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二战没美国打不赢日本(二战日本为什么打不赢美国呢知乎)

    栏目: 房产 日期:2023-01-12 19:00:33 浏览量(来源:小郑

    [摘要]二战日本为什么打不赢美国呢?因为国力的差距简直可以说是叫花子与龙王比宝。现代战争都是以经济力量和科技水平作为支撑。美国工业产值在1880年便超过英国居于世界第一...

    二战日本为什么打不赢美国呢?

    因为国力的差距简直可以说是叫花子与龙王比宝。

    现代战争都是以经济力量和科技水平作为支撑。美国工业产值在1880年便超过英国居于世界第一位,科技水平也引领新潮,如铁甲舰、电报、电话、飞机、汽车等都是美国人首创。只是因北美大洲有特殊安全环境,美国军费长期不算多,却有民用转军用的巨大潜力。

    经济和科技实力转化为军力,需要良好的组织能力和一定的时间。美国社会看似散漫,却有很强的管理能力。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的人力、物力马上动员起来。只是因过去长期和平主义观念严重,这一动员耗费了较长时间。1942年内,美军还不能向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投入太多的战舰、飞机,直至1943年以后其强大的战争机器才全面开动起来。


    日本发动对美战争时自认物质基础差,想依靠军人信奉“武士道”和民众“勤劳奉仕”这种世界独一无二的疯狂精神取胜。历史却证明,精神煽动在短期内确能驱动人做出违反常规的狂热之举,从长远看还是物质力量起决定作用。太平洋战争共进行了三年八个月,美国民心士气始终高昂,日本军民的意志却从亢奋走向沮丧,正是由两国的经济实力所决定。


    从1942年起,美国为优先保障军需,对轮胎、汽油、食糖、咖啡、天然气实行配给,翌年又对衣服、鞋限量购买。不过其国内粮食在战时一再增产,消费品的产量还能满足居民正常需求,例如每人每天还能供应煮一杯量的咖啡。除政府配给的食品,美国人还能到农贸市场购物,人称参战各国中只有美国的餐桌未受影响。

    战争期间美国农业有了大发展,关键是原来的生产条件好,战时需求增长又刺激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1945年的农业产值比战前高出20%,并以机械动力彻底代替了畜力。战时美国粮肉自给有余,还向英国、苏联提供了大量农产品。1944年有400多万美军出征海外,据统计消费了10亿瓶可口可乐。美军尽管顾忌牺牲,作战谨慎,战场形势绝望时还允许官兵投降,不过从总体看军民的战斗意志一直还比较高。

    战争初期的日本人大多拥护政府的扩张政策,并非是因其国民天性好战,而是以往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有不少掠夺品,提升了国力并改善了民众生活。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日本众多民众也认为对外“开拓”能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并开创美好前景。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虽强调“以战养战”即就地掠夺,却因中国军民的抵抗尤其是中共领导的游击战破坏了日军后方,作战消耗已大于掠夺所得。侵华战争又使日本出口大受影响,1938年贸易额下降了四分之一,这对依赖外来资源的经济自然形成打击。按后来日本经济界计算,1938年日本产值达到了太平洋战争前的顶峰,随之便逐年下降。

    同年4月28日,日本政府以发布《国民精神总动员基本方针》为开端,开始实施消费品配给。从1939至1941年,日本进一步压缩民用,集中力发展军工,当时强调的“非常时期国民生活方式”对居民特别提出几点要求:

    禁止人们相互送礼;

    禁止举行私务宴会;

    禁止穿奢华服装,提倡节俭的“国民服”;

    禁止乱浪费,提倡国民将余钱用于储蓄。

    从表面统计看,1939年以后日本军工业和重工业产量还在增长,却是以压缩民用品生产为代价。1941年末日本对居民每日配给的主食大米、大麦只有330克,靠薯类等杂粮补充才避免挨饿。当时多数国民寄希望于夺取南洋广大富庶区,还能暂时忍耐生活困难。

    日军攻下新加坡后,政府一度向居民表示慰劳增加了配给,随后又强调“节俭奉公”实行压缩。除了不许随便吃肉,政府又以节省燃料为名不许在家内洗澡(日本人有每天沐浴的习惯)而只许到澡堂泡大池子。警察还到各户搜罗金属,每家只许留一口锅和一个铁桶。

    日本当局以法西斯式手段勒紧老百姓裤腰带,民间怨声载道便压倒了欢呼之声。其后方军民虽在广播中只听到“赫赫战功”,看到的却是“战殁通知书”和归来伤兵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苦。1943年和1944年居民每日口粮配给降至300克,1945年又降低20%,杂粮也难搞到,普通日本人就此尝到饥饿滋味,军队的供应也越来越差。

    到了战争后期,日军因受传统的神道教和《战阵训》中不许当俘虏的要求束缚,大多数人还至死不愿当俘虏,作战精神却已经很差,战场上一触即溃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所到之处,巧克力、可口可乐、口香糖和野战饭盒都成为官兵随身不离的几件受用物。外表吊儿郎当的美国大兵,所到之处总是嚼着巧克力和口香糖,高兴时还向周围儿童撒发。美军进驻日本后,当地人看到这一情景也大都羡慕不已,并从内心咒骂军部头目当初对美开战太愚蠢。过去日军经理学校(即后勤学校)教材上强调一条原理一“补给就是士气”,这一条在自己的军队和国民身上也果然应验。

    二战日本为什么打不赢美国呢?

    上一页12下一页