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曹丕为什么可以继承曹操(曹丕为什么可以继承曹操)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10 06:00:31 浏览量(来源:小马

    [摘要]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让相对平庸的曹丕继位?公元226年,曹魏发生一件大事。曹洪门客犯法,吓得魂不守舍,曹洪不在乎的说:“我疏通一下就没事了”,但话刚说完,曹丕...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让相对平庸的曹丕继位?

    公元226年,曹魏发生一件大事。曹洪门客犯法,吓得魂不守舍,曹洪不在乎的说:“我疏通一下就没事了”,但话刚说完,曹丕的旨意就到了:曹洪管教门客不严,一同赐死。


    曹洪是谁?可以收没用曹洪,就没有曹魏。

    当年,曹操带兵攻打董卓寡不敌众,败下阵来,眼看打不过,曹操立刻调转马头逃跑,不想,被一箭射伤肩膀掉下战马,敌军很快就追上来围住了他,先杀死曹操的战马。

    然后准备了结曹操,曹操看这架势,仰天长啸:“天要亡我啊!”闭上眼睛,等待死亡,当这时有人冲进重围,曹操睁开眼睛看到的是自己的从弟(比堂弟,表弟远一点的亲戚)曹洪。

    然后发生了下面这场对答:

    曹洪一人骑着战马救下了曹操,然后说:“哥哥,你骑我的马,赶快跑”。
    曹操说:“你先走,不用管我,我已经受伤跑不远了,而且我骑你的马,你怎么办?”
    曹洪说:“这天下可以没有我,但是不能没有您,快走吧!”

    这回答是不是满分?

    宁可负天下人的曹操,当然是上马飞奔而去,曹洪在后面奔跑跟随,终于,兄弟两人逃出来回到了大本营,曹操对自己的弟弟很是感激。


    这件事之前,曹操帐下猛将如云、谋士众多,曹洪是谁?

    这件事之后,曹操东征西讨,曹洪魏立寸功。

    但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封为魏王后,立刻加封曹洪为骠骑大将军,进封野王侯。

    什么是骠骑大将军?就是霍去病干的那个活。

    魏国有功的人很多,但是曹洪这样的救主于危难的,不是很多。

    曹操记情。

    可以说没有曹洪就没有曹操,更不会有魏国,所以曹洪得到了很多封赏。但是曹洪有了权利后就有点飘了,他有一个爱好:好色,喜欢美女,曹操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曹操也是出了名的好色,还特别喜欢别人的老婆,家中妻妾成群。但曹洪除了好色,还很贪财,年轻时候就以权谋私,在做地方官员的时候就变得很有钱,曹操都惊叹:钱比我家多啊!


    但曹洪,有钱就算了,还特别的抠门,一次,世子曹丕因为粮草急需要钱,就去找曹洪借钱,毕竟这位还是自己的叔叔呢,结果,曹洪一点面子都不给曹丕,直接拒绝了,而且还讽刺了曹丕几句。

    曹丕一直怀恨在心,发誓:如果我继位,第一个就收拾你。

    果不其然,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刚开始他对这位叔叔还是很好的,给他高官,而且表面上也是十分尊重的,但是私底下一直找机会除掉他。

    这不,很快机会就来了,曹洪的门客因为一点小事犯了错误,门客担心自己被抓,曹洪哈哈大笑说:“被担心,小事一桩,我找人疏通一下就行,”曹洪话刚说完,曹丕的旨意就到了:曹洪管教门客不严,杀无赦。


    曹洪瞬间就懵了,他就这样好无厘头被抓入大牢,等候问斩,大臣纷纷出来劝解曹丕,曹洪怎么说也是功臣,罪不至死,而且还救了曹公呢,怎么说也是你亲爹吧,你就因为一点小事要杀了他,人要知恩图报。

    但是曹丕下决定要杀他,谁劝都没有用,他的老母亲卞太后出来劝都没有用。

    卞太后只好找到曹丕最宠爱的皇后,恐吓魏皇后说:“你最好劝劝皇上,放了曹洪,不然明天我就让他废了你的皇后之位”。

    魏皇后也知道,后宫女子没有婆婆的支持是不行的,于是晚上就泪眼婆娑开始吹枕边风,还别说,真有用。

    第二天,曹丕就下令放了曹洪,但是曹丕不甘心,直接抄了他的家,没收了全部的财产,把曹洪赶到乡下贬为庶人。

    但这是很诡异的一幕。


    曹洪真的抠门么?

    曹操起兵的时候,没有一兵一卒,是曹操派人去扬州刺史陈温那里招募了两千庐江兵,后又去丹阳招募了几千丹阳兵,这成了曹操起兵资本。

    的确,曹洪没用大的战绩,但是曹洪一直在后方屯兵屯粮,干了类似萧何的活,顺带着防守曹操最后的据点,保证曹操就算败了还有家可回。

    这样的人如果抠门,是不是演了一个双簧?为了欺骗谁?又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乱世的英雄和野心家,那个是简单的人物,尤其是曹丕和曹洪这样的人物,不能只用平民家长里短的思维来衡量,三国志的记载是否准确有待商榷。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说,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曹丕就去世了。

    那就很值得研究了,曹丕在去世前才想起来报仇雪恨,杀掉曹洪呢?

    要知道曹丕继位的第2个月就把和自己有仇的丁仪的全家杀光了,拖这么久才杀人可不是他的风格。

    而还要把更自己有仇的曹洪升成骠骑将军,加封户数,成为众将之首的地位。


    事出反常必有妖。

    曹丕要杀曹洪这件事应该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明面上,曹丕是气不过。但实际上要为自己的儿子曹睿铺路,毕竟曹洪功高,曹丕害怕太子登基不顺利,所以有所考量。

    而曹洪就是配合着演了这出戏而已,整个老家伙,精明的很。

    曹丕去世后,曹睿顺利登基,恢复了曹洪的官职,但也没有给曹洪实权,就一空壳子,不过也因此,曹洪得以安享晚年。

    但整个动作,已经足以让很多老人对曹睿的信任,继而掌控全局。

    这件事背后,曹丕所表现的睿智,正是曹操选择的理由。

    至于说,曹丕平庸,那么就要呵呵了。

    但是曹丕恐怕也想不到,曹睿也英年早逝,最后便宜了老狐狸,司马懿。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让相对平庸的曹丕继位?

    曹操之所以选曹丕做继承人,主要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曹丕嫡长子的身份,二是因为曹丕本人其实非常优秀。

    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他不光政治斗争水平很高,而且执政能力也很强。另外,他本人在军事领域的才能,虽然达不到名将层次,但绝对比一般的将领要高很多。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偏偏还在文化领域极具天赋。

    只可惜,因为后来出了一个《三国演义》。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世对曹丕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逼曹植七步成诗。所以大家对曹丕的印象,更近似于一个阴险小人。

    这其实是错的。

    曹操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设置了无数考验,最后才选拔出来的继承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能之辈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在曹操所有的儿子里面,曹丕当时是最适合的继承人。

    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其实是这样的。

    话说在公元187年的时候,曹操和自己的小妾卞氏,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这就是曹丕。在曹丕之前,曹操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这就是曹昂。

    要说起来,老大曹昂其实也是庶子。曹昂的生母刘氏,也是曹操的一个小妾。但是刘氏死得比较早,所以后来曹昂就被放到曹操的正妻丁氏这边,由丁氏抚养长大,成了丁氏的儿子。因为在名义上来说,曹昂的母亲是丁氏,而丁氏又是正牌夫人,所以这样一来,曹昂也就成了嫡长子了。

    曹丕出生这一年,他爹曹操已经33岁了。就在曹丕出生数年之前,他爹刚刚率领军队,和东汉末年的名将皇甫嵩一起,镇压了黄巾军。当时的曹操,不但自身很优秀,而且上面还有一个做大司农的爹罩着,又有军功在身,绝对算是前途无量了。

    但问题是,当时汉朝的政治环境极度恶劣,连卖官卖爵这种事情,都直接公开化了。而当时的曹操,则是一个有志青年,根本看不惯这种事情。所以在这之后,曹操一气之下,直接带着自己的家眷,回老家隐居了。也正是在曹操隐居的这段时间里,生下了曹丕。

    曹丕出生的时候,因为他母亲卞氏,当时只是一个小妾,所以曹丕其实是以庶子的身份出生的。所以,曹丕出生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继承权的。曹操唯一的继承人,就是他那个嫡亲大哥曹昂。

    但是接下来,就在曹丕出生之后不久,当时在位的汉灵帝,为了收拢军权,强化中央直属的军事力量,所以就在京城组建了西园军。而西园军成立之后,曹操则是被征召为西园军的八个校尉之一。对此这次征召,曹操当时也没有拒绝。当时的曹操,也是想着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汉灵帝重新强化中央集权,所以就直接去了洛阳上任。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曹操上任之后不久,汉灵帝挂了。然后汉朝高层的宦官和外戚,就开始互杀,接下来又导致了董卓入主中枢,也就是三国演义开头的那部分故事。在这之后,曹操不愿意和京城那边的权贵同流合污,直接逃回了家乡,散尽家财,组织起一支军队,然后和其他地方势力一起去讨伐董卓。

    这事对于曹丕来说,其实有很大的影响。在曹丕刚出生的时候,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妾所生的庶子,但是曹家比较有钱,所以曹丕的生活环境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随着曹操起兵,曹家的家产几乎被变卖一空,曹家就瞬间就穷了。所以,幼儿时代的曹丕,其实是亲眼看着曹操起兵,然后自己家瞬间变穷。

    再之后,就是曹操和其他地方军,一起讨伐董卓的故事了。因为地方军队内部鱼龙混杂,所以后来大家也没能成功。不过董卓那边后来也出了意外,直接被吕布刺杀了。在这之后,汉朝中央彻底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各地官员开始纷纷独立,自立一方。

    而曹操这边,打完董卓之后,就带着自己的家乡子弟兵,返回了家乡。但同时,曹操也知道,接下来一个乱世恐怕马上就要到来了,所以并没有解散军队。果不其然,在这不久之后,青州黄巾军作乱,接下来曹操靠着平定青州黄巾军,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

    在和青州黄巾军对打的这一年,曹操已经开始教导曹丕打仗的相关技能了。接下来,曹丕六岁学骑马,八岁学射箭。十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他爹曹操外出征战了。

    在曹操所有的儿子里面,这个待遇,恐怕就只有长子曹昂,以及次子曹丕有了。因为曹丕学骑马的时候,老三曹植才刚刚出生而已。

    而接下来,又过了两年之后,曹家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先降后反。当时曹操也没预料到这件事,所以出征的时候,把曹昂和曹丕都带在了身边。但是张绣突然反叛之后,曹昂为了掩护曹操撤退,直接死在了战场上。反倒是年幼的曹丕,找机会逃了出来。

    曹昂战死之后,曹丕的身份瞬间就变得尴尬了起来。因为嫡长子大哥战死,所以曹丕瞬间就成了曹操的庶长子。而接下来,曹昂的养母丁氏,因为怨恨曹操,直接跟曹操离婚了!而且,据说丁氏本人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孩子,这才收养了曹昂。

    而丁氏和曹操离婚之后,曹丕的生母,就被曹操扶上位,做了曹操的正妻。这样一来,曹丕瞬间就成了曹操的嫡长子了。

    此后的几年里,曹丕逐渐长大,而且经常被曹操带在身边,亲眼见证了曹操是如何击败各路强敌,后来又是如何击败袁绍,继而统一北方。曹操打官渡之战那一年,曹丕14岁,而曹植则是仅仅只有9岁而已。

    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又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清理袁绍在北方的残余势力,最后攻陷了袁绍的老巢邺城。攻破邺城的时候,曹丕18岁,终于成年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曹丕在邺城见到了甄宓,后来在曹操的安排下,娶甄宓做了自己的正妻。

    刚刚成年的曹丕,虽然年龄不大,但却已经称得上是文武双全了。在中国历代开国君主的儿子里面,和曹丕有着同样经历的,倒也不止一个。而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朝的那位六边形战士,唐太宗李世民。

    不信的话,大家其实可以查一下,李世民早年的人生经历,其实和曹丕非常相似,都是从小被自己老爹带在身边,十几岁就开始被带到战场上实习了。

    有着这样的少年经历,曹丕其实是深得曹操真传的。相比之下,曹操其他所有的儿子,其实都没有这个机会。就拿老三曹植来说,曹植出生的时候,曹操已经起家了。而曹植有记忆之后,曹操就已经是一方诸侯了。

    所以,在曹植的印象里,曹家似乎一直都是这么强大的。但是曹丕不一样,曹丕小时候是亲眼见证过曹家的崛起,知道曹操起家有多不容易。

    公元前211年,25岁的曹丕,终于能够独当一面了。此时的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当中失败了,但依然还是北方的绝对霸主。而接下来,当曹操见到短时间内统一天下的希望破灭之后,曹操就开始更加注重继承人的培养了。

    这一年,25岁的曹丕,被封为五官中郎将。五官中郎将是个什么概念呢?简答来说,当时曹丕直接管首都的禁卫军,曹操自身的安保工作,就是由曹丕负责的。除此之外,曹丕还有一个名头更吓人的官职,叫做副丞相!

    副丞相这个官职,虽然没什么实权,更像是一个荣誉头衔。但这个头衔给了曹丕,本身就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当时曹操自己也就是汉朝的丞相,而曹丕则是副丞相,还负责京城的禁卫军,这摆明了已经是把曹丕当成继承人了。

    这个时候的曹植在干嘛呢?曹丕获封五官中郎将这一年,曹植已经二十岁了,而且之前也多次被曹操带在身边,和曹操一起打仗。比如之前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植就一直跟在曹操身边。反倒是曹丕,当时没有跟着。

    但问题是,之前曹植跟在曹操身边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军事才能,或者是治政之类的才能。反倒是在文化方面,非常出色。对此,曹操倒是也很欣赏,知道自己儿子,确实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文学天才。

    但曹操同样也知道,一个文学天才,和一个治理国家的天才,完全是两个概念。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老成持重的曹丕,拥有嫡长子身份的曹丕,其实都要比曹植更适合做继承人。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就在曹丕被封为副丞相的这一年,二十岁的曹植,被封为了平原侯。

    此后的六年时间里,曹操并没有立曹丕做继承人,反倒是在立继承人的这个问题上,表现的游移不定。这导致曹操麾下的很多官员,误以为曹操或许更看好曹植,所以纷纷站队到曹植那边去。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杨修。

    所以,在这六年当中,围绕着曹丕和曹植两人,曹操麾下的很多官员,逐渐分裂了,形成了两个政治团体。在曹植那边招揽人手期间,曹丕这边也招揽了很多人才,最有名的就是司马懿,还有后来创立九品中正制的陈群,被誉为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

    客观来说,当时曹丕这边的人才阵容,其实要胜过曹植那边一大截。反观曹植,虽然也有很多人支持,但曹植本人更像是一个文艺青年,甚至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约束,还曾经因为醉酒,惹出过很多麻烦。

    但就是这样一个曹植,却偏偏给曹丕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倒是斗得旗鼓相当。

    这本身就很不合理。

    对此,后世史学家给出了一个最能被大家接受的解释:其实从一开始,曹操就已经决定,要立曹丕为继承人了。不管是从能力,还是从嫡长子的身份来说,曹植其实都无法和曹丕争什么。至于曹操其他的儿子,那就更不可能了。要么就是庶子,要么能力太差,要么尚未成年……总之,曹操所有的儿子里面,其实就只有曹丕最适合继承他的事业。

    至于为什么曹植会成为曹丕的竞争者,很简单,因为曹植本来就是曹操推出来,给曹丕磨刀用的,算是一块磨刀石。或许,如果曹丕真的表现得足够优秀,在治国理政方面,表现出足够的才华,曹操还真会认真考虑一下曹植。

    但可惜的是,曹植的天赋,一直都在文学方面。对于治国理政,或者是行军打仗的事情,他是真的不在行。

    所以,公元217年,随着曹操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曹丕也展现出了自己的锋芒。这一年,曹丕终于被曹操正式立为继承人。三年之后,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正式上位。

    这就是曹丕上位的整个过程。

    通过曹丕即位之前的这段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曹丕其实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从小被曹操带在身边,悉心教导,文韬武略都是一流的。而且,曹丕本人见识过曹操起家的艰难过程,这更有利于他日后执掌江山。

    最关键的是,曹丕是嫡长子,光是这一个身份,就足以抹去曹植和其他曹家孩子的所有优势了。因为在三国时代,大家还是很看重嫡长子继承制的。如果不立曹丕的话,下面的官员也不可能答应。

    这就是曹丕被立为继承人的真相。

    自从曹昂死后,曹丕已经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了,没有之一。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