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老人70大寿,生日酒该不该办?要不要禁止?不应该禁止!我们不否认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对世界近距离接触,但也拒绝互联网颠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良好...
农村老人70大寿,生日酒该不该办?要不要禁止?
不应该禁止!我们不否认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对世界近距离接触,但也拒绝互联网颠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良好的传统。
自古以来,七十岁老人生日称为“古稀寿",或"大寿"。十岁为一旬,故又称之为"古稀老人"。

对于有着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而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
百善“孝"为先,给七十岁老人"过寿",是为了凝聚家庭力量,和睦家庭成员。

在土家族给七十岁老人过生曰,是一个隆重的礼仪风俗。
当然“家有尊亲",即家里还有长辈的老人一般是不过生日的,表示对家里更长寿老人的尊敬。
过寿前一天,由家里晚辈通知亲朋厚友。
过寿当天,要打扫干净门庭,布置寿堂,堂屋正中摆上案几,点亮红烛,门沿要贴上祝福的寿联。

在过去,山里的70岁土家族老人过生日,除了自家晚辈孝敬老人"生日红包",其它厚友或寨民基本上的随礼多为实物:如,鸡蛋,面条,公鸡,自制的糖糁(一种炒米制作的米饼)。
优秀的文化礼仪风俗,来源于最本色的质朴性情。

寿宴开始,一般是安排寨子里六十岁以上老人的陪坐“寿星"。让这些老人也沾沾"寿星"的福气,祈福他们身体健康,少病少灾!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的振兴,这种隆重的礼仪习俗也开始慢慢社会化。
泱泱大国,民间风俗纷繁众多,保留本质,不忘初衷,不攀比,不奢华。量力而为才是对老人最好的尊重!
农村老人70大寿,生日酒该不该办?要不要禁止?
我满了65岁,一共办了两次生日,50岁我们兄弟姐姐在一起吃了一餐饭,没有收礼。63岁回农村三弟给我办了一次,也是和家人一起吃餐饭,除此以外没有办过生日。
我退休了,日子也不差,几乎和生日没有差别。
年前看了一个报道,一个低保户给70岁母亲办一个生日宴,多少席没说,村委会制止办生日宴,但是还是办了,于是村委会申请建议给予该户取消低保。
网上反应两大类,一大半赞成村委会做法,理由是那么穷还办什么生日宴,应该取消低保。另一类赞成办,认为穷人也是人,平常也有赶情送礼,给母亲办一个70岁生日宴也无妨。
我个人观点赞成少数人意见,古话说,人活70古来稀,家里是穷,办一个三几席庆祝母亲生日为什么不行?
我家以前也很穷,但是我母亲每年给我父亲办生日酒,就是一桌亲戚在一起庆祝一下。
低保户,贫困户是有生活困难,或大病致贫,国家给予他们最低生活保障,一个母家70大寿也不算无事酒,办几桌庆祝一下也就是花一千多块钱,一是把平时送礼回收一点,二也是对母亲的尊重。
我的观点肯定会有大多数人反对,甚至咒骂,无所谓,我只是讲一个人之常情。如果是你这样会怎么办?站在自己角度上考虑一下感受。
我也反对无事酒,下一个猪崽,狗崽办酒是不应该的。
一个母亲70岁生日还是应该庆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