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宁愿杀岳飞投降金朝,也不选择奋力一搏(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北伐)

    栏目: 房产 日期:2023-03-20 02:00:37 浏览量(来源:小戴

    [摘要]宋高宗赵构为什么宁愿杀岳飞投降金朝,也不选择奋力一搏?赵构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个偏安一隅的稳君王。赵构作为皇子,肯定受过很好的教育,也熟悉晋王朝南迁之后,偏安...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宁愿杀岳飞投降金朝,也不选择奋力一搏?

    赵构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个偏安一隅的稳君王。

    赵构作为皇子,肯定受过很好的教育,也熟悉晋王朝南迁之后,偏安王朝晋宋齐梁陈的历史。

    晋宋齐梁陈的历史的一大特征是,所有战功有点出色的将领,最终都走到了一个选择的关口:揣摩是不是要篡夺、不得不篡夺、自己主动篡夺。

    其中付诸行动的多,受制于现实条件、自己寿命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的也有,还有因官场斗争被朝廷干掉的也有。而每隔几十年左右就改朝换代一次,就是那些付诸行动且成功的例证。

    唯一例外的是王僧辩,但王僧辩后来被陈霸先算计,陈霸先也篡夺了。

    再加上宋家自己的江山和名分,本来就是以武将身份夺来的。

    因此,可想而知,赵构对战功稍出色的武将,会防范到胆战心惊的地步。

    金人当然也是敌人,但毕竟隔得远,要打过来,至少还有其他的臣民可以挡一挡,实在不行还可以海上漂流一阵。

    至于战功突出的武将,刚刚冒出来,接下来怎样走,就很难说了,还不快赶紧掐死。

    也不能说这种想法完全不对。实际上赵构选择杀内不惹外,使得其偏安政权的寿命,要比晋宋齐梁陈都长得多;朝政的稳定性也比晋宋齐梁陈要好。

    至于赵构对金人的卑屈,至于赵构好像完全关乎自己家族在金国的屈辱,在普通大众的心理看来,好像挺变态的。

    但是,你如果读过晋宋齐梁陈的历史,你就会觉得,对于在皇宫里面长大的人,对于长期浸染在宗室文化圈里面的人,这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晋朝八王之乱晋宗室轮流砍杀;南齐南梁两朝,每上一个皇帝,都会把前一个皇帝的子孙(都和本皇帝自己有极度亲近的血缘关系)接近杀光;陈霸先死后,继位的不是陈霸先的亲儿子,陈霸先在北朝的亲儿子,傻乎乎地南归,被暗害在归途之中。

    这些都说明什么——皇族成员之间的相互提防和嫌弃,在某些历史情境下,会导致他们相互之间,比仇人还不如。

    对赵构而言,自己南逃成功,他只会感念上天的眷顾,至于金朝带走自己的父兄,虐待自己的族人,那本来就是自己也要做又没法做的事情,我还会想去“报仇"?

    我巴不得才怪呢!特别是,我还要通过——欠岳飞这样的人的人情——使自己荣华富贵面临风险的方式,去”报仇“? 我怎么也选择不给自己没事找事。

    当然,岳飞确实是忠义之士,杀了岳飞,使自己背上了忠奸不辨的名声,但这是事后的反思。只要岳飞还在,事前的决策还是会想杀。事后的反思,可能也是导致赵构提早退位做太上皇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宁愿杀岳飞投降金朝,也不选择奋力一搏?

    从一封降书看宋高宗为什么宁愿杀岳飞也不选择奋力一搏

    文/晏建怀

    1127年,金人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金人破开封时,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因受命在外而幸免被捕,于1127年五月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宋高宗。金人本已北去,但听说赵构称帝的消息后,又迅速集结军队,渡过黄河,发动了第三次南侵,一路势如破竹,赵构向南奔逃。

    赵构南逃期间,金人发动了名为“搜山检海”的“斩首行动”,赵构逃向哪,金人就追向哪。他很快就患上了“恐金症”,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从此丧失了男性功能。

    1129年秋,被追杀得惊恐万状的赵构,在奔逃至江宁府时,曾经给当时的金军左副元师完颜宗翰(粘罕)写过一封信,其实就是投降书,摘录如下,奇文共赏:

    “八月日,谨致书国相元帅阁下,泣而言曰:

    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大国之征小邦,譬孟贲之搏僬侥耳。以中原全大之时,犹不能抗,况方军兵挠败,盗贼侵交,财贿日朘,土疆日蹙。若偏师一来,则束手听命而已,守奚为哉。自汴城而迁南京,自南京而迁扬州,自扬州而迁江宁,建炎二年之间,无虑三徙。今越在荆蛮之域矣,所行益穷,所投日狭,天网恢恢,将安之耶?是某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一身彷徨,局天蹐地,而无所容厝,此所以朝夕鳃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也。恭维元帅阁下,以宗英之重,行吊伐之师,谋略如神,威权不世。其用兵之妙,与黄帝争驱。遂北平契丹,南取中国,极天所覆,混为一区。此岂载籍所有哉……金珠玉帛者,大金之外府也,学士大夫者,大金之陪隶也。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无有二上矣。亦何必劳师远涉,然后为快哉……伏望元帅阁下,恢宏远之图,念孤危之国,回师偃甲,赐以余年……社稷存亡,在阁下一言,某之受赐,有若登天之难,而阁下之垂恩,不啻转圜之易,伏惟留神,而特加矜察焉。谨再遣使资政殿学士、朝请大夫、文安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杜时亮,副使武功大夫、开州刺使、武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宋汝为特诣行府。傥蒙许使参见,而受约束,幸甚!素秋将杪,冀益顺时保重,永绥寿祉。”

    在信里,赵构肯定了金国的“大国”地位,说明了“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的现实情况,表达了“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和“回师偃甲,赐以余年”的恳切希望,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穷途末路之感、仓皇失措之态、摇尾乞怜之状,以及欲投降金国、做奴隶而不可得的迫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堪称中国外交史上的“最美乞降书”。从这封信里,我们还能得出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金人几乎是被赵构逃跑的仓皇之态吸引而来的;二是赵构从此铁了心投靠到“金”门之下,成了金人指东不向西、指西不向东的“金狗”;三是赵构在这封信中的基本态度,主导了南宋以后数十年间的内政外交。

    为什么如此说呢?

    正因为赵构“软骨病”的严重性,反倒给金人深入南侵增添了信心。他们的侵略预期,最初也只限于秦岭淮河以北,对于南方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是没有“非分之想”的。他们先后不遗余力地扶持张邦昌和刘豫(伪齐)政权以缓冲,也是这种缺乏底气和信心的表现。然而,赵构太没骨气,丢城弃地,落荒而逃,让金人觉得南方的战斗,比当年他们在北方的战斗更加轻松,掳掠也更容易,他们便沿着赵构的逃跑路线,一路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

    赵构不敢得罪金国、铁心投靠金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者,如前文所述,从金人“搜山检海”开始,他就患了严重的“恐金症”, 闻“金”便心惊肉跳,彻底的怕。二者,他有一隐忧,担心金人把宋钦宗送回,那样的话,自己的帝位不保。

    秦桧于1127年被金人俘获,1130年忽然携家而还,十分吊诡。秦桧归来后,赵构随即任用他为宰相,虽然在位一年就被朝臣论罢,但从1138年重新任相开始,赵构一任他主导朝廷的内政外交,特别是主导对金乞和。之后,秦桧在位专权近二十年。

    1141年,赵构与秦桧合谋,解除了抗金英雄岳飞的兵权,将其投入大理寺治罪,取得向金和谈资格,再次与金签订了《绍兴和议》。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赵构杀害于大理寺狱中,年仅三十九岁。金人所惧宋将唯有岳飞,当岳飞被杀的消息传到金国后,他们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纷纷举杯相庆。而作为南宋当家人的赵构,岳飞之死,使他增加了向金献媚的筹码,坚定了金人对他的信任。于是,赵构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最终做稳了金人的奴才。从此,死心塌地。

    所以,宋高宗赵构宁愿杀岳飞投降金朝,也不选择奋力一搏。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