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历史上满蒙多次联姻,为什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蒙古不来支援大清

    栏目: 房产 日期:2023-06-20 06:01:10 浏览量(来源:小倪

    [摘要]历史上满蒙多次联姻,为什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蒙古不来支援大清?1900年春,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线。1900年五月,八国...

    历史上满蒙多次联姻,为什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蒙古不来支援大清?

    1900年春,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线。1900年五月,八国联军(英、美、法、俄、日、意、德、奥)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侵略战争正式爆发。

    双方参战兵力——

    ✔联军:5.1万多人,51艘军舰

    ✔清军、义和团:约16万人

    双方伤亡情况——

    ✔联军:阵亡约2500人

    ✔清军、义和团:阵亡约1.5万人

    战争结果——清军、义和团战败,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朝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当时,清廷主持大局的是守旧派代表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清军总指挥是军机大臣、武卫军首领荣禄,前线指挥官有聂士成、罗荣光、董福祥等将领,参战主力有京津冀一带守军、甲午中日战争后组建的新式陆军——武卫军,以及京津地区的义和团。


    而当时清廷内部对借义和团运动向列强施压一事本就意见不一。东南督抚在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领衔下,实行“东南互保”、保境安民,对清廷北上勤王的旨意,认为是乱命,不予理睬。


    战争期间,清廷事权不一,指挥不灵,无法有效调动各部清军和义和团,导致各自为战,有的将领甚至临阵逃跑。据记载,清军主力的武器装备甚至比部分侵华联军的还要先进。而武卫右军驻山东由袁世凯率领镇压义和团运动,未与八国联军作战。


    而当时京箴地区守军之中,有不少的蒙古族、满族兵员,只不过自僧格林沁后,无人再能有效统合并形成战斗力。自从僧格林沁于同治四年(1865年)剿捻阵亡后,清廷再没能拉起一支以蒙古骑兵为主的主力军,取而代之的是武卫军。


    作为当时清廷中央军的武卫军在战争中,前、后、中军基本上伤亡、溃散殆尽,随即被取消番号。左军也遭受重创被削弱,民国后纳入北洋军序列。远在山东的武卫右军袁世凯部则保存了实力,彻底改变了后来民国历史走向。

    历史上满蒙多次联姻,为什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蒙古不来支援大清?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大清不需要蒙古勤王;蒙古也没有实力勤王。

    历史上的”满蒙联姻”,其实并没有表面那么和谐。


    明末清初时,当时的蒙古其实仍然致力于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荣光。但是自从蒙古帝国末代大汗林丹汗病故之后,这个理想就几乎成了空想。


    当林丹汗想实现蒙古内部统一的时候,努尔哈赤先完成了女真的统一,建立了后金汗国。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惧怕被林丹汗吞并,便依附后金,与努尔哈赤联姻。我们所熟悉的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就是蒙古科尔沁旗的。


    但到后来后金变成了大清,生意做大了之后,满洲的八旗显然不够用了。“满蒙联姻”的形式和目的就完全变了,满人主动地大量“批发”宗女给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其目的就是为了笼络蒙古各部、加强藩属关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会经常会提到满蒙一家了。


    但是当明朝灭亡以后,西北边陲便成了三不管地带了,由蒙古人开发经营的几个汗国迅速坐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准噶尔汗国,曾经一度吞并喀尔喀蒙古(就是宝日龙梅那个喀尔喀),形成可以和清朝抗衡的局面。经过康雍乾三代,耗尽大清多年赋税,才将准噶尔汗国彻底剿灭。

    但至此,蒙古就开始彻底走下坡路了。随着乾隆年间,土尔扈特从俄罗斯回迁大清。蒙古人基本上就没有作为独立政治力量再出现过在战争舞台上了,而大草原上的蒙古王公们,则是守着自己的羊群和奴隶,无所作为。


    从满清入关以后,皇帝的后宫里蒙古人就成了摆设。除了博尔济吉特氏,已经几乎被同化为满洲贵族外,象征性娶进宫的蒙古女人也都不是因为联姻。

    有能力的宗亲们则承袭个爵位替满清的主子们打工。这就是“满蒙联姻”的本质。

    值得一说的是,当道光面对愈来愈衰弱的清朝时,突然想起了蒙古,立了一个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但这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的意义。


    时间到了1860年,作为满蒙八旗最后的荣誉,也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最后的荣誉。僧格林沁在八里桥抗击英法联军,结果精锐尽没!到1865年,僧格林沁被捻军所杀。至此,蒙古铁骑成为了历史名词。

    八国联军进京,慈禧落荒而逃,她可能需要护驾的,但从来也没想过需要“勤王”。

    而到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其实是慈禧老太太主动跟洋人宣战的。而且1900年不再是1840年,大家刚看到洋枪洋炮的年代了。在武器代际上,其实是几乎无差异的。而且京城内的中国非正式(义和团)的军队超过20万。最终为何会败?


    那是因为败在顶层设计,慈禧老太太本身就是骑墙的态度,两边都想讨好,结果“东南联保”了,而西北主动要求勤王的部队,慈禧也不允许他们打着正规军的旗号去打仗,所以最后义和团就彻底被利用了。

    而蒙古骑兵也根本没有实力去勤王。


    而此刻的蒙古铁骑已经不能再叫铁骑了,而是一帮牧民而已。他们若擅长的也不再是弓箭,而是鸟枪。当初能开弓150斤,50米内能射穿3层皮革的蒙古骄兵悍将们,经过100多年的和平。开弓尚不足40斤,最多也就打个鸟吧,更别说面对现代的武器了。而其战斗力远远弱于西北的马家骑兵。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