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婆婆最大的失败是什么?明明自己很累,一心为儿子媳妇,却让人觉得反感。同事小迪长叹一口气,终于搬进了新家,再也不用跟婆婆住一个小区了,不搬家她和老公很可能就要...
作为婆婆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明明自己很累,一心为儿子媳妇,却让人觉得反感。
同事小迪长叹一口气,终于搬进了新家,再也不用跟婆婆住一个小区了,不搬家她和老公很可能就要离婚了。
小迪结婚的时候住的是公公婆婆的拆迁楼,虽然不在一个屋子里面住,但是就前后楼,婆婆来去自如。
别人都特别羡慕小迪每天早上婆婆来给做早饭,晚上去婆婆家吃完晚饭再回家,这样的日子多好啊,奈何小迪却说自己想离婚。
小迪说结婚之前的一件事就让她觉得不对劲,但是也没想太多,结婚后婆婆的种种行为让她很崩溃。
结婚前有一次小迪老公要带她一起去外地旅游,攻略什么都做好了,年假也请好了,可是小迪当时的单位有紧急任务,她的假没请下来,于是跟老公说下次吧,没想到未来婆婆和老公出去旅游了,两个人玩了一个星期才回来,每天还不停给小迪发旅游照片。
小迪说如果老公带着父母一起旅游还没什么,毕竟他们都退休在家,偏偏只带了婆婆,她就觉得心里犯嘀咕,但是也没多想,因为那个时候婚期也定了,他们也就顺理成章的结婚了。
小迪万万没想到婚礼第二天一早还在睡梦中就被婆婆就打来电话吵醒了,让小迪两口子去她家吃早饭。
头天举行婚礼多累呀,小迪根本不想起来吃早饭,想拉着老公再睡一会儿,结果老公起身穿衣服说一定要去,不然妈妈会发脾气,从小到大不允许自己不吃早饭。
小迪当时实在不想起来就跟老公说我从来吃早饭,以后上班我也不吃,要吃你自己去吃吧。
小迪的老公不知道怎么跟他妈说的,第二天一大早四点多小迪听见厨房有响声还亮着灯,一看婆婆在给她们做早饭,熬得皮蛋瘦肉粥。
小迪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对婆婆说这也太麻烦了,我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再说您这样起早来我家做早饭多累呀,我爸爸在家怎么办呀?
婆婆说不麻烦,自己睡得早起得早,不吃早饭怎么能行,影响健康不利于生孩子,我们吃完给你爸盛一碗我带回去就行,他吃点就行,都一把老骨头了,你睡你的吧,饭好了我叫你。
小迪闷闷不乐地回到房间看着睡得跟死猪一样的老公气就不打一处来,一脚踢醒了老公,让他管管婆婆,这么一大早来做饭她怎么睡觉?
老公睡眼朦胧地说,我妈来了呀?我怎么不知道,她也没跟我说呀,谁让你不去我妈家吃早饭了,我妈这不是心疼你吗?你习惯就好了,说完继续倒头就睡,小迪对着天花板发呆怎么也睡不着。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小迪想让老公跟婆婆说不要来做早饭了,自己天天早上去婆婆家吃吧,但是又怕婆婆觉得自己太事了,怎么这么难伺候,于是就没开口说,看着呼呼大睡的老公只能使劲让自己适应。
开始小迪和老公在家睡觉也不关卧室门,自从婆婆每天来做早饭,小迪每晚睡觉之前都把卧室门关上,这样可以隔断一些噪音。
同事见小迪每天上班都无精打采的,她说天天凌晨四五点被吵醒能不无精打采吗?同事却说她生在福中不知福,有一个天天给做早饭的婆婆是何等的幸福,小迪却说谁摊上谁知道。
让小迪崩溃的是周末了想睡会儿懒觉都不行,婆婆还是一大早来做早饭,做完了就开始打扫卫生,弄得家里叮叮当当,还直接推开卧室门拉开窗帘催促她们起床。
老公睁开眼睛慢悠悠起床洗漱,婆婆自顾打扫卫生,小迪非常恼火但是没人看到,人家娘俩似乎都是习以为常的举动。
小迪让老公跟婆婆说不用打扫我们的房间,更不能不敲门就直接进来,这样多尴尬呀!
老公却说你得习惯,我二十多年都是这么过得,从来不睡懒觉,我妈一到周末就拉窗帘掀被窝,再说了你一个女的你尴尬啥,她是我妈又不是我爸。
才新婚几天小迪就如此崩溃,她后悔没有婚前了解清楚如此奇葩的婆婆,但是不住在一起怎么了解呢?现在离婚的心都有了。
同事让小迪把卧室门锁上呀,小迪哭诉着说你以为我没试过吗?锁上之后婆婆还是一样会敲门让我们起床,就是给我们个心里准备而已。
天气凉了还没有来暖气,老公睡觉很死,经常把被子压在身底下抽不出来,小迪在一旁冻得瑟瑟发抖,于是他们就一人盖一床被子。
晚饭的时候在饭桌上婆婆直接问儿子,你和小迪分被窝了吗?你们结婚几天就分被窝了!是不是你不行呀?需不需要我给你补补呀,我和你爸结婚到现在也没分被窝呢……
小迪听得面红耳赤就对婆婆说,妈你想多了,现在天气冷,盖一个被子我扯不过他挨冻,等来暖气就好了。
婆婆不听小迪解释继续说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怎么会冷呢?没事运动运动,早点生个孩子出来就不会冷了……
小迪看看老公和公公只顾吃饭也不接婆婆的话,于是她也不说话,赶紧吃完饭回到自己的家。
进到卧室小迪傻眼了,床上只有一床被子了,她翻遍了家里的所有柜子都找不出第二床被子,显然被子被婆婆拿走了,也没跟她说一声,她很生气。
小迪很苦恼,不知道为什么,婆婆对她也很好,但她就受不了婆婆对他们的无微不至,她觉得老公和婆婆的母子关系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有什么问题。
小迪和老公终于有空去补上自己的蜜月旅行,于是俩人一起做攻略,畅想着旅游时候的快乐,却在订房的环节戛然而止,原因是老公要定一个三人的房间。
小迪惊讶地看着老公问为什么要定三人的房间?老公说我妈也要去呀。小迪的一口水差点喷出来,头一次听说蜜月旅行还带着婆婆的,而且还要跟她们住一个房间,小迪瞬间就不想去了。
老公说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去吧,不然多扫兴,最后在小迪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定了两个房间,小迪才勉强同意去旅行了。
有婆婆的蜜月旅行怎么能开心呢?一个劲的拍照却不让消费,这个贵了那个不值得,小迪买什么婆婆都得说两句,自己却花高价买了个玉镯子,说自己身体不好戴玉镯子调养一下。
蜜月旅行住酒店期间婆婆也准时来敲门喊他们吃早饭,说不能浪费早餐券,不吃早饭对身体也不好,所以对小迪来说蜜月旅行并不甜蜜。
还有很多事情让小迪觉得奇怪,比如婆婆给老公买衣服都是名牌价格昂贵的,给公公买衣服永远是地摊货,家里的水果永远是老公吃好的,甜的,公公吃坏的,不甜的,提醒老公好好吃饭,该理发了,该洗澡了,该睡觉了,就是婆婆所有的心思都用在老公身上,对公公爱搭不理,不顾不问。
小迪猜测公公婆婆夫妻关系不好,但是又从来没见他们吵架,因为公公一般也不说话,只有婆婆每天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
小迪有一天让老公去买卫生巾,老公一脸茫然什么是卫生巾?小迪疑惑地说你妈没用过卫生巾吗?
老公摇摇头说我二十多年都没见过我妈用过,在厕所垃圾桶也没见过,从小就没见过。
小迪分析婆婆内分泌失调不来月经,所以神经了,天天管老公拉屎放屁,孩子上大了结婚了还管着,老公也习以为常了,这就是所谓的妈宝男吧。
当小迪认定老公是宝妈男之后就想跟他离婚,老公还莫名其妙觉得他们也不吵架也不是感情不和,为什么要离婚?
小迪说不离婚也行,那你就得彻底摆脱你妈,独立起来,让你妈别来做早餐,别来打扫卫生,我们晚上也不去吃饭,我们自己独立生活,你能做到吗?你想做到吗?
老公说想,于是他去找妈妈谈话。谈话的结果是婆婆还是不放心她们自己生活,但是老公说你再管太多我们就要离婚了,于是婆婆说那你们先自己生活一段时间看看吧。
婆婆不管他们的那段时间小迪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不用起早,不用被吵醒,可以周末睡懒觉,可以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还可以点外卖或者出去吃,婆婆之前是从来不允许他们不回家吃饭的,说外面的食物不干净还不健康。
本以为婆婆彻底撒手了,没想到过了没多久婆婆还是忍不住了又来了。这次倒是能好点,小迪他们上班了她才来,把小迪没收拾干净的屋子再收拾一遍,把脏衣服洗了,厨房的油烟机再擦一遍。
如果光干点活儿倒也无所谓,但是婆婆每天会跟老公说小迪地板没擦干净,要加地板净,不然地板不亮,抽油烟机要每天擦,不然时间长了不好打理,换下来的内裤要每天洗不然容易长细菌……
反正每天婆婆都有一些问题反馈给老公,老公还把语音外放,小迪听得清清楚楚。
小迪实在受不了了,提出来换锁,让婆婆以后别来他们家了,老公说那怎么行,就是换锁了也得给我妈一把钥匙呀,不让我妈来也说不过去呀。
小迪一咬牙说那就换房吧,老公觉得她在开玩笑,小迪说没有开玩笑,卖房子搬家,离你妈越远越好。
那个时候小迪正在研究换工作,于是她特意挑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工作,无论坐地铁还是开车都要两个多小时,这样他们就顺理成章的卖房、搬家了。
新房离婆婆家单程都要三个小时,除了搬家的时候去一次,婆婆之后再也没去过小迪家。
现在小迪孩子也有了,由自己的妈妈帮忙带着,偶尔周末和老公带孩子回婆婆家看看,当天就回去,从不留宿,表面看风平浪静,其乐融融。
写在最后:做婆婆最大的失败就是明明自己付出很多,美其名曰为了儿子儿媳妇好,却让他们很反感、讨厌甚至远离。
儿子结婚了,婆婆就应该退后一点,不要跟儿子走得太近,更不要过多参和儿子儿媳妇的生活,远香近臭,距离产生美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作为婆婆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李阿姨的女儿女婿,早些年经常大包小包的,带着孩子们一起回来看望她,可自从儿子结婚后,不仅女儿儿子两家不来往了,孩子们还都开始不待见她。
李阿姨的女儿大儿子三岁,先成家,就嫁在离家不远的本村,婚后育有一女一子。我们经常看见她女儿女婿大包小包往她家拧,大家都羡慕李阿姨,“生女儿就是好啊!有良心,知道孝敬妈。”
儿子28岁时,李阿姨开始着急,托人给儿子物色对象,相亲了几次,别人对他儿子都不太满意,说这孩子性格太闷了!见人都不知道打招呼。
李阿姨自己的老家在大山里,娘家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有次她带着儿子女儿一起回去看望孩子外婆。在路上,遇到邻居家打工回来的女儿了,于是一路走回家。
这女孩子只有19岁就出去打工了,这些年很少回来,如今已经从李阿姨印象里的小女孩长成了娉婷袅娜的大姑娘,水灵灵的眼睛,清秀的脸。
这一路,李阿姨问一句,她答一句,似乎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爱说话。好几次都冷场,大家尴尬地一起走。李阿姨只是觉得一个院子里的姑娘,见了面唠唠。可她儿子却看上了这同样性格闷闷的姑娘。
当时没说,回家后,儿子竟然破天荒地主动打听这姑娘的情况。李阿姨当时想,这女孩子和儿子同姓,又一前一后的住着的,(李阿姨当初嫁的不足百米)不会是本家吧?
她又折回娘家,找老人一打听,好巧不巧,这姑娘也在问她儿子的情况。你看这缘分的事,怎么安排相亲都没用,结果半路碰上了,还自家门前的姑娘,好啊!知根知底的!
两家一拍即合,立即安排了孩子们的相亲,见面才几次就已经开始谈婚论嫁,女孩子家有两个女儿,想要让这个大女儿招上门女婿,可李阿姨就这一个儿?最后商量好了,娶进来,彩礼8万8。
李阿姨早年守寡,身上拿不出这么多积蓄,于是她想到了嫁出去的女儿。她跟女儿说:“你弟弟要结婚了,没有这个钱,婚事就吹了,你帮忙拿8万8彩礼吧。”
女儿知道母亲的情况,她当年读完高中,因为没有钱就辍学了。弟弟上大学,还是她出去打工挣钱才读出来。长姐如母,她跟老公商量后,给母亲借了这笔钱。
弟媳妇热热闹闹进门了,女儿因为近,就还是经常带孩子们往娘家跑。一开始没什么,时间长了,这个不爱说话的弟媳妇开始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一件小事,因为李阿姨的一句话。
这天是母亲节,儿媳妇给李阿姨买了一套衣服,让她去试一试,看合不合适?没想到李阿姨没接,直接说了一句:“我不要,你给你妈妈穿,我有兰兰(女儿)帮我买了好几件了。”
平平常常一句话,李阿姨觉得没什么,可儿媳妇生了闷气。好心好意给婆婆买的衣服,不接受就算了,还说女儿买了三件,嫌弃我这一套少了?此后,儿媳妇就一直闷闷不乐。
儿媳妇一年后怀孕生下了一个女儿。满月酒前几天,李阿姨又找女儿拿钱,“丫头,你看我这做奶奶的,怎么也要包个红包。你先给我挪一下。”李阿姨女婿开个家具店,一万块,她女儿还是没说二话给了她。
次年春节,女儿一家回来拜年,五岁的外孙和一岁多的孙女争零食吵起来了,小孩子争吵也很正常,可李阿姨一把抱过孙女,呵斥外孙“你五岁了还不懂事啊?抢妹妹吃的干什么?”语气特别凶。
女儿女婿当时尴尬极了,没吃饭就回了家。李阿姨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那张嘴既得罪了儿媳妇,也伤了自己女儿的心。而让女儿儿子两家不来往也是因为她的多嘴多舌。
就在那一年,儿媳妇的父亲在外省工地上扎钢筋,不慎失足坠落,意外身亡。儿子儿媳和亲家母赶去外地把亲家接了回来,还拿回了一笔130万的抚恤金。
因儿媳是家里的大女儿,小女儿还在上高中。儿媳害怕母亲伤心,想不开,她就那段时间一直待在娘家,陪妈妈。李阿姨也催自己儿子,“你也去陪你丈母娘,她现在可揣着不少钱呢。”
李阿姨把儿子支开后,又自作聪明地给女儿打了个电话,问她:“如果说把你弟弟入赘到他丈母娘家,这笔赔偿金会不会以后都是你弟弟的?那样我就可以让他还你钱了啊!”女儿对母亲的这想法也不好表态,只说了不知道。
后面她儿媳儿子突然就跑去县城买了一套房,回来找李阿姨要钱,说是亲家母那边出了30万,还差10万首付,她拿。李阿姨对这个啃老的儿子那真的是宠的无法无天,没有底线了,立马又去找女儿借钱。女儿说没有,拒绝了她。
女儿本身对母亲如此偏袒弟弟有了意见,加上有了孙女后,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她想想心里就不舒服。又听村里人都说,弟弟实际得到了岳母的50万,她去县城找了弟弟弟媳,要他们还钱。
弟媳也因当年婆婆宠大姑子而冷待她,早就看不惯了,两人大打出手。“还什么钱?彩礼和孩子周岁红包都是你妈给的,要还,找她,找我们干什么?”连推带搡就要赶这大姑子走。
更气人的是老妈知道这事,打电话来,对她破口大骂“你这没良心的丫头,我养你这么多年,你要还钱找我啊,你找你弟弟做什么?”这话真的是伤透了她女儿的心。
此后,女儿和儿子两家不来往了。女儿也不回来看她了。只有儿子偶尔回来,不超过半天就会走,孙女也接去了县城。最后,就连儿子也不回来了,原因还是她的那张嘴,乱嚼舌根。
有一天村里开始到处传,李阿姨的亲家母,男人走了才几个月,仗着手上有点抚恤金,50多岁又找了个小白脸,才30几岁。现在那个年轻男人天天在她家赖着不走呢!
后面话传开后,她亲家母知道是李阿姨在河里洗衣服,天天跟这说跟那说的,很生气。直接跟女婿说了“我找不找人,找谁,都是我自己的事,你们做女儿女婿的管不了,你妈妈更管不了,请你让她管住她的嘴。”
女婿一听,也觉得自己老妈始终旧性不改,就爱东家长西家短的嚼舌根,到处惹事。何况丈母娘刚给他们出钱买了房,哪敢得罪?当然,他也没说自己妈,就还是他那个性格,生气了闷着不回家,不理她了。
此后,李阿姨像个孤寡老人,有时候把家里攒的几个鸡蛋提去县城给孙女,儿媳垮着脸不理她,儿子不见人,说是去外地找事做了。
生活上缺钱了,给女儿打电话吧,女儿几乎不接她电话了,她跑去女儿家具店,孩子们也自己忙自己的,她坐在角落的沙发上,无所适从。就连外孙都不喊她外婆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没看到李阿姨在河里洗衣服时高谈阔论,搬弄是非了,邻居们一打听才知道她患病了,突然间就像失忆了那种。
女儿带她去省城医院看了,医生说生活能自理,只是不认识周边的人了,要看后期能否恢复。女儿问她“妈,我是哪个?”她只能重复“你是哪个?”女儿都不认识了。
现在李阿姨一个人住在老家,常年闭门不出,偶尔她女儿还是会来给她送点吃的。儿子儿媳甚少回来。
李阿姨的人生又何尝不让人唏嘘呢?本来儿女双全,却因自己的偏心,乱嚼舌根,搬弄是非,最后落得孩子们都不待见。自己却因长期抑郁成疾,失忆了。
从一个以前喋喋不休变成了现在一言不发的孤寡老人。可悲可叹!
所以说,家有几个孩子的老人,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颇,更不要口不择言地伤害孩子的心。你说者无意,可听者有心啊!
孩子对你一次次的慷慨解囊,是她的一番孝心,凡事有度,别一次次索取,去贴补另个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一次次地失望。
千万别伤害那个对你有求必应的好孩子。她才是对你最有心的人。而不是她软弱好欺负。
为人处事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家庭里儿媳和姑子这么微妙的关系,婆婆一句不慎的言词就会成为扎在孩子们心里的刺。成为日后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老年人吃完饭闲来无事,在一起家长里短的聊聊天无妨,但千万别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地搬弄别人家是非,何况是亲家这种关系?老话说“家丑不外扬。”儿女亲家结下了,那也就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啊!
老了老了,也要做一个通情达理,谨言慎行,爱护晚辈,公平对待孩子,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好婆婆呀!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一个用心记录的人,您身边的婆婆怎样呢?有没有感动或者失望的瞬间呢?欢迎评论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