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地主刘继祖给朱元璋一块地葬父,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回报的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01 22:00:19 浏览量(来源:小尹

    [摘要]地主刘继祖给朱元璋一块地葬父,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回报的?地主刘继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出于好心赠给朱元璋葬父的一块地,会成为日后的凤阳陵,刘继祖一个善意的举...

    地主刘继祖给朱元璋一块地葬父,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回报的?

    地主刘继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出于好心赠给朱元璋葬父的一块地,会成为日后的凤阳陵,刘继祖一个善意的举动,换来的是若干年后的惊人回报,给子孙后代带来了无穷的荣华富贵,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还是要多做好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元朝末年,官吏贪污剥削现象愈发严重,加上接二连三的无情天灾,更是把不堪重负的元朝推向了崩溃边缘。

    就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里,走出了一个叫朱元璋的人,他逐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书写自己以及同胞的命运史诗。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个赤贫的农家,他的父亲朱五四是给地主做工的长工,朱重八可以算是标准的贫下中农子弟。

    和很多封建皇帝相比,朱重八的童年不免黯然失色,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地主家放牛。

    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激昂的少年壮志,朱重八在破败的乡间,整日围绕着温饱这个实际而迫切的问题四下奔波,就这样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五个年头。

    一直到朱重八长到十六岁,他都依然待在凤阳那个破败的乡下,日复一日地过着重复的赤贫的生活。

    他对未来的一切浑然不觉,更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皇帝,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他无法继续消沉下去了。

    元至正四年(1344年)的春天,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纷纷降临到凤阳这片土地上,使得朱重八那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生活轰然坍塌: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先后感染瘟疫,相继病逝。

    朱元璋是个孝子,想好好安葬父母,但是家徒四壁,朱家平时只能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没有立锥之地,现在死了这么多亲人,上哪里找土地埋葬呢?

    为了给父母讨一块下葬的地方,迫于无奈,朱元璋不得不整日奔波于街坊邻里之间,哀求他们给一块不大的土地来安葬逝去的亲人。

    走投无路的时候,朱元璋敲开了昔日东家老板地主刘德的大门,但是刘德太吝啬,不仅断然拒绝了朱元璋的请求,甚至还对朱元璋百般讥讽。

    此时的刘德或许不会想到,此时孤苦无依的朱重八日后会成为九五至尊的皇帝。

    多年以后,朱元璋当皇帝后回家乡,乡亲们纷纷给他叩头,朱元璋环顾四周乡亲,发现少了一人:前地主刘德。

    从南京出发之前,朱元璋脑海中一直在想,那个刘德如今怎么样了呢?

    毕竟,在刘德家中跪地磕头求地的情景,是朱元璋认为生命中最大的耻辱。

    朱元璋派人把刘德叫了过来,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紧了一下,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朱元璋会不会杀了刘德。

    刘德此时看起来就是个又老又猥琐又没见过世面的乡间老头。

    刘德见到朱元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口中叨念:主上开恩,恕小的当年有眼不识泰山吧!可怜小的如今也一把年纪了吧!

    朱元璋亲自上前,把刘德从地上拉起来,说道:“此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这句话大意是说,你别害怕了,当年的事情,我不和你计较了,嫌贫爱富是人之常情,再说了,你当时也不知道我以后会当皇帝。

    在场的人,都为朱元璋的宽容大度所感动。

    起居注官连忙将朱元璋所说的这段话记载下来,他知道,这段话以后一定会成为一桩历史佳话。

    话说回来,当刘德拒绝完朱元璋后,朱元璋只能转身走出刘德家的大门。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正在为难之际,远远地看见一个人骑着毛驴朝这边走来,走进了他才看清,此人正是地主刘德的哥哥刘继祖。

    刘继祖和哥哥刘德的性情大不相同,刘德刻薄小气,但是刘继祖宽厚善良,不像刘德那样为富不仁。

    刘继祖看着眼前的朱元璋,只见他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瘦弱不堪,此刻朱元璋已经沦落为家破人亡、无依无靠的孤儿,至于明天将何以度日,生死如何,更是难以预料。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还能想到借地葬亲,实在不是一般寻常的少年。

    刘继祖当着众人的面,对朱元璋说:“我家有几亩地,你们就把亲人安葬在村南那块坡地上吧!那里的土地虽然不肥沃,但是四周树木遮荫,是块好地方。”

    朱元璋和二哥慌忙跪在刘继祖脚下,叩头谢恩,刘继祖摇摇头,叹口气说:“不要谢我了,赶紧回去安葬亲人,让他们早日安息吧!”

    朱元璋这才停止叩头,拉起二哥,兄弟俩连忙找出几件破衣烂衫裹了亲人的尸体,抬到坟地草草地埋了,这里就是后来的凤阳陵。

    几经周折,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终于算是入土为安,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后来朱元璋称帝,曾经多次要给父母改葬,但是又怕坏了坟地的风水灵气,只得原封不动,陵墓上增加了一些封土,建起一座皇陵,在使之看上去更壮观一些。

    亲人的离世在朱元璋心中刻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使得他终生难忘。

    对于刘继祖的善举,朱元璋一直铭记于心,从刘继祖给他地让他埋葬父母那一刻,朱元璋便在内心发誓,将来如果有朝一日衣锦还乡,一定要报答刘继祖。

    而后来,朱元璋确实做到了,刘继祖刘继祖一个善意的举动,换来的是若干年后的惊人回报,给子孙后代带来了无穷的荣华富贵。

    朱元璋埋葬完父母,家乡实在待不下去了,朱元璋只能和二哥准备分头去逃难,临行前两兄弟抱头痛哭。

    多年后,朱元璋在《皇陵碑》中这样回忆当年的惨景:“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

    朱元璋的哭声惊动了隔壁的汪大娘,老人家过来安慰兄弟俩,说道:“二哥一个人出去还行,重八年龄太小,怎能一个人出门!不如到黄觉寺里当个和尚吧!”

    虽然自己穷得已经揭不开锅,汪大娘还是掏出压箱底的钱,替朱元璋置办了礼品,赠送盘缠,将朱元璋送入了皇觉寺当和尚。

    皇觉寺原来是靠收田租过活的,但是灾害之年,佃户们交不出粮食,面对僧多饭少的窘境,寺中长老只能派一些僧人外出乞食。

    于是,在寺庙里仅仅待了两个月的朱元璋,便开始了三年外出流浪乞讨的生涯。

    这期间,朱元璋走遍皖西豫东的八九个郡县,受尽人间的白眼和嘲弄,充分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也增加了自己的阅历,为他后来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也就是在朱元璋外出乞讨的那段时间,各地的反元斗争风起云涌。

    后来,朱元璋投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改名为朱元璋,意为诛杀元朝的利器,他作战勇敢,屡立奇功,至此,朱元璋的发迹之路开始了。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了这支红巾军的首领,他掌权以后,马上整顿军纪,广招人才,加紧训练,很快使这支军队强大了起来。

    然而,和当时其他各地的武装队伍比起来,朱元璋所带领的军队的力量比较薄弱。

    但是,好在朱元璋沉着冷静,朱元璋听从了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不去追求王侯之类的虚名,迅速巩固自己的实力,等待时机,意图争霸天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朱元璋终于站稳了脚跟,逐渐形成了和陈友谅、张士诚并争天下的局面。

    再后来,朱元璋的队伍越战越勇,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后来又陆续横扫各路诸侯,开始了中原的统一战争,并灭掉了元朝。

    1368年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登基,年号洪武,国号明,至此,元朝灭亡,从此开始了明朝的统治。

    龙兴以后的朱元璋没有忘记刘继祖的恩情。

    刘继祖在朱元璋起义前已经去世,但是刘继祖的子孙却因朱元璋对刘继祖的感恩而受惠。

    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由于他在起义军队伍的地位越来越高,老乡都来投奔他,其中便有刘继祖的儿子刘英和汪大娘的儿子汪文。

    刘英和汪文受到了朱元璋的亲切接见,除了一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慰抚之外,由于朱元璋征战四方,他担心父母墓地的安危,因此特命刘英回到濠州,召集二十多家亲邻,承担起了守陵人的角色。

    其实,朱元璋这样做,是敬重两位恩人的后代,命令他们给自己的父母守墓,是一种特别的信任,也是朱元璋的报恩之举。

    朱元璋登基后不久,便正式任命刘英和汪文为从仕郎,专门守护皇陵。

    洪武七年元月,朱元璋专门设立了皇陵祠祭署,于是汪文、刘英的官名分别又被改为“皇陵祠祭署署令”和“署丞”。

    值得一提的是,在祠祭署当差是闲职,待遇优渥,对于刘英等人已经是莫名的尊荣了。

    洪武七年六月,朱元璋又特意把恩人的第三代,汪文的儿子汪伦和刘英的儿子刘鉴送到了南京国子监读书,不仅供应食物,连平时的衣物也一应供给,照顾得十分周到。

    洪武十一年五月,皇陵完工之时,朱元璋再次想起刘继祖,朱元璋下令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妻娄氏为侯夫人,封侯这一待遇,就连开国元勋刘伯温等人都没能享受到的。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下令将刘继祖夫妇以及汪大娘的神主配在父母陵寝,享受皇家祭祀,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洪武中期,刘英有一次从家乡跑到南京来看望朱元璋,朱元璋因为有事在身,一时没时间召见,一直到了三天以后才召见,可是,此时,官员们却找不到刘英了。

    朱元璋下令继续找,找了好几天才知道刘英等得不耐烦了,已经回到老家凤阳了。

    朱元璋下令请刘英再次进京,可是刘英认为之前朱元璋三天不召见自己是在拿架子,不高兴,因此一直拖着没动身。

    如果是别人敢这样做,朱元璋一定会灭他九族,然而,对于刘英,朱元璋一点脾气没有,不仅没有怪罪刘英,反而感觉很抱歉,只想着怎么才能再次把刘英请来。

    后来,宫外传来消息,刘英病故了,朱元璋深感悲痛,特意写下了《祭署令刘英》:昔者朕寓居是方,存亡者感英父子之恩,至今犹存情怀,未尝有所忘也......

    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后来都被他杀戮殆尽,只有汪刘二姓,得以享尽荣华,世袭为官。

    刘英的后代在凤阳开枝散叶,逐渐成为当地最大的家族之一。子孙后代享尽荣华富贵,终明之世,都世袭为官。

    或许,刘继祖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出于好心赠给朱家的一块地,会成为日后的“龙脉之地”,会成就一个王朝的万世根本。

    结语:

    综上所述,地主刘继祖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安葬父母,虽然是一个善意的小举动,但是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一直没有忘记刘继祖的恩情,不仅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还对在世的刘氏后人关怀备至。

    刘继祖的子孙后代不但在洪武一朝享尽荣华,甚至终明之世,都世袭为官,刘继祖后人世代公侯,与大明相始终,朱元璋的报答,可谓情深义重了。

    刘继祖的善行让子孙后代获得了世袭礼官的特权,这也正应了那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们说是吗?

    地主刘继祖给朱元璋一块地葬父,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回报的?

    朱元璋在十七岁的时候,由于一场罕见的大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朱家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两人。

    由于战乱频发,战争所导致的旱灾、饥荒、瘟疫等又接踵而至,朱元璋的老家濠州早已是千疮百孔,百姓流散,加上朱元璋的赤贫身份,两个才十几岁的孩子根本就负担不起三个人的丧葬事务,甚至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备不了。

    本来朱元璋和二哥朱兴盛最先去找的是地主刘德,说是说找,其实和求差不多。对于讲究入土为安的国人来说,不论怎么样,死后一口棺材、一块坟地是最基本的需求,朱家兄弟早已打定了决心:即使用尽储蓄,即使明天即将饿死,即使跪下来求人,也要把父母和哥哥体体面面地葬好。

    可刘德虽是朱家的地主,却对于朱家这个多年的佃农家庭毫无怜悯之心,把朱元璋和朱兴盛这对可怜的兄弟给赶了出来。不过好人还是有的,刘德的一位远房亲戚刘继祖出手了,这刘继祖也是乡里的大户,他知道朱元璋兄弟的情况后,派了儿子刘英去把他们接了回家,不但给他们一顿饱饭,还特意把村东的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送给朱元璋,作为葬父母的坟地。

    两人千恩万谢,拿了几件破衣裳和家里仅有的芦席,将父母、长兄粗略地包了一下,就埋葬在了刘德给予他们的那块土地里,然后两兄弟也准备像先祖一样,分头去逃难,临行前两兄弟抱头痛哭,见者无不动容。后来朱元璋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是:“兄为我伤,我为兄哭,皇天白日,泣断心肠”。

    后来朱兴盛去逃荒,而朱元璋因为年纪小,家隔壁的汪大娘用自己的全副身家置办了礼品,将朱元璋送入了村头皇觉寺,做了一个扫地打水的小和尚。五十天后,朱元璋离开皇觉寺,开始了他三年流浪乞讨的生涯,而后投入郭子兴的红巾军,朱元璋传奇的发迹之路至此展开了。

    至于那两位:给予朱元璋坟地的刘继祖和帮助朱元璋入皇觉寺的汪大娘。在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已经二十七岁,是红巾军的镇抚大将,这年年底,朱元璋意外地在濠州城内见到了前来投奔的刘大和曹秀。刘大就是刘继祖的次子,而曹秀就是汪大娘的儿子。

    朱元璋见到两人,往日思绪涌上心头,连问刘继祖和汪大娘的情况,才得知刘继祖已经在当年年初就去世了,而汪大娘也在送入朱元璋去皇觉寺不久后去世。朱元璋听后是“惨怛动容”,将追赐为义惠侯,此爵位与大明相始终,永不废除。

    而刘大和曹秀也被朱元璋带在身边做了贴身侍卫,至正二十六年三月,朱元璋故乡被吴军攻克,这一天正是朱元璋父亲忌日刚过三天,刚好是长兄朱兴隆的忌日,距离母亲病逝的忌日还有十三天。四月,朱元璋协同刘大和曹秀一起,回濠州祭奠家人。

    在衣锦还乡后,朱元璋赏赐了乡里每家每户各二十两银子,然后就去了村东的那块埋葬了他父母和长兄的坟地上祭奠。由于手下的劝谏,本来想把父母的遗骸起出来,重新埋葬的朱元璋,只好下令扩大墓穴的规模,宣布让刘大和曹秀为守陵官,全权负责守护陵墓的事宜,并把陵墓周围二十户设为守陵户,视人口赐予土地不等,免除十年赋税。

    至于那个把朱元璋兄弟赶出来的地主刘德,朱元璋在那二十户人家中看到了他,但朱元璋对他并没有报复之心,反而是给予了他三十顷土地,前事再也不提。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