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严颜张飞是什么情节(义释严颜体现张飞什么性格)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0-28 14:01:05 浏览量(来源:小雷

    [摘要]张飞义释严颜,那么严颜后来干什么去了呢?张飞攻破江州,将抓获的严颜给释放了,从而留下了英雄惜英雄的美名。作为蜀汉“两老”之一的黄忠在定军山之战中一战成名,从而青...

    张飞义释严颜,那么严颜后来干什么去了呢?

    张飞攻破江州,将抓获的严颜给释放了,从而留下了英雄惜英雄的美名。作为蜀汉“两老”之一的黄忠在定军山之战中一战成名,从而青史留名,而同样英勇的严颜却从历史中消失了,再也没有见到他的记载,这个是为何呢?大概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个是主观原因,另外一个是客观上的原因。

    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分析一下。

    一、严颜其人其事

    严颜是益州巴郡人,被刘璋任命为巴郡太守。当曹操紧逼关中的时候,刘璋既怕即将到来的曹操,也怕毗邻的汉中张鲁,于是就找来刘备,企图用刘备来对抗北方的敌人张鲁和曹操。

    刘璋的做法引起了严颜的不满,他认为,刘璋的做法就相当于困守在没有出路的山中,却找来一个老虎来保护自己的安危,这样的做法,最终不是被老虎保护,而是被老虎吃掉。

    可是严颜的言论哪能引起刘璋的注意?果然,不久之后,刘璋和刘备反目,刘备发兵攻打刘璋。在军师庞统损于雒城下后,刘备从荆州招来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人,从侧翼夹攻成都。

    当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人率军直逼巴郡的时候,严颜整军备战,对抗荆州军。可是江州城小兵弱,哪里是对手呢?

    很快,城池被攻破,严颜被活捉。

    张飞见到被捆绑的严颜,勃然大怒,吼道,大军来到,你居然不投降,还敢与我们交战。

    严颜不甘示弱,叫嚣道,你们无辜侵犯我们边界,我们只有断头将军,哪里有投降将军呢?

    张飞见严颜死硬,更加愤怒,于是让人拉出去砍头。

    往外走的严颜见状,感到受到侮辱,气愤地说道,你要砍头就砍头,生什么气呢?

    张飞见状,原本打算吓唬一下严颜,让严颜服个软,然后借坡下驴,将严颜释放了。可是现在,严颜就像粪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于是只好自己借腿搓绳,打个哈哈,将严颜松了绑,释放了。

    严颜原本抱着必死的信心,见张飞在盛怒之下将自己释放了,因此也不再硬刚,顺势归顺了张飞。

    张飞见严颜没有继续倔强下去,也就消了气,乘机将他纳入门下,作为部下。

    有严颜这个先例,后面的关隘望风而降,从而顺利地到达了成都,完成了对成都的围困。

    二、严颜是巴郡太守还是巴郡将领?

    严颜作为一员老将,他到底是巴郡太守还是巴郡将领,在不同的记录中有着必然的区别。

    比如,在《三国志·张飞传》记载: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

    然而,《华阳国志》记载:

    十九年,关羽统荆州事,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江降下巴东,入巴郡。巴郡太守巴西赵筰拒守,飞攻破之。

    从两方的记载来看,有着细微的区别,那就是巴郡太守从严颜变成了赵筰,那么,哪个记载更加准确一些?个人觉得《华阳国志》的记载更加准确一些,理由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理由是三互法的限制。按照东汉以来的三互法要求,本郡人是不能担任本郡的郡守的。严颜作为巴郡人,他怎么可能担任巴郡太守的呢?能够让他担任本郡的郡将倒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赵筰是巴西人,不是巴郡人,他可以担任巴郡太守。

    第二个理由赵筰的待遇不同。赵筰后来成为益州从事,其职位远远高于巴郡太守,属于升迁。如果严颜是巴郡太守,让他当然张飞的宾客,很显然就不符合招揽降人的程序吧。

    第三个理由是张飞对待严颜的待遇不符合要求。严颜投顺之后,张飞就把他引为宾客。如果严颜是巴郡太守,这可是两千石的官员,级别不低。张飞把弄到自己的麾下当宾客,很显然不符合程序,也不符合招揽降人的做法。

    可见,赵筰极有可能是巴郡太守,而严颜只是巴郡的一员武将而已。张飞攻打巴郡过程中,江州被攻破,赵筰投降了,而严颜却不愿意投降,最后还是张飞软硬兼施下才投降,至于内心是不是愿意投降,那就很难说了。

    三、张飞为何要释放严颜?

    从张飞释放严颜的历程而言,张飞释放得有些勉强,而严颜投降得也有些勉强。张飞不想放,而严颜也不想投降,可是最终张飞还是释放了严颜,而严颜也不得不投降。

    而张飞之所以不得不选择释放严颜,原因应该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原因就是遵循刘备的怀柔政策。刘备入川历经三年之久,之所以前后扯了这么久,弄得婆婆妈妈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怀柔益州人。刘备入川并不顺利,也没有采取强势攻打的方式,而是大开恩信,逐步怀柔的方式拉拢益州人,包括刘璋的部下。

    刘备一路而来,极少采取杀戮的方式,除了张任誓不投降被迫诛杀外,能够不杀而招揽的一定采取招揽的方式。因此张飞遵循了刘备的政策,对待严颜也是如此,能够拉拢得尽量拉拢。

    第二原因就是严颜并不是死硬分子。从严颜和张飞之间的对话可以看见,严颜并没有一味地求死,只是觉得个人尊严上受到了侮辱。如果张飞借机释放柔和的态度,严颜也不想就这么求死。

    俩人一唱一和,刚好互相尊重了对方的尊严,因此都借势解开了心结。

    第三个原因是严氏是本郡大族,需要拉拢。严颜在年纪如此大的情况依然能够担任巴郡的将军,除了自身确实有过硬的本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缘故就是严姓是本郡大姓。

    据《华阳国志》记载:

    阆中县郡治。有彭池大泽,名山灵台,见文纬书谶。大姓有三狐、五马、蒲、赵、任、黄、严也。

    张飞之所以忍下这口气,除了刘备的怀柔政策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故就是严姓在巴郡有根基。如果能够拉拢过来,为日后治理巴郡也是一大助力。因此张飞招降严颜后,就将他召为宾客了。

    由此可见,张飞之所以释放严颜确实处于以上三个原因的。

    四、严颜最后到哪里去了?

    张飞引严颜为宾客之后,严颜就从历史中消失了,再也没有见于历史记载,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严颜之所以不见于历史记载,应该有三个可能的缘故。

    第一个可能的缘故就是严颜年纪太大,不再适合征战。严颜投靠张飞的时候,年纪已经非常大了。在刘璋麾下的时候,他只是巴郡守将,并没有出外作战,也就是保境安民而已。现在如此大年纪情况下,应该依然留在巴郡,并没有参与后续的战事,因此历史中也就没有记录下来。

    第二个可能的缘故就是严颜在投张飞后不久就病逝了。由于年纪过大,在投靠张飞后不久就病逝了,也就没有机会参与到后续的战事中,因此也就不存在历史记录了。

    第三个可能缘故就是严颜不愿意再次出仕而回到乡里。严颜虽然投降了张飞,可是并非出自本心,一个缘故就是刘备入川,作为本郡人的严颜是反对的,可是面对强大的刘备军,严颜无力反抗,只能选择屈从,但是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另外一个缘故就是出于维护本家族的利益。严氏家族是巴郡的一大家族,固然根深枝茂,可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刘备军又显不足,因此采取了迂缓态度,有利于维护本族的利益。

    因此,严颜回到乡里既能够表面自己的态度,也能够维护严氏家族的利益。

    由此可见,严颜在投顺张飞后消失于历史中的原因颇多,但是大概就是以上三个。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是属于客观原因,而第三个则是主观原因。

    五、总结。

    张飞义释严颜既成全了自己的美名,也成就了严颜的忠义。然而,透过历史表面现象,原本平凡的严颜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平凡。此后张飞镇守阆中郡,不但击败了张郃的侵袭,也将三巴地区经营得井井有条,这些难道不和张飞当初义释严颜有关吗?

    历史大概就是这么奇妙,当初种下的一粒种子,此后结下了参天大树。严颜不就是张飞当初埋下的那颗种子么?此后败张郃,平“三巴”,无不顺顺当当,也成就了张飞一代勇将的美名。

    张飞义释严颜,那么严颜后来干什么去了呢?

    “义释严颜”是一个经典的三国故事,发生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在真实的历史上,也能找到这个故事的原型,那就是在《三国志·张飞传》中的这段记载:

    这个故事既彰显了张飞粗中有细、义薄云天的个性特点,也表现了老将严颜忠肝义胆、威武不屈的豪情。

    但是,在史籍中,关于严颜个人事迹的描写却并不多,在《华阳国志》中,还有一段记载:“初,先主入蜀,至巴郡,颜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

    原来在刘璋邀请刘备入川之初,严颜就看出了这是在“引狼入室”,必有后患。后来的事实果然让他言中。

    而这句话能出自一个普普通通的武将之口,也说明了严颜并不是一介莽夫,而且是一位极富战略眼光的智将。

    但是,关于严颜此后的事迹,史书中并未再有记载,我们所知的仅仅是“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而已。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倒是在几百年后,一个地名的诞生,又一次让严颜永载史册。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严颜和巴蔓子(战国时巴国的将军)的忠信,特别将四川的临州改为了忠州,以此来推崇历史上的忠信之人。

    又是几百年后,南宋丞相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中,再次讴歌了严颜:“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文天祥能将严颜列为“四大烈臣”之首,并将其引为自己的精神偶像,可见严颜在三国后的一千多年中,一直是以“忠义”精神感召人心。

    那么,既然严颜在史籍中“失踪”,他是否如《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那样,屡屡为刘备立下赫赫战功呢?

    下面,我们先按照演义中的时间线,看看严颜在投降蜀汉后都干了什么?

    1、严颜向张飞投降后,马上化身为“带路党”。因为雒城的所有关隘都是由严颜管辖的,所以,他自告奋勇做张飞的先锋,所到之处,一路劝降,而张飞只需要在后面接收胜利果实即可。因此,张飞得以顺顺利利赶到雒城与刘备相会。

    2、在雒城,刘备正带领黄忠、魏延与劲敌张任交锋。张飞、严颜赶来助战,击退张任。刘备听说了严颜的事迹后,大为感动,将自己的黄金锁子甲赠与之。

    3、之后,诸葛亮又来助战,设计擒住张任,而严颜则与降将吴壹、张翼等攻克雒城。

    4、刘备占领益州后,加封严颜为前将军。

    5、汉中之战,黄忠与严颜组成“老将二人组”,其化学效应威力无比。黄忠先是大败张郃,而后斩杀了夏侯渊、韩浩,而严颜也斩杀了夏侯德,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大功。

    6、战后,严颜被诸葛亮派到到巴西阆中守隘。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关于严颜的全部戏份,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破绽颇多:

    第一,《三国志》中说,张飞义释严颜后,继续往成都开进,“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这里用的是“战克”二字,说明张飞其实是一路打过去的,而不是由严颜一路劝降过去的。

    第二,严颜刚信誓旦旦的说完“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被张飞松绑后,接着态度就来了个180°大转弯,为张飞鞍前马后的效力,这种转折也太过突兀了!

    第三,刘备称帝前,蜀汉的“前将军”只有一个,那就是关羽,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自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州;在刘备称帝前,“前将军”就是蜀汉的“第一军人”,此位子非关羽莫属,根本不可能由严颜来担任。

    第四,如果严颜真在刘备入川和汉中之战中立有大功,陈寿在《三国志》理应为其单独列传。即使没有单独列传,也应该对这些功勋进行简要列举,或者说明严颜最后身居何职,毕竟这些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历史成就。然而,《三国志》中对此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严颜成为历史上的“失踪人口”!

    虽然在史籍中,并没有关于严颜最终归宿的记录,但从其他途径,我们或许能够较为合理的答案。

    在现在的忠州忠县,有这样一条关于严颜下落的传说: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并没有投降,而是在成都陷落后,选择了自尽而亡。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的誓言。

    仔细分析一下,这种说法应该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首先,我们可以从《三国志》中找到蛛丝马迹:

    “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这说明严颜并未成为张飞的部将,而是宾客。因此,他不可能成为“带路党”,参与此后的入川作战。

    其次,因为未参与入川作战,严颜也就不会有演义中那么多的功绩,而他的历史记录也就在“因为宾客”这里戛然而止了。

    第三,如果严颜当时投降做了“带路党”,帮助刘备平定益州,那么他又怎么会成为流传后世的“忠义烈臣”呢?

    所以,我们猜测,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并未投降,所以他以宾客的身份,被蜀汉方面监控了起来。

    等到刘备平定益州以后,严颜仍然坚持“忠臣不事二主”,最后选择了一死了之,来成就自己忠贞不二的英名。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