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有很多工厂一天到晚没有订单没有生意工人天天上班打牌老板也不让它倒闭?作为一个小厂老板,我不知道大厂的顾虑是什么,反正以我自己为例,2018年9月开始办厂跑...
为什么有很多工厂一天到晚没有订单没有生意工人天天上班打牌老板也不让它倒闭?
作为一个小厂老板,我不知道大厂的顾虑是什么,反正以我自己为例,2018年9月开始办厂跑手续,办各种手续还通了很多关系,才把各种手续办齐,差不多3个多月,然后是建设期周期,也是3个多月吧,最后是设备调试,验收什么的差不多一年时间没生产出产品。这一年从2018年9月开始就已经付起房租了,因为没有租厂房合同走不了手续。
接下来的一年,开始开拓市场,各种碰壁,买原材料头疼,卖货更头疼,这期间全靠我老丈人那厂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消化了大半,而且很多不合格的货也帮忙处理了。
之后慢慢有了固定客户,不过刚好碰上中美贸易战,利润薄如纸是常态,我厂里的技术工人工资都比我们那一年的利润高,不过整体向好发展,给我带来了信心。
再后来疫情爆发,疫情爆发的那年也是我刚站稳脚跟准备大力投入生产的时候,可惜一个新冠就如迎面泼来的冷水,从头凉到脚。在家关了一个月,园区通知要有序复工复产,各种要求各种备案,各种审核,在那个口罩卖到5块钱一个的时期,开工必须具备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备用口罩,消毒水不能少,都是一次买几大桶,体温计更是一个难求,最后都准备齐了还得等园区审核流程。最后结果是我们这些小厂成了最后复工的一批。
虽然疫情开始的时候出现过一段时期的市场恐慌,但是下半年因为武汉的抗疫胜利市场居然出现了报复性回暖,可惜年前准备的加大投入的计划上半年没能落实,现在也只能看到订单叹气!
再然后就是今年,疫情反复,俄乌开战,大宗商品原材料不断涨价,从开始的微薄利润到后来保本经营,最后成了倒挂运行,很多人就问为何倒挂还不停工,做过企业的都知道,工人保底工资,房租,座机费一天都是好几千,只要产品没跌到到超过这个数,都得硬着头皮做,毕竟开工还能养着工人和客户。
可是天不遂人愿,今年重庆又碰上高温放假,这下成了压死很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限电通知发给我的时候,也试着问了下园区,既然停工不能用电,能不能不算这10来天的座机费,毕竟一天500来块钱。园区直接让我去找供电所咨询,唉!
最后回答你那个问题,为何做不下去了还不倒闭?通俗点说倒了就一无所有了,不倒还有希望,你以为普通人能经历几次创业?
为什么有很多工厂一天到晚没有订单没有生意工人天天上班打牌老板也不让它倒闭?
对于公司或工厂而言,业务或订单主要决定了它的开工率,当然背后原因可能要比这个复杂得多。一些工厂有时比较闲的背后,其实有几种含意。
其一,对于企业而言,获得市场是一件极其艰难的拉锯战。在一年之中,常常有市场的旺季与淡季之分,旺季时加班加点,淡季放羊闲适,这并不是一种不正常现象,相反的是,这是一种正常表现。这是一种生产效率的体现,一年中开工的时间多,相对的,生产效率就高,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就表现得愈明晰。
其二,对于企业而言,技术骨干及生产团队、运营团队,是一种市场竞争力的体现,如果没有什么单就解散团队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真正失去了获得业务与订单的可能性了。不论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都需要团队来维系产品的构建,无论这种产品是实物或是服务。现在人才市场的信息并不对称,一方面不少人找工作不容易,另一方面企业找到合适的运营团队也不容易。在遇到困难时,企业选择稳定团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除非这个企业的老板不想再做了,或是真正到了撑不下去的时候了。
其三,对于企业而言,价格与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开率。有时候市场低迷,原材料价格上涨,或是市场价格表现不理想,都使得企业会少做或不做,如果多生产意味着多亏损,那又有何必要维持表面上的开工繁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