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还有一人健在,兄弟姐妹谁来伺候?人 人都会步入老年这一步。 这是个大众很普遍认识的问题。但是有些人却“当局者迷”,等到自己老态龙钟之即,这才感到自己实在是愧...
父母还有一人健在,兄弟姐妹谁来伺候?
人 人都会步入老年这一步。 这是个大众很普遍认识的问题。但是有些人却“当局者迷”,等到自己老态龙钟之即,这才感到自己实在是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枉为人也,于是就老泪纵横、痛不欲生。
人对父母尽孝是要及早进行的,特别是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大好的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多关心照顾,让他(她)吃好、喝好、休息好,多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家常。
上了年纪的父母,大多数人爱管闲事,嘴里唠唠叨叨惹人厌烦。如果兄弟姐妹只剩一个年老的父亲或母亲,谁家愿意伺候奉养老人,其他兄弟姐妹共同出钱养活老人。
如果兄弟姐妹都不愿意接纳年迈的父亲或母亲到家里住。那么老人就只有去走敬老院这唯一的路,费用由老人的儿女们共同承担。
年迈的老父老母生病住院,他们的子女中谁伺候老人,谁就可以少出钱或不出钱,其他没有伺候老人生病住院的兄弟姐妹理应多出钱,这就叫公平合理。




父母还有一人健在,兄弟姐妹谁来伺候?
农村和城市不一样吧!
姑父走了以后,剩下70多岁的姑妈,起初姑妈还能自己动手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半年后,姑妈得了脑血栓,住院一个多月,病情没有缓解,却成了终日卧床的植物人。姑妈家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姐的工作做出色,已经熬到了领导的位置,下边的俩弟俩妹都是普通工人,其中一个下岗做水果生意。这样的情况,大姐和二姐每周伺候姑妈两天两夜,其余的三个每周伺候一天一夜。姑妈在五个儿女精心的伺候照顾下,由往胃里打流食,到后来能喝小米粥等稀饭。这是在城市的普通人家侍候老人的情况,总之,照顾老人也要看儿女们的态度,有的乐意付出,有的找各种理由拒绝。
农村的情况没那么复杂。一个老人去世后,另外一个老人的生活,照顾侍奉的责任就是靠儿子来完成。哥们兄弟多的家庭,大部分是轮流值班照顾,或者是接老人到自己家,照料老人的吃喝拉撒。有的半年,有的两月,有的十天半月一个轮班。总之,出嫁的女儿是不会参与轮养老人的。农村的风俗就是这样,儿女不去计较什么,养儿防老也许就是这样的吧。除非是无子户,去跟闺女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