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退休时有影响吗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16 00:00:37 浏览量(来源:小汪

    [摘要]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退休时有影响吗?合同制工人,不属于在编人员。就算在同一单位当合同工二三十年,所缴纳的社保费(养老保险),与一般居民(灵活就业人员)的性质一...

    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退休时有影响吗?

    合同制工人,不属于在编人员。就算在同一单位当合同工二三十年,所缴纳的社保费(养老保险),与一般居民(灵活就业人员)的性质一样。到退休年龄,领取的养老金,不及正式在编人员(职工)的一半,关键是没有工龄工资,最多就是两千块钱左右。如果只当了十五六年的合同工,缴费也同年度,那养老金只有一千多块钱。不必去想〈视同缴费〉,只有缴费年限。

    七十老头。

    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退休时有影响吗?

    真正的合同制工人,影响不大!

    第一,什么是合同制工人?

    所谓合同制工人是相对于固定工人而言的一种用工制度管理的职工。他们跟固定工人的最大区别是固定工人是计划经济时期用工制度的产物,而合同制工人是落实企业用功自主权后,在国营企业推行的一种改革用工形式的产物。

    从时间上讲,在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期用工一直执行的是国家指令性安置计划,国营和大集体企业固定工的来只有四种人,可以被县以上劳动部门批准招为固定职工:一是上山下乡知青年,二是参军入伍复转军人,三是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四是子女顶替接班。这些人都是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所以他们的工作年限,最终被国家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而合同制工人是在80年代初,落实国营企业用工自主权试点时,由企业提出用工意向,经县区级劳动部门报批的指导性计划,招收的多数是职工子女,他们入职后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按月缴纳保险费,以劳动保险手册记载。这个保险费最后在1995年左右全面实行社保制度之后,由统账结合并入社保个人账户。他们跟后来企业推行的全员合同制管理不是一码事。

    第二,为什么说影响不大?

    从理论上讲,合同制工人由于他们入职后跟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又开始按月缴纳保险费,所以他们只有实际缴费年限,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但是由于他们缴费的比例是月工资的15%,一企业交12%,个人交3%,当时都挣不到50块钱,一个月就一两块钱,一年就一二十块钱,十年都不到500块钱。

    考虑到并入社保账户金额太低,在退休时计算以养老金作用不大,很多地方就将合同工这段实际缴费年限,当成视同缴费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就高不就低”。因此说合同工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对他的养老金影响不是太大。因为多数地方把它算成了视同缴费,就是没算成的地方,那个年代固定工月工资也不超过百元,缴费的金额都非常低。实事求是的说是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综上,我认为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他就有实际缴费,何况很多地方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将国营合同工纳入了视同缴费范围,所以对他的养老金影响不是太大。因为那个时代工人的工资都非常低,加上缴费的比例也低,所以缴费的金额很少。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跟固定工比肯定是有区别,但影响不大。换句话说,合同制工人跟固定工比按政策理论上讲,合同工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但是他们有实际缴费年限,就是缴费金额低有点影响也不大。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