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午期间,日本的三景舰性能如何?三景舰的实战成绩不算差——北洋海军对它们的10管120速射炮印象深刻;之所以恶名远扬,主要是其设计思想失败的锅。“松岛”级海防舰...
甲午期间,日本的三景舰性能如何?
三景舰的实战成绩不算差——北洋海军对它们的10管120速射炮印象深刻;之所以恶名远扬,主要是其设计思想失败的锅。

“松岛”级海防舰满载排水量4278吨,舰长99米,舰宽15.39米,平均吃水6.04米,设计马力5400匹,航速16.5节,续航力6000海里/10节,主炮320炮一门(38倍径),副炮120炮10门(速射)。
注意到问题了吗?4000吨的船扛上了320巨炮(炮管全长12.77米),其实就是大号“蚊子船”。而蚊子船的特点就是适航性差,只适合在港区附近的小风浪区域当浮动炮台!

当然,松岛没那么逊,但320巨炮确实让柜子吃尽苦头。由于小船扛重炮的原因,三景舰稳定性很成问题,主炮侧舷开火会导致船体横倾5º以上——这还是削减威力将42倍径改为38倍径的结果!所以实战中射界相当小,大约只能左右偏转20º的样子。更糟糕的是,实战操作中该炮故障不断,放一炮竟要40分钟,虽然有命中记录,但并未击穿定镇的主装甲——也就是说该舰主业干得一塌糊涂,虽然副炮干得还行,可这事让吉野来干不更合适吗?又没有更省钱!
甲午期间,日本的三景舰性能如何?
三景舰(松岛、严岛、桥立)在日本联合舰队中算是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的一级军舰。

首先,三景舰设计上的糟点确实非常多:
一、实际航速与设计航速不符。
三景舰的设计航速为16节,但是在服役过程中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锅炉接连出现渗漏、腐蚀等问题,实际最高航速只有14节左右。14节的航速对于巡洋舰而言,可以说不及格。
二、糟糕的主炮设计。
三景舰在设计时,是以北洋海军定远级铁甲舰为假想敌的。为了对付定远级的厚重铁甲堡,三景舰的主炮为一门320毫米超大口径加纳巨炮。(其中松岛号的主炮安装在舰尾甲板)

并且它的倍径高达38!总的来说,三景舰的主炮可谓又粗又长。理论上,它的威力是远远强于定远级305毫米25倍径克虏伯主炮。
但是,三景舰单舰排水量只有四千多吨。四千吨级的军舰搭载320毫米的巨炮,小船扛大炮太过明显。
小船扛大炮给三景舰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主炮转动时会影响舰体的稳定性,造成舰体倾斜。而在恶劣海况下,主炮根本不能转动,否则军舰有翻转沉没的危险!
同时为了避免重心过高,三景舰安装主炮的甲板又设计得十分的低矮,又引起了上浪问题,严重影响其适航行性。
而理论上十分钟一发的射速,在海战中竟然慢到一小时一发!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景舰的主炮基本等同于废材!
三、防护力弱。
由于三景舰武备过多,占用了舰体大量有效吨载,舰体内部只是纵向平铺了2英寸厚的穹甲甲板,防护力上稍显薄弱。
四、炮房副炮排列太过密集。

如图所示,这是松岛号的炮房内景。可以看出,其副炮排列的间距很短,并且各炮之间没有任何分隔。
这就导致了,一但一门炮被击中,容易引发连环殉爆的灾难性后果。
这一设计问题很快就遭到了报应,海战中镇远号一发炮弹引爆松岛四号炮位的弹药堆,结果松岛整个左舷的120毫米速射炮几乎都被摧毁!

(重创后的松岛舰内部)
三景舰设计上的缺陷确实非常多,原本日本海军是想把秋津洲号作为三景舰的第四号舰,但看到三景舰如此之多的败笔,日本方面就放弃了这一计划,转而另起炉灶,把秋津洲号建成一艘英式穹甲巡洋舰。
而三景舰唯一的优势在于,其舷侧中口径速射火力十分猛烈。严岛和桥立舷侧均布置了11门120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松岛则为12门。

实际上,三景舰的速射火力是要强于一游的。(一游由于浪速级舷侧的150毫米火炮均不是新式速射炮,因此在火力密度上拖了一游的后退。)
如此猛烈的速射火力,理论上可以轻松击沉北洋除定远级外的任何一艘军舰。
小结:三景舰设计上的糟点非常多,但由于其舷侧中口径速射火力十分猛烈,因此三景舰依旧是北洋舰队的强劲对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