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作为老师,你遇到过什么特别的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老师会遇到很多的学生,可学遇到的

    栏目: 房产 日期:2023-01-31 03:00:49 浏览量(来源:小卞

    [摘要]作为老师,你遇到过什么特别的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小Z可以说是我教过的学生中足够聪明和特别的一个。说他聪明并不是他在学业上有多么优秀,表现有多么好,而是任何...

    作为老师,你遇到过什么特别的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小Z可以说是我教过的学生中足够聪明和特别的一个。

    说他聪明并不是他在学业上有多么优秀,表现有多么好,而是任何课他能安心听课的时间都不会超过15分钟,但作业基本都会做(虽然常常不会按时完成),考试也都在七、八十分左右。

    当然,这还不能说明他的聪明。但他在五、六年级时干了两件事,却有些另类,让所有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第一件事发生在五年级时的一个周五,学校组织春游,到烈士陵园扫墓。

    学校统一组织祭奠英烈活动后,分班活动,做游戏,同学间彼此分享春游食物。

    下午3点过,全班集合整队,准备返校,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两名学生,其中就有小Z。

    于是全班同学分头寻找,车站、码头、沟边、河堰寻了个遍,就是没有他俩的踪影。

    学生春游失踪当然是大事,学校一边报警,一边通知家长。

    小Z的家长态度相当干脆:“两天之内我们见不到人,就到学校要人!”

    周六无消息,周日上午仍无消息,班主任、学校领导焦急万分!

    周日下午,学校接到山区一火车站电话,言称我校两学生春游迷路,被附近村民收留,送到了火车站。现火车站将他们委托给货车车长送回,请家长到车站接领。

    周一,小Z一身新装,全然无事地出现在了教室。

    事后班主任才了解到,在分班活动时,小Z觉得不好耍,就乘大家不注意,拉上一个同学乘上一列货车跑了。

    傍晚,火车在一个小站停留,小Z和同学找到山里一户村民,谎称随学校春游迷路走失,回不了家,一天没吃东西了,请求帮助。善良的村民相信了他们的话,好吃好喝地接待,安排他们住下,第二天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对车站职工说,你们铁路子弟春游迷路了,请你们帮忙送回家。

    在回家的车上他们又乘车长不备,提前溜下了车,吃着村民为他们准备的干粮,在城里玩了一天。下午小Z才去到他妈妈所在工厂,找到了他妈妈。

    面对失踪两天的儿子,对孩子百般宠爱的小Z妈妈马上带他到百货商店,从头到脚,换了一身全新的装束。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这可是令很多孩子羡慕的事呀!

    如果说这件事只是让学校领导、班主任虚惊一场,那第二件事就足以体现小Z的敢作敢为和独立生存能力了。

    六年级时离毕业还有不到两个月。有一天,小Z的家长告诉班主任,小Z突然离家出走,不知去了哪儿。

    班主任询问班里所有孩子,都没有知道的。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半个月,一个月;小Z音讯全无。

    一个月过去了,正在我们纷纷猜测小Z可能的去向时,他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教室。

    课间时,小Z拿着数学书到我办公室,要求我给他补课。

    但现在我最想知道的是这一个多月,他去了哪儿、干了什么。

    于是,我问到:“你去哪儿了?带了多少钱?”

    “没带钱。去了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

    “怎么去的?靠什么生活?住哪儿?”

    于是他娓娓道来。

    他上了到北京的特快。为了躲避查票,就躲进厕所门后。为了吃上盒饭,就主动帮列车员打扫车厢卫生,就这样混到了西安。

    在举目无亲的西安火车站,为了生存,他主动去帮一报童卖报。报童每天给他2元钱。但这仅够他买三个饼解决一日三餐,晚上就睡在候车室。就这样过了一周,他已经完全搞清楚了报童批发报纸的地点、进价、利润、购买群体、时段等信息,于是要求报童分给他10张报纸做本,在西安火车站当起了报童,每天有8-10元的收入,可以吃上两顿面,实在困了,还可以去旅馆住一次了。

    有一天,他听旅客说乌鲁木齐有个火柴厂,糊火柴盒每天可以挣10多元,于是又一车坐到了乌鲁木齐。

    找到火柴厂才知,要求拿回家去糊,然后计件付酬。他在那没有固定住处,当然不可能拿回家糊,只能作罢,重又回到西安火车站当报童。

    由于嘴会说,腿又勤,报纸越卖越好,每天可以挣到15元左右了,每天花8元左右吃饭,5元住店,还可以有2元结余。这样轻松惬意的日子,让他乐不思蜀,根本没想过远在四川的父母、学校同学老师。

    直到有一天,他卖完报纸感觉有点困,于是爬上一辆带篷布的卡车避风休息,不想睡过去了。

    等他醒来才发现到了一家收容所——原来这是收容所的购物车。回到收容所,采购人员才发现睡在车里的他。于是将他收容,并遣返回川。

    据他说,否则他不会回来。

    听完他的讲述,我很是震撼。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居然有这么顽强的生存能力!我曾非常感慨地与同事议论:“这娃转变好了,会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如果引导不好,任其发展,或许会是一个危害社会的人。”言语中不乏对小Z不当家庭教育及对小Z未来的隐隐担忧。

    出于给他点教训的想法,我没同意给他补课:“你莫名其妙跑出去耍了一个多月,还让我给你补课,如果其它同学都学你,我这老师还怎么当?自己看书,搞不懂再来问。”

    之后,他没来问过我,但从作业和考试情况看,耽误的课程他基本都会了。

    小学毕业后,我很少听到他的消息。后来我调离原单位,小Z也渐渐从我的记忆中淡去。直到有一天,当年的班主任告诉我,小Z因犯故意伤害致死罪,影响恶劣,被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我才知道了他的最终结果。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震惊,继而又觉自然,因为我想到了那句老话:严是爱,宽是害,不打不骂出祸害!

    但只要想到小Z之事,我还是时常感到遗憾和不安——为小Z的命运遗憾;为还在不断上演的家庭教育悲剧不安!

    作为老师,你遇到过什么特别的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谢谢邀请!

    说来也怪,在从事小学中学教学中还真的没遇到过怎么特别的学生,要学特别,留刻在头脑中的是:

    在七八十年代,在小学任教期间,说不定每周的哪天要去开会,布置好作业,交给班长负责。任教期间竞没出现一次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初中任教,课上课下也没遇到过不遵守纪律,找麻烦,处理学生之间问题。

    忘了:补一下,小学五年学生放学后,在校外动了手,双方家长倒没什么,说谁谁不听,一方家长找到了我,放下碗筷,徒步前去。当两位看到我前去的身影,我未开口说什么,竞各自快步离开,各自回家。

    下午到校后,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说教了几句,左右两手分别轻轻摸拍着他俩各自的肩膀说:你俩是老师心中最听话的,在家要听父母的话更好!握握手,你俩是,永远是好伙伴!

    现丑啦。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