃龙门来到了大城市,然后又靠着自己勤奋的打拼,努力工作,在这里生根发芽,有了一席之地!
我认识一个外科医生,是搞器官移植的大牛!
她女儿今年上四年级了,有一次我和别人聊天,无意中说起来谁谁家的孩子周末不起床,十点多了还赖在床上。
这个小女孩张嘴就说:你不能光看他几点起床。他可能夜里两点钟才睡觉呢,是不是连麦海外辅导呢?
这让我觉得非常惊讶。现在都卷成这样了!线上辅导都到美国去了,女孩平静地说她认识好几个同学,都有外教,他们会在英国,美国,甚至于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给学生答疑解惑,所以上课的时差问题你也要考虑到。
呵呵,我不好意思打断人家的固化认知,其实那个男生就是个大懒虫,晚上熬夜也是打游戏。
当然这种话,对于学霸来说是不能够理解的。要知道这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儿,如今对初二的课程已经烂熟于心了,她的目标是清华!
除了学习氛围好之外,我和弟弟觉得公务员教师家庭,非常让人赞叹的另一点就是:
目标明确,不惜余力!
要知道,这一群家长就是鸡娃大军的主力。他们最关注的,就是未来的高考成绩。他们要求孩子卷起来,再卷起来!
而这在商人家庭里却不太普遍!
我弟弟的大儿子如今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大儿子成绩非常好,老师曾经在他五年级的时候,找到过弟弟,问他:有没有兴趣,让孩子冲击一下著名的,该校中学部实验班?要知道,那个实验班,可是全市闻名的尖子班呀!
若是公务员,教师的孩子,就是那种考二代的家庭,听了这话,得立刻心跳加速,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赶紧感谢老师吧!并且问问冲击实验班的具体事宜和步骤!
但是弟弟听了这话,却摆了摆手说:我更希望孩子在普通班读书,不希望他的生活只浓缩到课业这一点上,我也不想让孩子,因为要面对那么大的学习压力,而放弃他应有的兴趣与社交!
老师听了这话很错愕。但是后来他从其他人那里打听到了弟弟的工作之后就明白了。
嗯,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商人的家庭,老师立刻秒懂了!
和成天铺天盖地的刷题,争分夺秒的学习,气氛不同,弟弟对孩子基本处于课业放轻状态。他更着重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
他家的老二不爱学,那就干脆别学了,老大愿意学,也是适量的学,即便他在奥数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父亲也就是点点头,微笑而已。
但是如果大儿子在马术课上取得了成绩,父亲会大为赞赏,因为他更希望孩子处于他的社交圈子之中。
比如,他会打断孩子的学习计划,带着他去度假,然后大早上起来,拉着孩子去打早球。
大儿子实在不明白,在记忆力高峰的清晨,为什么要和一群叔叔,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同龄人,把时间浪费在高尔夫球场上?
但父亲却认真的对他说:
读书对你来说只是一方面,我还给你准备了社会实践,你得学会去和别人积极交流。要知道,他们都是你很值得交往的,未来的合作伙伴。
这一点,是商人家庭孩子学习成绩不那么突出的原因之一。
就是他们不太热心鸡娃。
与其让孩子念学习气氛超级浓厚的高中,追高考分数,冲击名校,商界的家长,更希望子女去海外上大学。
拥有丰富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经验,对于申请海外名校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和我们的高考制度不同!
反过来,那些大刀鸡娃,疯狂刷题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初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状元父母,他们的孩子被称为考二代。
我真见过一位母亲,非常鄙夷的对自己的女儿说:每天睡四个小时,怎么了?我高中三年,每天都睡四个小时!
我的天呐!我算知道了这位山东状元是怎么念出来的了。
她从一个小商店售货员和电车司机的家庭中走出来,如今成为北京一所三甲医院的眼科医生,她希望女儿复制自己的成功!
但是说实话,在养育子女中,最容易失望的也是这波人!要知道,状元这玩意儿可不世袭罔替呀!刨去天资智慧,学习刻苦,有多少孩子又能够秉承父母的毅力与智力呢?
所以另一个非常可靠的信息,告诉我们,这群知识分子家庭出来孩子。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因为父母给他们的学业压力,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