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二婚可以有多现实(二婚可以有多现实一点吗)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0-25 09:00:18 浏览量(来源:小任

    [摘要]二婚可以有多现实?我们一同事,离婚了,给他介绍了我们单位另一个同事,知根知底,女的因为前夫家暴加出轨离婚,带一男孩,比男的小将近二十岁,男的是前妻出轨,算是同病...

    二婚可以有多现实?

    我们一同事,离婚了,给他介绍了我们单位另一个同事,知根知底,女的因为前夫家暴加出轨离婚,带一男孩,比男的小将近二十岁,男的是前妻出轨,算是同病相怜,觉得说女的怎么也能配得上男的了,毕竟小那么多,而且女的为人真的不错,是过日子的人,长的也不丑,虽然不太会打扮,但是也不是拿不出门的那种,女方觉得男的虽然年龄大点,但是人本性善良,也是过日子的人,而且双方一个单位相处多年,对对方性格,收入,过去,都算的上了如指掌,连接触都免了。


    结果男的不同意!


    我很惊讶,因为在我们旁观者看来,肯定是男的条件差点,年龄大,再过几年退休了,等老了后还不是指望女的照顾,女的为人善良,肯定不会不管他,算是良配了。


    后来有机会一起出差,车上无聊,就聊天,问他为啥不乐意,他说的很现实,她那儿子随前夫,是个混不吝(知根知底的坏处),马上就十三四了,感觉自己搞不过他,成了一家子,怕是要吃大亏,年轻的时候还能用体力这么镇一下,现在年龄大了,体力也不行了,人也不愿意受气了,即使男孩脾气尚可,也不愿意再去拉扯一个孩子了,还有十多年,这孩子就要结婚了,虽说房子已经买了,但是彩礼酒席买车啥的开销也不少,不愿意付出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的。


    他说的很坦诚,所以我对所有的二婚基本都是悲观的看法,这还是公认的老实好人,想法都是这样,你说的拿不是自己孩子当亲生,怎么可能!所以前面的能凑合就凑合,不能凑合就单身,我的骄傲是不容许别人这么对我挑三拣四的,宁肯单身也不要让自己摆台面上让别人评头论足,挑三拣四。二婚就是双方算计到骨头的那种,缺少头婚的那种莽撞和冲动以及激情,自己过得了!

    二婚可以有多现实?

    我小姨49岁丧偶,当时儿子刚结婚,小姨本打算等有了孙子,帮儿子和儿媳妇带带孩子,接送孩子上学,即可以减轻儿子的负担,自己有事情做也不至于觉得无聊。

    可是等有了孙子,儿媳妇嫌弃小姨是农村人,卫生搞得差,带孩子也不科学,让市里的娘家妈来照顾,小姨有些失落。加上独自一人住在乡下的大房子里,夜里时常会有害怕伴随着孤独。

    在小姨52岁那年,改嫁到现任丈夫家,现任丈夫60岁。

    小姨经历了丧偶之痛,经历了独守空房三年,在原配丈夫烧完三周年忌日后决定还是走二婚这条路。

    二婚丈夫是退休干部,退休金很高,之前也有几个女友,但都是养尊处优来享受生活的,花钱还大手大脚。

    二婚丈夫经过几次失恋后,一改之前只找城市的、长得漂亮的女友想法,试着找了小姨这个农村女人,就是图农村女人身上朴实,能干,节俭的美德。

    小姨一直居住在农村,没有任何收入,丧偶前拿出一生积蓄给儿子娶媳妇不够,还欠了三万元外债。

    当介绍人领着小姨和二婚丈夫见面时,两个人都觉得挺有眼缘的。双方都答应处处看。

    相处三个月,双方都很满意,这时小姨就提出,让各自的孩子都来,一是相互认识一下,再一个想听听孩子们的意见。

    于是约好周末两大家子人都到二婚丈夫家见面。小姨一早就去自家菜园里摘了很多新鲜蔬菜,大包小包地拿到丈夫家,结合丈夫家冰箱里的鱼和肉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

    小姨的儿子和二婚丈夫家的女儿饭后就坐下来谈条件了。

    由于在二婚丈夫家,小姨的儿子让对方女儿先说说想法。

    对方女儿说:“我父亲是老干部,从年轻一直到现在没出过力干过活,找阿姨来就是来照顾父亲,而不是由父亲照顾阿姨。”

    小姨的儿子说:“这个是母亲和叔叔之间的事,我没意见,假如母亲身体好,能吃得消,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应该没问题。”

    “但是假如母亲哪天病了,叔叔也应该照顾一下母亲吧,找老伴就应该互相照顾,互相体谅。”小姨的儿子补充到。

    “这个肯定不行,我母亲活时都从来没让父亲干过家务,怕父亲受累。假如阿姨有个头疼脑热啥的还可以,假如患重病你们要带回家去照顾。”二婚丈夫的女儿很坚定地说道。

    听着两个孩子的对话,小姨担心闹得不愉快,赶紧叉开话题,说自己比丈夫小八岁,又是农村出来的,能干活会照顾人,让他的女儿别担心。

    女儿点点头接着说:“阿姨只要把父亲照顾好,父亲的退休金我们一个不要也不过问,你们想怎么花都行。”

    “但是这套房子跟阿姨就没有关系了,这套房子在母亲去世前就已经过到我名下了,我们不能隐瞒你,要提前告知,别等有一天,父亲先离世你和我为房子的事闹得不愉快。”

    小姨的儿子说:“我们虽然是农村人,但乡下还有几百平大房子,城里也有楼房,不可能惦记叔叔的家产。”小姨的儿子爽快地表明态度。

    儿子接着问:“假如叔叔患重病,母亲一个人照顾不了,怎么办?你是不是也要过来帮忙或者领你家去照顾?”

    女儿说:“假如我父亲患重病,先仅阿姨照顾,照顾不了可以从退休金里拿出一部分钱请保姆辅助阿姨。假如阿姨执意离开也可以,我们可以用退休金请两个保姆照顾父亲。”

    小姨的儿子一听,说是母亲再婚,其实母亲还是没脱离“保姆”的角色。心里有点不舒服,拉上小姨单独进里屋商量。

    小姨说:“我和你叔叔之前背着女儿说好了,他可以拿出三万元帮我还掉饥荒。然后每月固定给我存二千元钱,作为我的养老金。”

    儿子一听,觉得惭愧,自己结婚欠的钱还要母亲以这种方式来还,低头不语。

    这次见面还算合谐。能想到的现实问题都谈开了,小姨和二婚丈夫也很满意。

    小姨随后就搬进市里,从来没住过楼房的她可开心了,看着120多平的三室一厅大房间,小姨暗自琢磨,一定要对丈夫好点,要多付出真心,好好培养感情。

    丈夫爱吃的菜小姨都记在心里,每天早晨去市场,都是挑他爱吃的买。丈夫爱吃鱼,小姨就每天中午都做一条鱼给他吃。

    自己不爱吃海鲜,做一盘青菜就饭。丈夫发现每天餐桌上都是自己可口的饭菜,感觉到了小姨用心良苦,就告诉小姨,自己还有些积蓄,不要太节俭,都这个岁数了,能吃能喝是好事。

    在丈夫的一再劝说下,小姨也改了很多习惯,尽量做几个双方都爱吃的菜,两个人其乐融融地享受着每一餐可口的饭菜。

    家里也被小姨收拾得干干净净,丈夫每天出门穿的衣服也利利索索。丈夫二婚后整个人精神饱满,神清气爽。过了5年,老两口没红过脸。

    一次在丈夫给小姨买药时,不慎跌倒,造成小腿轻微裂纹。看过医生后,医生让他在家吃药休息。不建议住院。

    女儿知道了,回来探望,并商量小姨,请保姆吧。小姨连忙摇摇头,告诉女儿自己可以的,请保姆来家不方便。

    小姨的儿子也打电话问用不用帮忙,小姨告诉不用。

    当儿子听说叔叔要卧床休息三个月,连上厕所都由母亲来帮忙完成时,儿子有点担心母亲腰疼病犯了,执意要求母亲请个白班护工帮忙。

    小姨偷偷告诉儿子,请护工每月要三千元钱,三个月就要近一万元。还要管护工饭,这样算下来,要拿出一万五千元。

    小姨还对儿子说:“你叔叔这次有病,看我照顾他用心也很辛苦,将工资卡都交给我了。”

    “不像之前谈的条件,每月给我存二千元,我有了工资卡,可以多存些钱,不仅老了有保障,还可以资助孙子读大学。”小姨坦诚地告诉儿子。

    当小姨的儿子把这些告诉我,我真是大跌眼镜,这是我眼里整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小姨吗?

    是那个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当家不管钱的农村家庭主妇吗?

    二婚后的小姨不仅换了个环境,还有个经济头脑。这大概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写到结尾:我想到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因为什么都不懂,很单纯,很淳朴。

    但日后渐渐接触了一些东西会改变她的想法,让你不得不现实。

    因为你一味地无底线的善良,事事大度、宽容,会丢失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你不现实,在你遭遇变故时,没人会替你着想,没人会考虑你的以后的路怎么走。

    拿小姨二婚这件事来说,当事人双方,还有子女都把现实问题摆在桌面上,聪明不失睿智。

    当然了,两个人过日子不是斗智斗勇,要互相照顾,互相体谅,互相理解。

    小姨用她的坦诚和付出感化了二婚丈夫,二婚丈夫也是有情有义之人,一个懂付出,一个懂感恩,子女也明事理,二婚也是很幸福的!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