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道战旅游景点在哪(地道战风景区是在哪里),关于《地道战旅游景点在哪(地道战风景区是在哪里)》的内容介绍。《地道战》里的地道现在还存在吗? 存在,有多处遗址。1、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民国二十七...
地道战旅游景点在哪(地道战风景区是在哪里),关于《地道战旅游景点在哪(地道战风景区是在哪里)》的内容介绍。
《地道战》里的地道现在还存在吗? 存在,有多处遗址。1、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扩...
《地道战》里的地道现在还存在吗?
存在,有多处遗址。
1、冉庄地道战遗址
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扩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
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
2、西河头地道
西河头地道位于山西省定襄县城西二公里处的西河头村。距太原去五台山旅游的必经之路忻阜公路仅一公里,被誉为点缀在五台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地道战纪念馆自开馆以来,接待了六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四千余名及国内游客一百余万人次。
地道战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冉庄,位于清苑县西南方向,距县城15公里,距保定市30公里。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爱国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单位。
冀中地道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试着写这个景点两百字?
冀中地道战是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景区。地道顾名思义是在地底下挖开的通道,为了躲避敌人的进攻,聪明的农民创造的,地道的开口设在自己的烟台,地道里户户相通,村连村。也有睡觉的地方。
(地道战)遗址在么什地方了
冉庄遗址——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免费开放
冉庄(地道战重要标志之一)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
冉庄
冉庄
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地方部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且在附近修复日寇侵华炮楼一处。展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的地道战文物,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多处旧址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战遗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庄180公里,西北距满城汉墓40公里,东北距华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是节假日和单、双休日旅游的好去处。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
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全国首批爱国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单位之一,应上级要求,2008年3月对外免费开放,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门票免费。
邯郸峰峰地道遗址
邯郸市峰峰矿区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巷道最长的抗日战争时期地道。现存地道主巷1626米(9条大巷),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阱4个,直通枯井的地道2条,通向西山的地道1条,还有辐射王看、宿风等地的地道。
地道主巷分上下复洞,洞口设多种多样的开关盖、开关门,既能防水、防毒、放火烧,又能防破坏、防封锁。每个拐弯处都留有枪眼、陷阱、暗洞,灶底、树洞、水井、碾盘底、野地崖旁都有伪装的地道洞口,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战斗堡垒。由于该村土质较好,地道历经65年保存基本完好,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智慧和伟大创举。
上世纪五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地道战》时,采编组和摄制组曾多次在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许多故事情节取材于山底村抗战时期的真人真事和真实战斗,并录制了很多镜头。六十年代,山底村抗日地道被列为“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峰峰矿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12年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晋升省级第四批风景名胜区。
焦庄户遗址
焦庄户位于北京市顺义县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焦庄户地道战的民兵指挥部
焦庄户地道战的民兵指挥部
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焦庄户村在战争年代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是争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敌人发现只有束手就擒。
为了跟敌人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和群众较长时间的在地道内战斗和生活。
到了1946年村里共挖了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展室内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在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英雄斗争的历史画面。供人们参观的地道遗址留着650多米。
纪念馆参观的内容共有六项:一是参观地道遗址;二是看地道战电影;三是听抗战时期儿童团员焦志斌同志讲焦庄户村的战斗历史;四是吃“抗战饭”(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五是看“地对空导弹基地”(即看部队内务、队列表演、通讯和指挥、导弹实物操作、导弹演习录像);六是秋季苹果熟了,观众可以亲自参加采摘苹果活动。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位于定襄县城西2.5公里的西河头村,是与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齐名的我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战遗址之一。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山底抗日地道战旧址如何?
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位于邯郸峰峰矿区境内,是抗日战争期间军民共建。户户相通、房房相连,是退则能守、进则能攻的地下堡垒,是河北省风景名胜景区,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旅游者的浏览胜地。
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现存地道主巷长达1626米(包括9条主巷道),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阱4个,还有辐射至附近王看、宿风等村的地道多条,地道中最高约1.8米,最低1.4米左右。此外,村里地面上保留有部分高房工事和地堡,在一些村民家中还有比较完整的锅灶、水井地道口。
曲折、复杂的地道,几乎覆盖了整个村庄的地下区域,灶底、树洞、水井等等都有伪装的洞口,让人既摸不着头脑,又对村民的聪明才智赞不绝口。上世纪五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地道战》时,采编组和摄制组曾多次在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许多故事情节就取材于这里的真人真事和真实战斗事迹。
山底抗战地道,历经数次修缮,不仅保存十分完好,而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个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万米地下长城,如今,又焕发青春,造福于民。今天,当人们进入地道,犹如走进一座地下迷宫,深不可测,奥妙无穷。
地面上的高层防御工事建筑,炮楼、大宅门巍巍壮观,地上地下抗战时期的遗址,沥沥在目,无不彰显了革命先辈的智慧和力量。修建一新的现代化大型展厅,集声、光、影于一体,再现抗战风云,使游人身临其境。古色古香的民俗文化使游客留恋忘返。农家饭庄的风味小吃,山乡野菜,让游客大饱口福,回味无穷。
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无论是作为游览景点,还是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对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整个村庄被红色文化所包围,为众多历史爱好者所向往。
更多关于邯郸山底抗日地道战旧址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邯郸山底抗日地道战旧址如何
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位于邯郸峰峰矿区境内,是抗日战争期间军民共建。户户相通、房房相连,是退则能守、进则能攻的地下堡垒,是河北省风景名胜景区,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旅游者的浏览胜地。
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现存地道主巷长达1626米(包括9条主巷道),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阱4个,还有辐射至附近王看、宿风等村的地道多条,地道中最高约1.8米,最低1.4米左右。此外,村里地面上保留有部分高房工事和地堡,在一些村民家中还有比较完整的锅灶、水井地道口。
曲折、复杂的地道,几乎覆盖了整个村庄的地下区域,灶底、树洞、水井等等都有伪装的洞口,让人既摸不着头脑,又对村民的聪明才智赞不绝口。上世纪五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地道战》时,采编组和摄制组曾多次在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许多故事情节就取材于这里的真人真事和真实战斗事迹。
山底抗战地道,历经数次修缮,不仅保存十分完好,而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个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万米地下长城,如今,又焕发青春,造福于民。今天,当人们进入地道,犹如走进一座地下迷宫,深不可测,奥妙无穷。
地面上的高层防御工事建筑,炮楼、大宅门巍巍壮观,地上地下抗战时期的遗址,沥沥在目,无不彰显了革命先辈的智慧和力量。修建一新的现代化大型展厅,集声、光、影于一体,再现抗战风云,使游人身临其境。古色古香的民俗文化使游客留恋忘返。农家饭庄的风味小吃,山乡野菜,让游客大饱口福,回味无穷。
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无论是作为游览景点,还是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对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整个村庄被红色文化所包围,为众多历史爱好者所向往。
更多关于邯郸山底抗日地道战旧址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