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拱手让给曹操

    栏目: 房产 日期:2023-03-30 02:00:39 浏览量(来源:小郝

    [摘要]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拱手让给曹操?好谋而无决!袁绍有自己的小算盘袁绍自己是有野心的,沮授提出迎天子的时候比较早,可是袁绍阵营自己就没达...

    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拱手让给曹操?

    好谋而无决!袁绍有自己的小算盘

    袁绍自己是有野心的,沮授提出迎天子的时候比较早,可是袁绍阵营自己就没达成一致。郭图、淳于琼反对迎接汉献帝,因为他们认为迎了献帝,只会碍手碍脚,所以反对,袁绍最终听从了他们这一派的意见。

    其实归根结底原因在袁绍自己。袁术称帝,袁绍其实也早就想称帝,这兄弟的野心都昭然若揭,所以他一开始不承认汉献帝刘协的合法地位,想拥立刘虞与董卓抗衡,刘虞坚决不从,袁绍只好作罢。

    后来袁绍又让自己的主簿耿苞,四处散布“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的言论,结果遭致部下一致反对,袁绍只好杀了耿苞。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袁绍也多少有点按捺不住称帝的野心,所以他当然不会给自己头上架上一个皇帝。于是就拒绝了迎接汉献帝的建议,自己继续当老大。

    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拱手让给曹操?

    (先下手为强,这是硬道理哈)

    最近在写作《豹眼中的官渡之战》,对袁绍、曹操的相关史料做了较多的阅读。其中,“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桥段。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还是从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开始说起吧。

    十八路诸侯伐董卓,这是演义的说法,史书没有明确的数字记载,但的确不在少数。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春,曹操自行代理奋武将军,与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同时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在演义里老罗还安排了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扬、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等七家诸侯。这些大都是与曹操做对的,不反一下董卓不太合适。

    孙坚跟随袁术参加了讨伐董卓的行动,并且斩杀华雄,击败了吕布。但孔融、陶谦等人就没有参与。西凉马腾曾经受董卓邀请,想一起带兵入京,当时看还有联盟的可能,也没有讨伐董卓的行动。

    像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等大佬,都没有参与讨伐董卓。

    且不去管它究竟有多少诸侯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当时这一行动的目的是“讨伐董卓,匡扶汉室”。

    那么,兴平二年(195年),献帝东归,诏令天下勤王的时候,这些诸侯们都在干嘛呢?

    献帝流落到了河东,已是河东太守的张扬立马率兵前往安邑救援。杨奉、董承、韩暹等百官都很饥饿,没有粮食吃,张扬派数千人背着米袋在回洛阳的路上迎接献帝等人,然后一起回到了洛阳。

    张扬命董承修缮洛阳宫殿,认为自己护驾有功,就以“扬”命名这个宫殿,叫“扬安殿”。之后,张扬说:“现在天子有各位公卿大臣辅佐,我可以在外捍卫大汉朝,怎么可以留在京都呢?”

    于是,献帝拜张扬为大司马、假节钺,张扬回到了野王。

    此时,袁术在琢磨着自己称帝;孙策盘算着江东;刘表一心在荆州那一亩三分地上;刘璋听他老子说益州有天子气,正惦记着这事;西凉韩遂、马腾,天子在眼前时也没想勤王,这会儿就更没心思啦;刘备接了陶谦的班,这会儿只想跟吕布、袁术抢地盘,顾不上献帝。

    献帝下诏令吕布迎驾,但由于吕布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无法勤王。吕布派遣使者上书谢罪。朝廷表示理解,赞许吕布的态度,任命吕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

    这就是当时那些大佬们,对待天子的态度。

    献帝东还,无疑是一面可以利用的旗帜,但各地诸侯却都当做烫手的山芋。

    195年十月,献帝在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到曹阳。这时。袁绍的谋士沮授就提醒袁绍赶紧把献帝这面旗帜抢到手,奉迎天子,建都邺城,然后号令天下,以征讨不臣。

    袁绍准备接受沮授的建议,但郭图、淳于琼反对(三国志记载郭图曾力劝袁绍奉迎天子),他们说:“汉室衰微已经很久,今天重新振兴何谈容易?现在正是’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的时候。献帝在身边,到时候事事需要上奏,服从就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是违抗皇命,把天子奉迎到身边不是个好办法。”

    沮授苦口婆心地劝告:“奉迎天子不仅是符合道义,而且也是符合时局形势的重大决策。如果我们不先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前头。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速,希望将军考虑。”

    袁绍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沮授的建议。

    其实,沮授想多啦,几乎没有人对献帝感兴趣。

    建安元年(196年),献帝回到了洛阳。但是宫殿破弊,财物短缺,实在是没有了帝王的尊严。董承、杨奉、韩暹又开始争权夺利的斗争,让献帝没有一点安心。

    董承看到韩暹弄权,就秘密召兖州牧曹操进京勤王。

    曹操本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所有部将认为徐州还没有平定,韩暹、杨奉弄权专政,北连接张扬,暂时还无法控制他们。奉迎献帝,麻烦很多。

    在这关键时刻,谋士荀彧却对曹操说:“晋文公奉迎周襄王复位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将军您首倡义兵勤王,心无时不系于王室。此时奉迎天子不仅符合道义,顺应人心,而且可以‘奉天子以令诸侯’是最大的智慧。如果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考虑此事,恐怕就来不及了。“

    荀彧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利。

    曹操权衡再三,感觉利大于弊,认为荀彧说得对。

    于是,曹操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朝见献帝。献帝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

    之后,曹操借口洛阳残破不堪,粮食短缺,把献帝转移到了许县,在许县建立新的都城,从而把献帝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建都许县后,献帝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引起了袁绍很不爽,袁绍后悔不已。

    袁绍提出让献帝迁都鄄城,以临近冀州便于控制,但曹操一口回绝,而且以献帝的名义谴责袁绍拥兵自重,不进京勤王,只知道争地盘抢利益。袁绍知道是曹操在搞鬼,但没有办法,还得上书为自己辩白。

    但袁绍跟曹操这梁子也就结下了,多年的铁哥们就有了嫌隙。

    等到袁绍平定了河北,就集合大军南下,找曹操算账来了。

    官渡一战,曹操也几乎是要玩完啦,玄些被袁绍包了饺子。

    但最后曹操还是得益于奉迎天子的幸运,关键时刻得到了贾诩、桓阶等人的支持,最终战胜了袁绍。

    看来,挟天子还是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哦,这就是战略眼光。

    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乐意奉迎天子;袁绍、曹操的谋士中都有非凡的人才。

    但袁绍犹豫再三选择了放弃,曹操权衡利弊选择了奉迎,就这一步之差,导致了最终的结局。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献帝把机会给了每一个人,但能够抓住的人却只有曹操,这怪不得别人哦。

    (出手慢了哈,这就是差距)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