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关于清朝的预言(有哪些关于清朝的谣言)

    栏目: 房产 日期:2023-04-02 04:00:21 浏览量(来源:小金

    [摘要]有哪些关于清朝的谣言?刘墉、纪晓岚和和珅斗智斗勇。康熙是因为乾隆选的雍正当皇帝。雍正皇帝的即位诏书是假的。李卫是雍正的家奴。雍正皇帝有个谋士邬先生。苏麻喇姑和康...

    有哪些关于清朝的谣言?

      刘墉、纪晓岚和和珅斗智斗勇。康熙是因为乾隆选的雍正当皇帝。雍正皇帝的即位诏书是假的。李卫是雍正的家奴。雍正皇帝有个谋士邬先生。苏麻喇姑和康熙一样大。康有为是个正人君子。仓央嘉措写爱情诗。清朝的辫子能遮住半个头。满清为中国开疆拓土1300万平方公里。康乾盛世是古今封建王朝的第一盛世。雍正是被人暗杀的。嘉庆皇帝杀和珅的的时候,和珅拿出了乾隆皇帝给的保命字条。雍正的后宫乱七八糟,有个甄嬛把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康熙乾隆身材高大。满汉完全不通婚。清朝太后皇后张口闭口本宫、哀家。宫女们每天拿着一帕手绢甩来甩去。满清没有闭关锁国、满清就闭关锁国几十年。康熙是千古一帝。

    你们还有啥关于清朝的谣言想问的,可以在评论区问问。

    有哪些关于清朝的谣言?

    中国人戴梓在清朝初年就发明了机关枪?这是个虚构的神话……戴梓没发明任何东西,只是仿制了欧洲的洛伦佐尼式燧发枪。


    关于“戴梓发明机关枪”的谣言,在网上已经被夸张到不堪入目了。比如什么“八国联军在故宫发现了这种武器,竟然自愧不如”,“比马克沁还先进“,”“领先时代200年”,“康熙打断了中国火器的进步”等等。

    其实戴梓发明的连珠枪,国内正规的历史书早有定论,该枪仿制的是康熙年间进贡的“昂里哑国枪”(即英国,制作者为伦敦枪匠约翰·史密斯)。故宫出版社的《清宫武备图典》专门花了两三页的篇幅,来解释这个问题。



    据《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九记载,戴梓后人戴遂堂告诉作者纪晓岚:“少时见先人造一鸟铳,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牝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

    从这段文字看,戴梓制作的这柄枪与故宫馆藏的“昂里哑国枪”基本一样,仅仅是弹仓贮弹量不同,戴梓枪储弹28发,而“昂里哑国枪”储弹20发。至于枪身结构,尤其是关键的火药铅丸储存和发射方式,完全是一样的。



    事实上,“昂里哑国枪”是1680年左右诞生的一种带弹仓的燧发枪,在当时是相当创新的发明。发明人也不是英国人,而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枪械制造商米歇尔·洛伦佐尼。因此,这种弹仓燧发枪被称为洛伦佐尼式燧发枪,英国伦敦一位枪匠库克森在1686年仿制后,又被英美称为“库克森枪”。

    我们可以从洛伦佐尼式燧发枪的结构和发射方式,找到戴梓连珠枪的真实面目,因为后者的记载仅限于《阅微草堂笔记》的短短一段文字。


    洛伦佐尼式燧发枪采用了弹丸和火药分开的双弹仓系统,两套弹仓分别安置在枪托内,一上一下。两套弹仓的出口则安装有一个“可旋转的圆形机轮”,用于装填枪管。对比《阅微草堂笔记》,正是戴梓连珠枪的“机轮开闭,其机有二”。

    洛伦佐尼式枪的射击操作大致如下:装填时首先将枪口朝上,将旋转机轮左侧的一个长操作杆拉到最大位置,使机轮中的两个空腔分别对准弹丸仓和火药仓。然后反转枪口朝下,让弹丸和火药分别落入两个空腔。随后,在枪口保持朝下的情况下,拉回操作杆,将弹丸和火药依次输送到枪膛,完成装填。随后就可扣动扳机,激发燧石开火。



    由此可见,戴梓连珠枪的真实面目并不神秘,更谈不上什么“远远领先世界”,只不过是同时代欧洲先进燧发枪的仿制品。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戴梓确实是一名优秀的枪炮工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仿制成功欧洲最新式枪械,距离洛伦佐尼式枪的发明可能只有10-20年。这说明,当时科技传播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甚至清朝都能迅速学习到。


    尽管如此,戴梓连珠枪对清朝的作用,也没必要夸大。这种枪械制造工艺复杂,造价昂贵,在欧洲也是很小众的产品,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还是普通燧发枪。即使清朝认可戴梓的连珠枪,最多也只能作为皇帝的玩物。

    清朝在康熙时代就已经不缺燧发枪技术了,缺的是将燧发枪大批装备部队的决心(但是清朝嫌燧发枪成本太高,是火绳枪的三倍)。结果到了乾隆和道光年间,清军的主力武器仍是火绳枪,西方却已经从燧发枪进化到撞针枪了,这才是落后西方的关键差距。(陶慕剑)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