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性薄凉让你寒透了心?王生是村里第一个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又一路读到博士,然而在他35岁那年,他却突然消失了。父母到处找他,登报纸贴广告,却始...
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性薄凉让你寒透了心?
王生是村里第一个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又一路读到博士,然而在他35岁那年,他却突然消失了。父母到处找他,登报纸贴广告,却始终一无所获。没有人知道他躲在哪里,父母逢人就说:小子没良心,挣钱了就不管自己爹娘了。
一碗白米饭
王生是湖南人,1965年出生,他的上面还有一个生病的哥哥,以及一个只会傻笑的弟弟。那时候家里穷,三个男孩子更是三张喂不饱的嘴,能够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白米饭,配上香干子,是三兄弟最为期盼的时刻。也是王生为数不多的温暖回忆。
王生排行老二,需要照顾生病的大哥,礼让比自己小的弟弟,从小他就承担了家里全部的活,并且干得非常好。很快,兄弟三个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作为家里的智力担当,王生很幸运,读完了小学和初中。
或许是觉得孩子大了可以挣钱贴补家用了,父母开始说王生笨,还说王生去上学要带的干粮太多,家里要供不起了。为了读书,王生每天揣着凉透了的饭,走十几里的山路去上学。担心父母不让自己读书,王生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你别读了吧
只是王生担心的那一刻还是来了,一天他的父母喊住他:
老二,我和你爹商量过了,明天你就去你二大爷的砖厂干活吧,干20天就能有一块钱呢。
幼小的王生,内心明白父母早就不想让自己读了,然而他不愿意放弃。只是还小的他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王生一个周没去上学,学校里的老师坐不住了,再三来到王生家里家访,都被他的父母赶走,也没见到外出干活的王生。
最后老校长看不过去,亲自上门了,老校长提了一袋子今年新产的大米,还割了一块猪肉,让王生的父母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
干活回来的王生,闻着香味进屋,看到了老校长,他激动地想哭:自己有机会再读书了!吃饭的时候,猪肉很快就被吃完了,王生干噎着大米饭,竖起耳朵听老校长和父母的谈话。
到底还是老校长,他一边磕着烟袋,一边开口了:
我说你们还不知道吧,王生要是读下去是有钱赚的,要是他考上了大学,国家给大学生是有补贴的,可比他在家搬砖赚得多多了。要是以后他读了研究生,补贴还会更多哩。
老校长的一番话,让王生父母心动了,同意王生继续读书。
王生的大学生活
聪明的王生,回到校园后,更是勤奋加努力,高考的时候,他也不负众望地考上了当地一所不错的师范大学。
父母是不可能给他出生活费的,好在那时候的大学不需要学费,还会给每个学生每月接近6块钱的补助,师范学校的学生补助高,这也是王生当时选择这所院校的主要原因。
知道王生上学后有了补助,他的父母高兴了,尽管王生把每个月的补助全都给了父母,他们依然不满意,嚷嚷着让王生预支一下全年的一块儿给他们。
王生不给,他们就来学校里闹。王生没办法,只能每个月准时的汇款,除此之外,他还要不断地打工,贴补自己的生活费。
即使这样艰难,王生依然考取了研究生,这次他决心离家远一点。
研究生的补助更多了,然而王生不敢再说出全部的数额,他担心父母的欲望,自己永远无法满足。
虽然王生把每月补贴的百分之八十大概60块钱,都给了家里。家里却依然不满意,他们认为,如果王生工作的话,他们会拿到更多的钱。
在他们眼中,王生是家里最出息的孩子,就应该为家里每一个人负责。于是他们带着王生生病的大哥,跋涉千里来找王生,让他安排大夫看一下自己的大哥。还是个穷学生的王生哪有这种能力,没想到父母却直接在大街上跳起脚来骂王生,还闹去了王生的学院。
最后,是王生学院的院长看不下去,出面请了个大夫,虽然王生大哥的状态不可能好转了,他的父母才算消停了一会儿。
即使王生还在读书,他给家里的钱,依然是最多的,然而不管什么时候他回家,留给他的永远是一碗凉掉的杂米饭。父母一边看着他吃,一边说:
家里也没钱,吃不起白米饭,您就将就着吃吧。以后你工作了,我们也能顿顿吃上白米饭,也能顿顿吃肉。
王生感觉嘴里的米饭,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胃里肚子里,都凉凉的。
王生结婚又离婚
就这样,王生磕磕绊绊地读到了博士。博士期间,他遇到了此生挚爱,一位优秀的北京女孩。担心父母会再次阻挠自己,王生瞒着父母结了婚。
只是很快,这事儿就被父母知道了,他们带着十来个亲戚,不知道怎么,找到了王生的岳父岳母家,等到王生赶到的时候,十几个亲戚已经把岳父岳母家糟蹋的不成样子。
王生无奈,只能再次承诺会多给钱,希望亲戚们先回去。没想到亲戚们说好不容易来趟北京,不如多赚赚吧。
为了让父母满意,王生带着亲戚们去吃饭,点菜的时候他想给每个人点一碗白米饭,没想到父母拦住了他:
米饭我们都吃腻了,这样吧,一人来一只烤鸭吧。
父母的这个做派,着实吓到了王生的新婚妻子,她万万没想到温文尔雅的丈夫,背后居然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王生内心也多有不满,为了让他们走也只能忍着。然而他们人虽然走了,对王生的控制却越来越多,王生每个月的全部收入都要寄回家里,有时候甚至还要把妻子的也拿出来大半。然而即使这样,他的父母还会三五不时地带着十几个亲戚上门骚扰,岳父也因此被气的中风,进了医院。
王生的妻子在半年后,向王生提出了离婚,王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两个人离婚后,妻子给他做了最后一顿饭,他最爱的白米饭加干子。
一个北京女孩,因为自己学会了一手好湖南菜,如今,她要离开我了。
王生出走
算算年龄,王生发现自己居然已经35岁了,他再次回到自己的老家,看到父母住的房子从破土屋,到村里最豪华的三层小楼,生病的大哥穿着体面的衣服,娶上了媳妇儿。游手好闲的弟弟,每天在村里闲逛。自己的二大爷三叔家里的孩子,也都因为自己被安顿好了。
王生觉得自己为这个家做出的贡献真的可以了,然而他回到家,桌子上的依然只有一碗凉掉的米饭。
看到这碗米饭,王生再也忍不住了,他想到了离婚的妻子,想到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理想和报复。
就这样,王生离开了家,再也没和父母联系过。
结语:都说没有不是的父母,却没有人知道原生家庭背后的伤痛有多少。王生是那么聪明的孩子,却又是不幸的,他的一生没能得到父母的爱,以为出走是摆脱,然而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枷锁。
王生和他父母的做法或许都激进了一些,如果能够坐下来真心地聊一聊,或许会有些不一样的结局。
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性薄凉让你寒透了心?
妯娌她爸去世,我开了四个小时的车前去吊唁,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寒透了心,小叔子说她不会说话让我别往心里去,我决定以后再不和她来往。
我老公兄弟两个他是老大,他弟弟比他小四岁,我和我老公结婚十几年,对小叔子像自己亲弟弟一样,小叔子无论提什么条件,只要我们能做到的都会尽量满足他。
小叔子上职高学的汽车维修专业,毕业以后在修车厂当维修工,他挣的不多只够自己花销从来没有多余钱给父母,我公婆有点偏心小儿子,总是觉得大儿子条件好点,家里花点的地方都是找大儿子。
小叔子25岁那年认识了一个叫小倩的姑娘,小倩比他小一岁,家是外地农村的,在我们这边打工。
小叔子刚和小倩处了两个月,就把她带回来住,我公婆很在意和小叔子女朋友的第一次见面,为了见小叔子的女朋友还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又做了很多菜来招待小倩。
小倩来了以后,没有和我们说两句话就进到小叔子的房间待着,我把饭做好让她出来吃饭,小叔子说小倩头一次来咱家,不好意思和我们坐在一桌吃饭,他拿了两个盘子把菜挨个夹点端进屋去吃。
我婆婆去小叔子的房间和小倩聊天,小倩也半搭不理,她见我婆婆一直和她说话,她就说要走让我小叔子送她回去,小叔子让我婆婆别问那么多,还把她请了出去。
小倩住在我婆婆家里四个月,她一共都没和公婆说过几句话,我公公主动和她说话她也当没听到,她除了上卫生间其余的时间都待在房间里不出来,他们俩的脏衣服都扔在洗衣机里,连内衣裤也不手洗。
我婆婆对小叔子的女朋友很不满意,她不让小叔子再和她女朋友继续相处,小叔子从小就被惯坏了,他认准的事谁说都不听。
我婆婆让我们夫妻俩去做小叔子的思想工作,小叔子直接说了一句“非小倩不娶”如果家里干涉他处对象,他以后都不会再找女朋友。
我婆婆嘴硬心软,他怕不让小儿子和小倩处,以后他再不找女朋友不结婚,就对小叔子和小倩的事挣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再过问他们俩的事。
小叔子和小倩处了快一年的时候,小倩的哥哥知道她和我小叔子住在一起,就让小叔子娶了小倩,还得给他们家20万的彩礼钱。
小叔子从来没有交给我婆婆钱,自已挣的钱又花的一分不剩,他要结婚自己没有钱,我婆婆给拿了八万剩下的十二万都是我们拿的。
小叔子说这钱算是借我们的,等他们宽裕了都还给我们,当时听到小叔子说的话我还挺欣慰的。我老公就这一个弟弟,他自己没有钱公婆又不宽裕当哥嫂的不能看着不管,只要他能过好当哥嫂的就算尽心了,虽然没想过让他还,他说出感谢的话我心里还挺暖和的。
小叔子结婚后和公婆住在一起,我婆婆看看不惯妯娌的举动,尤其是她有了孩子,还是什么活都不干,班也不上就在家玩游戏,我婆婆给她带着孩子,她一句感谢的话没有说,还说我婆婆看不上她,对她女儿没有对大孙女好。
我婆婆和妯娌吵了几句,妯娌就抱着孩子回了娘家,她刚走了三天就哭着给小叔子打电话。小叔子开车到了妯娌的娘家,看到妯娌和孩子住在放粮食的仓房里,妯娌原来的房间被她嫂子的侄子住了,她抱着孩子回来只能住仓房。
仓房里没有阳光,又有很多虫子,孩子被咬得浑身没有好地方眼睛都肿了,小叔子心痛的要马上接她们娘俩回家。妯娌不回来,说她宁可和孩子住仓房也不回来和婆婆住在一起,她让小叔子买房子她们单过。
小叔子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我婆婆也没有钱,小叔子又来找我们借钱,我老公和我商量先借他们点首付款,让他们贷款买个二手房的小户型先住着,贷款让他们自己还,等手头宽裕了再还我们钱。
我不想答应也没有办法,全家只有我们能拿出来钱,如果不借给小叔子我老公心会不安,我婆婆和他们一起过也被气的不行,我公公也成天唉声叹气的。为了公婆的晚年幸福,也为了小叔子有个房子三口人能好好过日子,我就同意借给他们20万当首付。
我陪小叔子买房那天,小叔子表现的很热情,一直把感谢大哥感谢大嫂放在嘴上,小叔子让他老婆和我们夫妻俩说声感谢的话,妯娌先是没说话,后来又小声的说了句“是借钱又不是给你,你那么激动干什么,你还真以为人家不用你还了”。
听到妯娌说的话,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小叔子紧着替他老婆赔不是,说她不会说话让我别往心里去,我老公说他弟弟“让他好好教育他老婆,最起码的人话要会说”,小叔子紧着答应说他一定好好说他老婆。
小叔子自从搬出去以后,他老婆再也不和婆家人走动,也不让小叔子带孩子来串门,过年过节的时候小叔子只给公婆买些东西送来,根本见不着他的面。
我婆婆想小孙女,带着东西去小叔子家串门,妯娌从没让公婆在她家吃过饭。无论公婆给她们买多少东西,给她们多钱,妯娌都认为是应该应分的,还说婆婆没有帮她带孩子,让婆婆把工资卡给她。
我婆婆说她自己钱自己决定怎么花,谁孝顺就给谁,不孝顺的人没资格花她的钱。妯娌说婆婆偏向我们,把钱都花在我们身上了,等公婆老了不要指望她,还把婆婆赶了出去。
我婆婆被妯娌气得血压升到180,走路差点摔倒,住院了两天才恢复到正常,从那以后我婆婆再没有登过小叔子家的门。
头过年的时候,妯娌她爸因病去世,她赶回去奔丧。我和我老公一商量,妯娌的爸爸去世,我们当哥嫂的应该给弟妹个面子去捧个场。
妯娌娘家距离我们这300公里,我们夫妻俩在丧事的第二天就从家出发,准备在那待一天帮帮忙。我们俩早晨五点就从家出发,趁着早上车少,预计路上花四个小时就能到。
上午九点四十,我们到了妯娌的娘家。妯娌的娘家人看我们俩来了,都过来招呼我们,小叔子也紧着问我们开车累不累。
妯娌看到我们来了,第一句话问我们“干什么来了?”小叔子说哥嫂来给咱们撑门面呗,你爸去世这么大的事,我们家不来人显得不尊重你。
妯娌情绪失控的说:“尊重我,你们家人什么时候尊重过我,你们家人就爱干面子活,你哥嫂来就是让我们家亲戚看的,他们什么心思我能不知道”。
小叔子看我脸色有些不好,就说妯娌她爸刚去世她有些接受不了,让我别和她一般见识,还把我们俩带到屋里坐下休息。妯娌的哥嫂过来陪我们,说妯娌不会说话让我这个大嫂多担待点。
妯娌冲进屋里对他哥嫂说:“你们说谁不会说话,我怎么不会说话了,我公婆不待见我都是拜大哥大嫂所赐,大嫂最能装好人,公婆被她哄得团团转把钱都给她了还以为我不知道,恐怕今天的路费和份子钱都是婆婆给拿的吧”。
我说:“照顾老人的事都是我们在做,老人的钱我们一分不要,我们也没有干面子活,谁孝顺谁不孝顺老人心里有数”,我说完就要走,妯娌她哥嫂紧着给我赔不是,还让妯娌给我赔礼道歉。小叔子说了妯娌几句,妯娌还大哭起来,说我们欺负她都欺负到她娘家了。
我和我老公不顾众人的反对,当场就走了,妯娌还在后面说我们来不是诚心吊唁,就是来看她笑话的。
我从那走后再也没有见过妯娌,我被妯娌的人性薄凉彻底寒了心,我早就知道妯娌很冷漠,我以为只要我对她足够包容,足够关心她就会被感动,我们就可以成为一家人。
我万万没想到,妯娌竟然天性薄凉到如此地步,任凭我怎么对她好,她也不为所动还认为我对她好是有利可图。对于妯娌这样的人只有远离她,和她划清界限才能和平共处,否则就算我付出再多,在她看来也是我心甘情愿,也换不来一丝回报,一丝希望。
听小叔子说妯娌在年幼的时候就因为家里重男轻女,受到不公平待遇,她内心受到过伤害,所以才会对任何人都不相信,也不想和任何人有交集。
我为了大家庭的和睦,尽全力去帮助妯娌,去包容她,去感动她,奈何她心结太深,我怎么做她都不为所动,还认为我不安好心,有利可图。对于她这样的人我只有划清界限,避而远之,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不被她的情绪而影响心情,被她寒了心的才会慢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