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小米的营养丰富,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吃它?小米原产于我国,位于五谷之首,是我国的传统粮食。在过去粮食不充足的年代,小米就是主粮,也是老人、小孩、产妇的滋补佳品...
有人说小米的营养丰富,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吃它?
小米原产于我国,位于五谷之首,是我国的传统粮食。在过去粮食不充足的年代,小米就是主粮,也是老人、小孩、产妇的滋补佳品。

小米有什么营养价值?
小米属于粗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较高。现代人精米白面吃得多,适当吃点粗粮,有利于身体健康。
和精白大米相比,小米中的铁、钾、B族维生素的含量要丰富很多,是大米中含量的好几倍。小米中的铁含量丰富,这也是很多产妇喝小米粥的原因之一,过去人们吃肉很少,铁元素摄取有限。虽然小米中的铁为植物性铁,吸收利用率不高,但聊胜于无,也是身体获取铁的一个有益补充。小米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于保持体力和脑力的充沛也有一定的帮助。

小米中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但含量不如其他粗粮高,由于颗粒小,所以很容易煮烂,所以对于消化功能弱的人群是很好的选择,既能补充丰富的营养素,又好消化吸收。
小米的颜色呈黄色,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性,还能转化为维生素A,保护视力和呼吸道的健康。

什么人不适合喝?
小米的营养价值丰富,也易消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可以食用。但如果患有糖尿病,血糖高,那么注意尽量少喝小米粥,小米本身淀粉含量高,也很好消化,喝了可能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还有一部分人胃酸多,喝了小米粥不舒服,那么尽量选择粗散的小米,不要选择软糯的小米,或者喝粥的时候加点碱。
有人说小米的营养丰富,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吃它?
小米是五谷中的一种。有人说它是“五谷之首”,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小米营养丰富,为五谷之一,这个说法比较实在!
五谷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为“麻、黍、稷、麦、菽”。而关于小米,也有两种说法,一说为“黍”,另一说为“稷”。不过这两种说法,均未见其列于五谷之首。《素问》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个历经千年而不衰的饮食纲要,其精髓乃在于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以,不要相信什么“五谷之首”,营养的补充在于全面。
小米,什么人不合适吃呢?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有助于健脾和中,帮助健运脾胃,辅助改善消化不良;也有益于养阴清热,帮助除烦止渴,辅助改善失眠多梦。不过小米其性偏凉,有助于通利大小便,所以,对于小便清长、中虚体寒、大便溏薄的人,小米是不大合适的。

小米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我国著名的中医学理论经典《素问》曾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在这个饮食的纲领性概要中,首当其冲地提出了“五谷为养”的概念。谷物不仅能提供我们每日必须的能量,也能帮助机体滋养脾胃,有助于益气和中。
这五谷,依传统饮食习惯,本是南方爱稻,北方偏爱小米等谷物。但到了现代,得益于农业、交通、物流等的高速发展,南北饮食差异的分化已越来越趋于淡化。如今小米,在南方亦是十分普及和受人喜爱的食物。
小米营养丰富,除表现在具有一些谷物类食品普遍含有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之外,还含有一些辅助抗氧化的成分,如多酚等。

多酚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抗氧化剂。
氧气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是个亦好亦坏的东西。如我们人类的生命活动,必须依靠氧气来维持生存,但同时氧气又是一种高反应活性分子,可通过产生活性氧来破坏生命体,对机体产生伤害。
抗氧化剂则能通过自身被氧化,即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帮助机体去除活性氧分子,减缓或抑制氧化反应。基于此,抗氧化剂也被较为广泛地添加在营养补充剂中。
抗氧化剂对辅助延缓衰老、辅助改善心血管疾病,以及辅助减缓高原反应等方面的作用已有研究报道。小米中含有的天然植物多酚,具有潜在的辅助机体抗氧化作用。

小米的营养作用,不应被夸大
小米营养价值较高,但也并不是其他谷物所不可及。如果拿小米和大米来比较,小米中某些维生素,还有蛋白质的含量会相对较高。不过它并不是所向披靡,皮燕麦和裸燕麦在一些营养成分的含量上,并不会输于小米。但重要的是,营养的关键并不是排座次、比高低,而应多来源摄入,该拼的是多样化和丰富性。
对于人体来说,光补充谷物是远远不够的。如小米中维生素B1的含量是比较出挑的,但与葵花子仁、花生、瘦猪肉比起来,后面这些食物中含量更为丰富;又如蛋白质,虽然小米中的蛋白质在谷物中含量较高,但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并不能相互取代。也就是说,谷物、水果、禽肉蛋奶、蔬菜,其实是各有各的优势长处,需要均衡丰富的补充,才能获得我们每日所需。
我们不应夸大任何一样食物的营养作用,也不应偏宠任意一种或一类食物,而应谨记老祖宗的饮食纲要:“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