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05 06:00:21 浏览量(来源:小水

    [摘要]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我觉得合适啊。老人自己的钱,想给谁就给谁。杜老师今年已经是76...

    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

    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我觉得合适啊。老人自己的钱,想给谁就给谁。

    杜老师今年已经是76岁高龄了。他退休前是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民盟会员。因为他和我爸爸是同事,再加上和我又是邻居,所以他家有什么事我都知道。


    杜老师的妻子过世好几年了,他一直自己生活。儿子和女儿都多次邀请他去住,他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我又没有老到需要人照顾了,去住你们家干嘛?我自己的家住着最舒服!”

    其实我知道杜老师的真实意思:不管去谁家,他都会受约束。杜老师的两个爱好让儿女都不太满意,一是爱抽烟,二是买保健品。这两个爱好让杜老师老了老了又赶了一回时尚:月光族。

    我们住的教师楼是老楼,没有电梯,虽然是四楼,杜老师也不怎么下楼。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帮他代买两条香烟。

    前几年杜老师根本不相信保健品,更不会买保健品。自打老伴去世之后,杜老师不知道怎么就迷上了电视购物,家里的保健品是堆积如山。

    每次我去杜老师家给他送烟,他家的电视都是购物频道。我也曾经劝过他,说那些东西都是骗人的,没有一点作用,说不定还有副作用呢,你别把钱都扔了。

    杜老师说:“你不懂,电视上怎么会骗人?如果是骗人的国家早就管了!来给我送保健品的人对我态度都可好了。”

    杜老师说的是振振有词,我只能一笑而过。

    儿子女儿都劝说了无数次,杜老师依旧是痴心不改:“我花我自己的钱,跟你们要过钱吗?”

    这倒也是实话,杜老师花的确实是自己的钱。

    杜老师执迷不悟,这几年把大把的退休金都花在了所谓的保健品上

    后来有几个月,杜老师忽然不买保健品了。我非常纳闷,就问他怎么突然醒悟了?

    杜老师苦笑了:“唉,不是醒悟。你不知道,孙子、外孙女今年都该考大学了,我的退休金全都让我花完了,说起来都脸红!我当爷爷当姥爷的,怎么着不得表示表示?”

    几个月后,杜老师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女都招到家里,他是开诚布公:“这几个月我一共攒了四万块钱。孙子考上的是一本,学费花不了多少,再说还是男孩子,我给一万;我最疼爱的外孙女考的是二本,又是女孩子,我给三万。”

    杜老师宣布完就问儿子儿媳:“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儿子笑了:“爸,我没意见,男孩就得穷养,女孩就得富养。”

    儿媳也是老师,她是知书达礼:“爸,这钱是您的,您怎么支配我们都没有意见。您把钱都给您外孙女我也没一点意见,只要您不再买保健品就行。”

    杜老师一听就乐了:“今天大家都在,我宣布一件事:我以后再也不买保健品了。每个月从我退休工资里再拿出来2000块钱,算两个孩子的生活费。”

    一家人是皆大欢喜。

    @兰石读书习字观点:第一,其实老人对孩子都会有所偏爱,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这样,很多时候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第二,老人自己的钱,他当然有自己的支配权,想给谁多少,那是他的自由,更是他的权力。

    朋友们,你们支持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批评指正,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

    “妈,我家女儿考上一本你才给6000,可你女儿的儿子考上二本你给20000,你也太偏心了。”小荣向婆婆说道,婆婆却说:“我自己的钱,想怎么给,是我自己的事。”

    小荣的婆婆胡阿姨有一儿一女,女儿当初是远嫁,而且婆家条件不是太好,她女儿嫁过去后,夫妻俩常年在外地打工,而儿子这些年的发展还不错,并且儿子也是家里老大。

    胡阿姨的儿子娶的媳妇小荣,是当地的姑娘,当初还是胡阿姨托人给她儿子介绍的。

    胡阿姨如今都当奶奶和外婆了,她儿子有一个孩子,是女孩,而女儿也有一个孩子,是男孩。儿子和胡阿姨他们住得近一些,经常带着孩子回去看他们,但是女儿却很少回来,毕竟是远嫁,回来一趟也不容易。

    不过今年孩子暑假时,胡阿姨的女儿带着孩子回来了,主要一个是看看二老,另一个就是她的儿子考上了二本,也算给二老报个喜。

    当天胡阿姨的女儿一回来,胡阿姨就把大儿子一家也叫了回来,一家人一起吃了个团圆饭,饭后,胡阿姨给了自己外孙一个红包。

    这个红包,小荣看见了,而且红包明显很厚,她女儿考上一本,婆婆也给了她儿子红包,红包里有6000,但是给外孙这个红包显然比她家女儿多,于是在婆婆把红包给了外孙后,她就问婆婆:“妈,你给外甥多少钱?”

    胡阿姨也没想到大儿媳直接问,她本来想随便说,但是想到这是他们二老的钱,他们有权利支配,儿媳凭什么干涉,于是就说:“给了2万,你也知道她的婆家条件不好,这些年全靠他们夫妻俩在外打工挣钱供孩子读书,我这也是想尽一份力,给他们减轻点压力。”

    儿媳小荣对胡阿姨说:“妈,你这就是重男轻女。”胡阿姨说:“这钱是我和你爸的,我们想怎么花,是我们的权利,你没权利干涉。”

    这句话堵得小荣没话说,虽然最后她也没再和婆婆争执这件事情,但是她心里就是不舒服,认为婆婆没有一视同仁对待两个孩子。

    回到问题:“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

    1.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6000,而上二本的外孙给了20000,看起来,老人想怎么给是老人自己的权利,但是老人这样给,是对孙女不公平,如果孙女知道,肯定会觉得自己的奶奶偏心,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合适。

    2.这样的给法,能看出来,老人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然也不会只给孙女6000,外孙却给2万。

    3.还是那句话,老人有权利处置自己的钱,只是这样给,会影响到儿子和女儿两家的关系。

    总结

    所以这样给不合适,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要不得,会造成兄妹之间的矛盾,甚至会影响两家的关系,给两个孩子的钱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给孙女6000,那么就应该也给外孙6000,如果给外孙20000,那也应该给孙女20000,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这样也不会造成俩孩子,以及大人之间的矛盾。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