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能不能治愈?一型糖尿病是遗传的,比较难治愈。但二型糖尿病是长期吃高糖高脂食物引起的,如果将身上的肥肉成功甩掉,应可以治愈。在各种戒律里,戒美食应是最痛苦的...
糖尿病能不能治愈?
一型糖尿病是遗传的,比较难治愈。但二型糖尿病是长期吃高糖高脂食物引起的,如果将身上的肥肉成功甩掉,应可以治愈。
在各种戒律里,戒美食应是最痛苦的,所以减肥成功率只有2%,比炒股5%的成功率还低。所以,糖尿病理论上可以治愈,实则上没法治愈。
胖子因为贪吃才胖,这贪吃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几十年形成的,想改变这种饮食习惯难过上天。
我家胖子200斤,又高又胖,如一座行走的小山丘,他凭实力吃出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
什么水果甜他就吃什么水果,什么肉肥他就吃什么肉,除此以外,还爱吃高淀粉的芋头和土豆,一个星期至少在外面吃三次大餐,吃得胖如球。
他不挑食,只要能吃进肚的,他一概接受,即使剩饭剩菜也来者不拒。他那张老脸又大又圆,如刚出炉的包子,胀鼓鼓的。
半夜上厕所,他顺便往嘴里塞几块饼干。只要他在家,不是吃东西就是发脾气。总之,嘴不停竭。
这个胖子前前后后减肥10多次,每次都无功而返。
可怜他吃减肥茶一个月,天天拉肚减了5斤,他受不了,正常饮食后,胖了10斤,气得他破口大骂。
他改为跑步,跑完后,饿得两脚发软,他马上吃宵夜和水果。一个月后反弹20斤,总之,越折腾越胖。最让他恐惧的是,每次跑完后,血压升高,他又放弃了。

我建议胖子节食,将高糖高脂食物戒掉,他装模作样戒了两天,第三天就受不了,骂道:“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对了,我认识你时,我150斤,现在205斤,我这病是你害的。”
当他将这个责任甩给我时,他吃什么东西都心安理得了。
我1米6,体重118斤,我戒碳水一年减了20斤,至今不反弹。我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
自律过程很痛苦,自律一时易,自律一年难,自律一生难上加难。吃播胖猴子到减肥营减掉100斤,现在又复胖了。所以,10个胖子11个减肥失败。本可以治愈的糖尿病,变得不可治愈了。
我有个外甥女180斤,她花5千减了30斤,第二个月反弹到180斤,她大呼上当,再也不减了。
她每次探我母亲前,总会说:“姥姥,你炖好红烧肉,我马上就到……”她一吃就停不下来。
胖子得糖尿病,没一个是无辜的。这个月体检,我家胖子还检出脂肪肝、肝息肉、肺结节,他一口咬定,这个肺结节是气出来的,他认为我的罪最大。
儿子小花找个女友,1米53,体重125斤。
我家胖子气得跳起来:“看看你教出的儿子,找个什么玩意?气死我了。就不懂找个高高瘦瘦的吗?妈矮矮一窝,将来孙子也不会高。”
胖子一生气,又塞一块饼干入嘴里,情绪再度失控:“我的病,就是被你这个蠢女人气出来的,气死我了。”
我不理会他,人各有命,我不是救世主,能管好自己的身体已不错了,哪里能顾这么多?
所以说,糖尿病本不是不治之症,但患者不自律,慢慢变成可怕的慢性病。想彻底治好这病,比“贾跃亭下周回国”还难。
月光照:《不自律的胖子》

糖尿病能不能治愈?
糖尿病很早就有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奇病论》中,我们的祖先便已记载“消渴症”一说,不过当时的发病率之低,认识程度之有限,从其记载于《奇病论》中就可见一斑。然而到了现代中国,糖尿病这种古老的疾病俨然已将它的魔爪伸进了千家万户,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我国14亿人口,有1.4亿糖尿病,还有5亿糖前期——这是当前中国糖尿病的数目!而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长,到2030年接近2亿。也就是说,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名副其实的生活习惯病,思及此,不禁让人心惊!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运动,量化限制膳食总热量,把体重保持在健康的BMI18.5到23.9之间,按时休息,心情愉悦,就会喝糖尿病和平共处,不出现失明,糖足,肾衰竭,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寿命方面影响并不大。
有些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的时候,犹如晴朗的天空突然之间乌云密布,情绪一下子坏到了极点。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在人们的印象中糖尿病是慢性病,一辈子都治不好。果真如此吗?除了“晴天霹雳”的情绪转变以外,患者还会有满脑子的疑问:糖尿病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会得糖尿病?糖尿病有什么危害?糖尿病该怎么治?
糖尿病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是所谓的“富贵病”。为什么同样这么生活的人还健健康康的,唯独我得了糖尿病呢?简单地说来,那是因为糖尿病是具有遗传倾向性的。关于糖尿病的发生,医学里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遗传因素将子弹上膛,生活习惯抠动扳机。遗传是一个神奇的事情,是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这个角度看,糖尿病确实是一辈子也治不好的病。或许您无力改变容易得糖尿病的体质,但要想控制住糖尿病的发作,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却绝对不是空想。从这个角度出发,只要糖尿病的病情稳定,一辈子与您和平共处,不就相当于“治好”了吗?糖尿病的治疗涉及方方面面,但万变不离其宗,大体上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改善高血糖的状态。
第二步,维持这种改善的状态。
糖尿病是遗传病?子孙后代都会得病?有的人难免担心:我得了糖尿病,那我的孩子将来也会和我一样吗?“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是遗传病”。也就是说,子女从糖尿病亲属那里遗传的只是容易得糖尿病的体质,并不是糖尿病本身。也绝不是说,父母得糖尿病,子女也迟早会得糖尿病。具有糖尿病倾向的体质,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才会真正地导致糖尿病。因此,如果您是一位糖尿病患者,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发病的诱因扼杀在萌芽阶段,使孩子健康成长。
主动参与,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大多数的疾病治疗,都是由医生作出诊断,然后吃药、打针。
糖尿病要靠自己
糖尿病却有所不同,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固然重要,但光靠医生并不能实现“妙手回春”。要想治好糖尿病,还得靠您自己。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生活习惯病”。顾名思义,这是由于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患者自己不改善生活习惯,任何“仙丹妙药”也无济于事。要改变从前的生活方式,医生所能够做到的也只是提出建议。是否接受这些建议,是否付诸行动,全取决于患者自己的意志。
尽管现在有些临床显示,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采取低热量膳食,每天摄入800大卡的膳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以停药,但这和个体基因有关,也是因人而异的。另外临床数据样本也不够多。糖尿病患者还是要摆正心态,打一场终身的硬仗。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