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沙坦类和地平类联用,控制高血压的效果很好,对此你怎么看?降压药物应该如何合用?谢邀!同时吃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降血压药物是医生经常采用治疗高血压方法。适用于...
有人说沙坦类和地平类联用,控制高血压的效果很好,对此你怎么看?降压药物应该如何合用?
谢邀!
同时吃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降血压药物是医生经常采用治疗高血压方法。适用于吃一种药物降不下来的血压基数较高或者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的老年患者起始即主张小剂量联合用药。地平类和沙坦类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两类降压药。

这两种药物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不同,联合用药能起到1+1>2的协同降压作用,而且联合用药能起到对心肾等靶器官保护作用。是笔者在内的心血管临床医生开处方时经常选用的两种降压药物。

人体有一个叫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被激活,血压就会升高。沙坦类降压药学名叫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其作用机制就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血管紧张素顾名思义是缩血管的,被阻断后血管舒张,加上抑制了下游的醛固酮的释放,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临床常用的制剂有厄贝沙坦、氯沙坦、奥美沙坦、缬沙坦等。

有一种药物能够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从细胞外流向细胞内,钙拮抗剂按照化学结构分为二氢吡啶和非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主要作用于外周动脉血管。地平类的降压药物属于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CCB),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一种被称为L型的钙离子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因为血管平滑肌收缩依赖钙离子浓度,当平滑肌细胞肌浆网中钙离子浓度下降时平滑肌收缩被抑制,血管自然就舒张了、血管床扩大有效血容量下降,对血管壁侧压力降低,血压降低。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等。

市面上常将这两种降压药制成的固定复方单片制剂,既增加降压作用,又方便服用,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如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天舒平)等。
除了地平和沙坦,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还有普利类、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这些不同作用机制、不同作用靶点的降压药物一起服用,既增加了疗效,避免单一药物剂量过大引起的副作用。由于沙坦类与普利类都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联合用药不增加降压效果,还会导致高血钾等副作用,需要谨慎使用。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见下图。

一、以地平类降压药为基础的联合用药
在我国,临床使用最多的就是以地平类降压药为基础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包括地平类+沙坦类、地平类+普利类、地平类+氢氯噻嗪、地平类+β-受体阻断剂等。
二、以β-受体阻断剂降压药为基础的联合用药
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或β-受体阻断剂+地平类均是各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优化联合方案,对于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以上方案起始联合治疗4周后血压仍不达标的,可增加沙坦类、地平类或利尿剂的用量,或采用三药联合如β-受体阻断剂+地平类+利尿剂。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慢性心衰、心室肥厚等。

三、以普利类降压药为基础的联合用药
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以普利类为基础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有普利类+氢氯噻嗪、普利类+吲达帕胺、普利类+地平类。

四、以利尿剂为基础联合用药
常用药物有袢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醛固酮抑制剂(螺内酯),氢氯噻嗪和噻嗪样利尿剂(吲达帕胺)等。适用于高血压合并水肿和心衰患者。

五、固定复方单片制剂
固定复方制剂采用不同机制的降压药按照固定剂量、固定配伍制成单片药,具有协同降压和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治疗费用。目前常用固定复方单片制剂常用的成分有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噻嗪类和噻嗪样作用利尿剂(吲达帕胺)等,主要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总结,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年龄、基础血压数值、基础疾病等采用个体化联合用药。切记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别人吃的药不一定适合你,别人吃的好你吃不一定好。更不要随意组合用药。

有人说沙坦类和地平类联用,控制高血压的效果很好,对此你怎么看?降压药物应该如何合用?
高血压药物的联用,对于中重度高血压,难控型高血压,都是很常见的用药方式,那么到底哪些药物联合用药控制血压效果好,降压药物又如何联合应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探讨一下——
沙坦类和地平类药物联合应用,是好的降压药组合
在高血压药物中,沙坦类和地平类药物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两大类药物。而这两个药物联合降压,也是很好的降压药组合。
沙坦类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直接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从而抑制血管紧张,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地平类药物属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通过拮抗细胞钙离子通道,具有舒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缓解心绞痛的作用。
这两个药物联用,首先从降压效果来说,地平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沙坦类药物抑制血管紧张,不但能够扩张动脉,还具有扩张静脉和周围血管的效果,因此,两个药物联用时,有很好的协同降压作用。
服用降压药的目的,控制血压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靶向器官的保护,地平类一般都具有改善心绞痛,保护心脏,减缓心血管动脉硬化等方面的作用,而沙坦类药物,则具有保护肾脏的功效,这两个药物的联用,除了能够协同作用降血压以外,还有更好的靶向器官保护作用
从副作用来说,沙坦类药物和地平类药物联用,沙坦类的血管紧张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地平类药物引起的脚踝水肿、牙龈肿痛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因此,两个药物联用后,降压药所产生的副作用的几率反而有所减小。
如何联合应用降压药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对于降压药的联合饮用,主要还是考虑以下3个方面:
1. 在降压效果上,有协同作用,这一点主要是考虑降压药的作用机理,一般情况下,作用机理类似的降压药,如果一起服用,降压效果一般不会有大的改善,如同样是抑制血管紧张降血压的 沙坦类+普利类药物,就不是好的组合。
2. 在副作用发生率上,没有叠加作用。举个例子,比如沙坦类药物和氢氯噻嗪合用,一个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是扩张血管,一个利尿剂减少血容量,协同降压没问题,而沙坦类药物有导致高钾血症的风险,而氢氯噻嗪则具有导致血钾降低的不良反应,两个药物的副作用正好能够相互抵消,因此就是好组合,如果是沙坦类药物与螺内酯这样的保钾利尿剂合用,则就应该注意高钾血症的风险。
3. 能够协同保护靶向器官,就像上面的例子说的,沙坦类和地平类药物,一个保护肾脏,一个保护心脏,这就是对于靶向器官的协同保护。
对于某些严重的,难控型的高血压问题,除了排查继发性高血压问题外,如果两种药物控制血压不好,可以考虑三种或四种药物来联合应用降血压,但用药的原则还是上面谈到的三个,如沙坦+地平+噻嗪,如沙坦+地平+洛尔类药物,都是可以应用的高血压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