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县旅游景点(魏县的景点),关于《魏县旅游景点(魏县的景点)》的内容介绍。魏县旅游景点,以及魏县的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阅读前请看目录一览: 1、...
魏县旅游景点(魏县的景点),关于《魏县旅游景点(魏县的景点)》的内容介绍。
魏县旅游景点,以及魏县的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阅读前请看目录一览: 1、魏县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2、...
魏县旅游景点,以及魏县的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阅读前请看目录一览:
魏县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古驿道
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商朝七迁其都,河亶甲时迁于相(今内黄县),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自宋村入魏境,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长约70里,俗名“殷路”。早在商代中国即有邮驿制度,每隔30里,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驿、传”四等驿站,魏县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棘针寨乡前屯村、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为“晋齐燕赵吴楚通衢”。
古城遗址
魏县境内古县城有4处,即于村、旧县庙、洹水、五姓店古城。
于村古城。史称汉城,于968年建制。位于今魏城镇东北13千米处,是西汉至唐代的县治,建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古城墙规模宏大,周长近万米,以沙石焦土砌筑,曾是西汉都尉府驻地。地下5米深处存断续城墙基。
旧县庙古城。于329年建制,史称唐城。位于魏县县城东北14千米处,唐天宝三年(744年)建。规模不详,有旧县庙碑一道。
洹水古城。于297年建制,史称宋城。位于魏城西南15千米旧魏县村,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原为洹水县治。
五姓店古城。原城址即魏县县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古城垣初为夯土墙,周长2600米,高7米、宽8米,护城河深5米,设东西南北四门。弘治四年(1491年)建门楼4座,东为“迎恩”、西为“南宾”、南为“望远”、北为“拱辰”。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各种庙宇18处、衙门5处、牌坊8处、古桥梁5处、古塔1处。古城存387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毁于水灾。
崔维雅墓
崔维雅,字大醇、号默斋,顺治三年举人,历任浚县教谕、河南仪封知县、广西布政使、大理寺卿。著有《河防刍议》、《明刑辑要》等书。死后葬于今沙圪塔村南500米处,其墓占地12亩,墓前左右两侧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猪、华表等石像24件。
观音寺
观音寺遗址位于魏县北皋镇蒲谭营村南500米处,占地东西宽150米、南北270米。观音寺遗址于2004年发掘,出土的文物有铁佛像4尊(1尊完整、3尊缺头),明代碑刻3通,东厢房遗址及大量屋顶构件及砖瓦。截至2009年,已知但尚未发掘的有观音寺碑林、西厢房遗址、大殿遗址、山门遗址。据碑文记载,观音寺曾于明代永乐、弘治、万历年间重修。
2010年河北魏县梨花节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伴随着三年大变样的春风,魏县的景点犹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很多景点。
具体路线如下:
1、古漳花韵观光线(漳河湾):孔融让梨文化广场(码头)——景观湖——长安大道跨漳河湾桥——漳河湾——望远街跨漳河湾桥——漳河湾——魏都大街跨漳河湾大桥——漳河湾——礼贤街跨漳河湾桥——民有湖(码头)——漳河湾——礼贤台(码头)——兴源河——北张庄水利枢纽(码头)。
2、玉泉润花观光线(玉泉河):孔融让梨文化广场(码头)——景观湖——河里桥——玉泉河——文化艺术中心——魏州桥(码头)——玉泉河——魏峰线跨玉泉河大桥——玉泉河——天河路跨玉泉河大桥——益民河王刘庄桥(码头)。
3、金龟嘻水观光线(天河、兴源河、益民河、魏源河):魏泉桥(码头)——天河——魏源河——魏源桥——益民河——金龟湖——兴源河——漳河北大堤——兴源河——益民河——魏源桥——魏源河——魏泉桥(码头)。
魏县魏祠公园心得体会怎么写
魏县魏祠公园心得体会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走进魏祠,迈向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了魏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加了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气息,懂得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懂得保护环境。
新建魏祠公园以宣传和挖掘魏文化为依托,以融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于一体,展现魏县风土人情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隶属河北邯郸,地处冀豫交界。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战国时属魏国。父老相传,魏文侯礼段干木祝礼贤台,魏武侯以为别都。西汉初以“魏”为县名,沿用至今。
魏县魏祠公园位于县城东南部天河东路路南,坐南朝北,东为兴源大街,南接天泽路,西邻梨乡大街。公园南北长966米,东西宽516米,总面积668.86亩。
最精美的绸缎也没有魏祠公园万分之一的细腻,柔软。可是模糊间我看到了那独坐于银阁之上的妇人,身着素衣,怀中一个双目赤红,尽显伶俐的白兔。构成一幅看完后,令人忍不住惆怅的画面,可与那银阁相比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毛孔贪婪的呼吸着这空气。
建筑背景
魏祠建成后,泱泱华厦将形成西有晋祠之韵,东有魏祠之美的人文景观。雄浑古朴的建筑风格、自然优美的园林环境,独特丰厚的文化底。
既可纪念先贤先哲,又可赏、可游、可学、可研,将成为魏县最重要的文化工程之一和邯郸东部乃至冀东南区域中心的独特旅游景点,也将更好的促进文化的研究。
魏县方圆五百里去哪里旅游景点好玩
古驿道
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商朝七迁其都,河亶甲时迁于相(今内黄县),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自宋村入魏境,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长约70里,俗名“殷路”。早在商代中国即有邮驿制度,每隔30里,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驿、传”四等驿站,魏县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棘针寨乡前屯村、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为“晋齐燕赵吴楚通衢”。
古城遗址
魏县境内古县城有4处,即于村、旧县庙、洹水、五姓店古城。
于村古城。史称汉城,于968年建制。位于今魏城镇东北13千米处,是西汉至唐代的县治,建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古城墙规模宏大,周长近万米,以沙石焦土砌筑,曾是西汉都尉府驻地。地下5米深处存断续城墙基。
旧县庙古城。于329年建制,史称唐城。位于魏县县城东北14千米处,唐天宝三年(744年)建。规模不详,有旧县庙碑一道。
洹水古城。于297年建制,史称宋城。位于魏城西南15千米旧魏县村,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原为洹水县治。
五姓店古城。原城址即魏县县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古城垣初为夯土墙,周长2600米,高7米、宽8米,护城河深5米,设东西南北四门。弘治四年(1491年)建门楼4座,东为“迎恩”、西为“南宾”、南为“望远”、北为“拱辰”。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各种庙宇18处、衙门5处、牌坊8处、古桥梁5处、古塔1处。古城存387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毁于水灾。
崔维雅墓
崔维雅,字大醇、号默斋,顺治三年举人,历任浚县教谕、河南仪封知县、广西布政使、大理寺卿。著有《河防刍议》、《明刑辑要》等书。死后葬于今沙圪塔村南500米处,其墓占地12亩,墓前左右两侧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猪、华表等石像24件。
观音寺
观音寺遗址位于魏县北皋镇蒲谭营村南500米处,占地东西宽150米、南北270米。观音寺遗址于2004年发掘,出土的文物有铁佛像4尊(1尊完整、3尊缺头),明代碑刻3通,东厢房遗址及大量屋顶构件及砖瓦。截至2009年,已知但尚未发掘的有观音寺碑林、西厢房遗址、大殿遗址、山门遗址。据碑文记载,观音寺曾于明代永乐、弘治、万历年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