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为什么民国军阀大量采购驳壳枪而不是撸子(清末驳壳枪价格)

    栏目: 房产 日期:2023-04-21 22:00:49 浏览量(来源:小葛

    [摘要]为什么民国军阀大量采购驳壳枪而不是撸子?驳壳枪和撸子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枪支,各有优劣。一般来说,驳壳枪适合于近距离作战,可以在不需要精准射击的情况下发射散弹,造成...

    为什么民国军阀大量采购驳壳枪而不是撸子?

    驳壳枪和撸子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枪支,各有优劣。一般来说,驳壳枪适合于近距离作战,可以在不需要精准射击的情况下发射散弹,造成广泛的杀伤力。而撸子则适合于远距离精准射击,通常配备有光学瞄准镜,能够射程较远、精度较高。

    关于为什么大量采购驳壳枪而不买更便宜的撸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任务需要: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可能需要使用散弹来对付密集的敌人,此时驳壳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如果需要在远距离进行精准射击,那么撸子就更适合了。

    市场供应:在某些情况下,驳壳枪可能比撸子更容易获得。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市场上的供应情况或者生产能力等因素造成的。

    部队需求:在某些情况下,部队对于武器的需求可能不只是性价比,还包括其他因素,如可靠性、耐用性、易用性等等。可能驳壳枪在这些方面比撸子更符合军队的需求。

    总之,选择何种枪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驳壳枪和撸子各有优劣,根据作战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武器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民国军阀大量采购驳壳枪而不是撸子?

    世界近代化以来,也正是军工快速发展时期,武器“德国造”一下子成为了信仰,比如中国就特别崇尚德国制造的武器。
    李鸿章曾代表清政府到西方去采购武器,尽管当时德国没有成立几年,但是李鸿章还是抛弃了英国和法国,选择与德国合作,当时的汉阳兵工厂就致力于仿制德国武器。

    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后,也把目光投向了德国,蒋介石曾壮志雄心的要打造60个德械师,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

    可以说,从晚清以来,当兵的都会对德国造产生信仰,但是德国制造的两款手枪,在中国的销售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款是1896年生产的驳壳手枪,一款是1908年成为德国陆军制式手枪的鲁格P08手枪。

    这两款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产品,在西方,人们钟情于鲁格P08手枪,而驳壳枪却惨遭冷遇,遭到西方各国政府的嫌弃,没有一国政府将其列为制式手枪。

    然而驳壳枪在欧洲水土不服,漂洋过海到了中国后,却受到各路军阀的吹捧。

    很多人可能会说,鲁格手枪价格明明要比驳壳枪便宜,为什么中国军队不采购鲁格手枪,而采购相对较贵的驳壳枪呢?

    应该说,西方国家购买枪械看重性能,中国购买枪械看重性价比,这就是中国军阀青睐驳壳枪的根本原因。

    相比于驳壳枪来说,鲁格P08手枪问世时间更晚,是20世纪生产的枪械,而驳壳枪是19世纪生产的枪械,两相比较,肯定是鲁格P08要比驳壳枪先进,但是并不能说鲁格P08手枪问世后取代了驳壳枪,因为即使鲁格手枪没问世,驳壳枪也没坚挺过。
    西方军工厂生产军火,直接对接各国政府,只有接到军方的订单,才有可能发扬光大,驳壳枪血统很强,是毛瑟厂研发生产的,半自动手枪,原名叫作毛瑟军用手枪。
    毛瑟军火厂是各国政府采购武器的首选对象,而驳壳枪又叫毛瑟军火手枪,很明显是毛瑟步枪的配套产品,形成与毛瑟步枪的搭配,销售到各国。

    然而从问世之初,各国就都没看上,认为这是个什么玩意,不伦不类,手枪不手枪,步枪不步枪的,简直就是一个“四不像”。

    相比之下,鲁格P08在十年后问世,就受到市场的追捧,尽管制造工艺复杂,价格也不便宜,但并不影响1908年鲁格手枪问世就被德国作为制式手枪。

    一直作为德国军官和士官的自卫配枪,是一战和二战中,最具代表性的手枪,在鲁格手枪的生产周期内,一共生产了200万把,至今还是枪械收藏界的宠儿,在各种电视剧中都有镜头,比如美剧《兄弟连》中一个叫胡伯勒的大兵就缴获了一把鲁格手枪,当时胡伯勒特别高兴。

    走路都要横着走了,结果由于把枪揣在裤兜里,没有下保险,一不小心走火,打到了自己的大腿上,鲁格手枪7.76-9毫米的口径,不但威力大,而且创伤面也大,胡伯勒的腿被打穿,伤了大动脉,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从一战到二战,来自美国的大兵,到了欧洲战场上,如果不能缴获一把鲁格手枪,说明他白来了,如果缴了一把,可以吹一辈子的牛了。
    可以说,鲁格P08手枪已经不单单是一款手枪那么简单,它更像日本军刀一样,成为军官的身份象征。

    跟其他枪械不一样的地方,鲁格手枪极具收藏价值的原因是,一方面,它一直是有一定地位的军人拿的,缴获了这样的佩枪,证明你曾经打败了他的主人;
    另一方面是,鲁格手枪小巧玲珑,辨识度搞,便于携带,容易邮寄,制造工艺复杂。

    种种原因,都使得鲁格手枪,无论是在服役时期,还是在非服役时期,都成为军人们的挚爱。

    相比之下,驳壳枪受到冷遇是多方面的,因为欧洲人给手枪的定义是步枪和补充产品,是拥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能够佩戴的,所以,鲁格手枪早期产品制造更加精良,造价也更高。

    对于收藏者来说,相比于精美的鲁格手枪,驳壳枪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傻,太丑了,不但造型难看,就连尺寸也太过于笨拙,这哪里还是什么手枪,太不便于携带了,你让军官佩戴这么丑的佩枪,传出去还有面子嘛?

    当然,不能因为驳壳枪不像一款手枪就否定他的性能,其实驳壳枪可以说是一款划时代的作品,研发者在研发这款手枪时,一定想到了未来战争实际上是冲锋枪与冲锋枪之间的对决,而驳壳枪可以看作是最早,最简陋的冲锋枪了。

    相比于鲁格手枪,驳壳枪能一下子打20发乃至30发子弹,作为全世界第一款半自动手枪,后来又发展为全自动手枪,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远距离射击浪费子弹,而且射击不够精准,但是近距离作战后,就会发现,这枪是真香,子弹比鲁格手枪多太多了,一把驳壳枪的弹容量顶几把鲁格手枪。

    在威力和射速上也不虚,除了丑一点,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挑剔的。

    那么,中国军阀们为何会看上这款手枪呢?除了性能之外,最早看中的是他的品牌,不说别的,就毛瑟二字就值得买买买。
    在1935年之前,国民政府在打造德械师的时候,官方的订单就有5000把,1937年的时候续订的时候,要求订3万把,这还不算其他渠道而来的,可以说,在中国的任何一支军队都对驳壳枪极为喜爱。

    驳壳枪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其作为制式手枪的情况下,在其生产周期内依然生产了一百万把各式各样的型号,也是一大奇观。

    除了品牌崇拜之外,那就是因为这款枪太适合中国战场了。

    欧洲战场打枪喜欢正面刚,甚至还有排枪时代,让中国人看了,估计都会说,这些脑残,不是排队送死去吗?

    亚洲战场自古就讲究兵贵无常,讲究变幻莫测,讲究出其不意,在热兵器时代,那也是讲究迂回和突袭,总之是出其不意。
    最让人出其不意的地方就是近身肉搏,一下子出现在你的面前,跟你贴着脸打。

    正因为如此,后来的游击作战和运动作战,都讲究部队的运动性,这样的话,一款能够在近距离来射速较快的枪械就是最能打的。

    在军阀混战时代,冯玉祥在西北军中最早组建了“手枪队”,就是挑选一些体格不错的人,给他们都配上驳壳枪,专门负责偷袭作战,跟敌人贴脸打。

    在很多战役中,西北军的手枪队都能大放光彩,只不过由于手枪不够,又经常近战,每个手枪队的成员都会背一把大刀,老百姓还误认为其是“大刀队”。

    后来西北军的残部,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喜峰口战役中,手枪队就立了大功,然而当时国人并不知道是驳壳枪立的功,还以为是大刀能砍过鬼子呢,因此赶着时间没日没夜的打造大刀送到前线。

    可以说,中国军队给驳壳枪的定位不完全是手枪,而是一把冲锋手枪,加上冲锋二字,即使比鲁格手枪造价高点他也值啊!

    因为配备驳壳手枪,可以直接省下一把步枪,实际上,步枪才是最贵的。

    一款武器的价值,主要在于其有没有作战的土壤,在欧洲战场,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需要,而中国很需要。

    但是随着战争形态的进步,外国也发现冲锋枪的优势,后来都纷纷研发出冲锋枪,这里面有没有驳壳枪的理念也说不定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