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旱不旱呢?古人留下农谚看“惊蛰”的天气就知晓,怎么个看法?今年旱不旱、雨水多不多、有没有“倒春寒”呢?古人留下农谚看“惊蛰”的天气就知晓,怎么个看法呢?今日...
今年旱不旱呢?古人留下农谚看“惊蛰”的天气就知晓,怎么个看法?
今年旱不旱、雨水多不多、有没有“倒春寒”呢?古人留下农谚看“惊蛰”的天气就知晓,怎么个看法呢?
今日惊蛰!
今天早上4点36分02秒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天气回暖、春雷始鸣、雨水渐多、乍寒乍暖。此时,太阳位置到达达黄经345°。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二月节令,是干支卯月的起始,上一个节气是雨水,下一个节气是春分。在《说文解字》中说:“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是万物不顾一切的冲破阻碍把残余的冬气扫尽,把大地迅速的装扮的花红柳绿。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惊蛰一到,农人紧跟着作物的生长,开启新一年的忙碌。
“一声惊雷万蛰醒” ,但这个雷声不是所有地区今天都能听到的,像黄淮流域就要等到半个月后才能听到。古人总结的春分三候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春分三候中的第二候正是“雷乃发声”。因此,在黄淮流域要到春分节气的第二个五天才可能听到雷声。

那么今年旱不旱、雨水多不多、有没有“倒春寒”呢?古人留下农谚看“惊蛰”的天气就知晓,怎么个看法呢?下面具体来看一下!
一、惊蛰热烘烘,旱到四月中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惊蛰节气到了,当天天气比较暖不下雨的话,那么就预兆接下来干旱少雨的天气增多,会一直持续到四月中旬。
二、惊蛰不下雨,暑后啃树皮
惊蛰这天如果不下雨,天晴晴朗,后期雨水减少,不能缓解春季的旱情,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在古代如果夏粮没有收成,又没有余粮,只能吃野菜和啃树皮度日了。说明,惊蛰这天不下雪的话,接下来的天气干旱,影响作物生长。
类似的农谚“惊蛰不下雨,粮仓见到底”,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三、惊蛰雷声起,谷米贱似泥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大意是说,如果惊蛰这天出现雷声的话,预兆今年年景不错是个丰收年。粮食获得大丰收,家家都有余粮,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
这里说的惊蛰雷声是指长江流域的雷声,像黄淮流域和北方其它地区,这个时候还不会有雷声。
类似的农谚还有“惊蛰闻雷米如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四、惊蛰雨水淋,四十五天暴
这句农谚大意是说,如果惊蛰节气这天下雨了的话,预兆接下来的降雨天气也会增多,会断断续续的下45天。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思表明春季雨水多。
适量的雨水能够缓解田间旱情,但是,如果持续阴雨天气也不是很好。毕竟,小麦在返青拔节阶段除了需要充足的水份以外,还需要光照。

五、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乍暖还寒,干燥多风。如果,这天要是刮起了北风的话,预示着后续的天气会比正常年份的春天温度要低。这种冷天持续时间长,就会形成倒春寒的情况,会冻死秧苗,对作物的生长特别不好。
六、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这句谚语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说,如果,惊蛰这天刮风,尘土飞扬的话,预示着倒春寒可能要来了。要冷多少天呢?要冷四十五天。
七、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这句农谚意思和上一句差不多,意思是说,惊蛰节气期间刮起南风的话,预示接下来的温度还很低,种子不能太早下地,温度不够容易出现烂种的情况,要推迟几天在下种。
八、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这句农谚的意思也是说,惊蛰这天下雨打雷话,预示今年年景不错,粮食会获得丰收。
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农谚是有地域性的,要笼统的来看,还是要以天气预报为准!
惊蛰到了,我们这边是大晴天,您那呢?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麻烦您帮忙分享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今年旱不旱呢?古人留下农谚看“惊蛰”的天气就知晓,怎么个看法?
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